帝王能得君臣,汉朝的封号有其独到之处,何以称颂民主

发刚谈历史 2023-01-12 10:52:04

全文共1564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在上古时代,每一位皇帝都有自己的封号,这个封号,是古代谥号的意思。这个封号,是历代帝王死后,按照生前的功劳而定的。

比如汉文帝,比如汉景帝,比如汉武帝,都不是自己的名字,只是自己死后的封号。

封号在上古时代就有了,几乎每一位帝王都有自己的封号,只不过不同的封号不同,也有不同的封号。

封号的由来及发展

要说到后世历代皇帝的封号,第一件事就是秦朝的封号,秦始皇的封号大家都很熟悉。

他不喜欢这个称号,他觉得这个称号没有任何意义,也没有任何意义,他觉得自己一统天下,创造了这么多的功绩,一个外人怎么能对我指手画脚,现在想来,这才是真正的秦始皇嬴政。

刘邦是下一代皇帝,只比秦始皇小三岁,他反对秦始皇的意见,于是他提倡废除谥号,从而使谥号的用法和制度流传了一千多年。

汉朝历代帝王都有谥号,这是有原因的,因为每一位君王的谥号都包含了后世的封号,比如美谥、恶谥、怜谥等等,这篇文章就从汉代开始,介绍了各种谥号的意义。

不过,在唐朝之后,封号就没有了,有些走过场,只能作为一个补充。

就拿唐太宗李世民来说,唐太宗只是一个称号,他的封号是“唐文帝”,至于唐太宗,是因为后人认为唐文宗并没有将他的祖父的功绩全部记录下来,而是将李世民的封号改成了“大广孝皇帝”。

到了明朝和清朝,更是荒唐,皇帝的封号都是夸赞,比如朱元璋,他的封号是“开天行道,肇纪立,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登基为帝”。

在这长长的封号里,只能有一个“高”字,其余的“高”字就显得太多了,基本上都是些恭维的话,称呼起来就更加不方便了。

所以现在大家都明白了,为什么唐朝之后,人们不再叫皇帝的封号了,而是改成了庙号和年号。

因此,只有在汉代,才能赋予爵位应有的价值和意义。汉代特别注重封爵,不管是帝王,还是大臣,都以“美谥”而自豪,“恶谥”更是一种耻辱。比起生前,死后的名誉更加重要。

只有好的皇帝,才能得到这样的封号(美)

首先,我们通常称呼刘邦为“汉高祖”,但实际上,这并不是他的封号,而是“汉高帝”,历史上,电视剧里,我们都会听到后人称呼刘邦为“高祖”。“太祖”是刘邦的封号,“高皇帝”则是刘邦的封号。

其中“高”字的意思是:“大而高,大而高。”这句话的意思是,汉朝是刘邦一手建立起来的,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刘邦成为汉高皇帝之后,他的封号也越来越多,到了那个时候,每一位汉朝的皇帝,都会用“孝”这个字作为自己的封号,以此来体现他对国家的孝道。

不过,我们现在称呼他们为汉武帝,汉文帝,都会忽略“孝”这个词,就好像汉武帝的名字,就是汉孝武皇帝一样。

也就是这两个皇帝,“文”和“武”两个封号在整个封号中都是数一数二的,像汉光武帝、刘秀、魏武帝、曹操,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

“昭”、“宣”两个字要逊色一些,汉昭帝刘弗陵在当朝时并不是一个聪明的君主,霍光一直是他的左膀右臂,之所以能有如此好的封号,完全是因为他没有什么实权,霍光特意赐下了这么一个好的封号,以示歉意。

而汉宣帝刘洵就不一样了,“宣”字当之无愧,他的评价近乎完美,刚柔并济,是西汉末代的帝王。

中评(平级、哀谥)和劣评(劣谥)

“惠”、“景”这两个字,听起来像是一个褒义词,可是在汉惠帝和汉景帝的身上,却引起了不少的争论。

比如汉惠帝,他一直不受刘邦待见,时常想要废掉他,而刘盈入宫之后,又被他的母亲吕后夺走了权力,再加上他的侄女,终日惶惶不可终日,最后死于吕后之手。

至于恶谥,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比如汉灵帝刘宏,黄巾起义,十常侍叛乱,都是在汉灵帝的时候发生的,而汉灵帝又是个酒色之徒,又是个贪得无厌的太监,“灵”字就是胡闹,所以后世才会封他为这个称号。

但汉朝历代君王,虽然都是以国家为尊,但他们的职责却是各不相同,从谥号上可以看出这位皇帝的相貌,所以后世的子孙后代在评价他的时候,也会有一种民主的感觉。

参考文献:《汉书》

0 阅读:7

发刚谈历史

简介:精彩内容分享,畅读古今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