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冯太太带着儿子鹏鹏来找哥哥和妹妹玩。鹏鹏现在4岁3个月,特别喜欢黏着比他大的哥哥姐姐玩,从幼儿园回来后就央求妈妈带他过来。没玩一会儿鹏鹏就开始翻箱倒柜找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冯太太看着并没有阻止的意思,而是拉着我一起聊家常。
看着被翻乱七八糟的东西,我告诉哥哥:“看着点弟弟,别把屋里易碎的物品打碎,伤着鹏鹏”。也许冯太太感觉得这样不合适,连忙说:“我没给孩子立过规矩,觉得那样会束缚孩子的天性,等他慢慢懂事了,再规范他的行为”。
我不知道冯太太所谓孩子懂事应该在哪个年纪,但已经4岁多却在别人家乱翻东西这种行为,多少是有点不合适的。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不会责怪孩子,但一定会认为是家长的教育出现问题。
01、规矩对于孩子的重要性中国人自古讲究规矩,且有“无规矩不成方圆”的说法。纵观历史,凡是成大事者,都是在家里有规矩的孩子。
凡是喜欢听相声的人对于德云社都有一定的了解,也知道郭德纲对于规矩多重视。他不仅对徒弟规矩方面要求严格,且对儿子郭麒麟要求更严。小时候家里有很多师兄弟住,郭德纲会将好吃的先让别人吃,郭麒麟才能吃。
以至于如今郭麒麟已经有了自己的事业,在饭桌上与父亲共进餐时,还会问:“这我能吃吗”?
正是因为郭德纲的规矩严格,才会培养出彬彬有礼,谦逊和善的郭麒麟,让接触他的人都对他有很好的印象。美国教育家泰曼·约翰逊说:“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可见,家庭中规矩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规矩,一方面可以约束、规范孩子的行为,让其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另一方面让孩子明白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让他在社会生活中因规矩知道原则与底线,这样会让孩子越走越远。
反观没有规矩的孩子,他们的行为总是受到诟病。同事小李是一个95后小姑娘,每次大家一起聚餐,小李总喜欢“霸吃”。不但第一个动筷而且会把自己喜欢的先夹紧碗里,盘中的食物也总是翻来拣去,这种餐桌没规矩的做法,让大家难接受。渐渐地聚餐时,大家都会避开小李。并不是孤立她,只是每一次有她参与的聚餐,都让人没有食欲。
育儿小贴士:规矩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是道德规范,也是人生行动指南,不但起着约束的作用,也会让人更有安全感。真正对孩子“爱之深则为之计长远”的父母,都会给孩子立规矩。
02、3岁开始立规矩父母为孩子的教育操碎了心,尤其注重孩子特长方面、文化课方面的培养,但最不该忽略的就是孩子规矩的培养。但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时候给孩子立规矩比较好?
生活中不乏有很多像冯太太这样的家长,因为孩子小,不愿意过早的给孩子定规矩,一方面认为约束孩子的天性,一方面心疼孩子太小。等认为孩子可以立规矩的时候,发现为时已晚,无论怎么调教,孩子依旧恶习满满。
长辈经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老话正是在告诉我们规矩应该尽早定,否则别人会从孩子3岁时的行为中,定型一个人未来是什么样子。
学习规矩对孩子来说并没有那么可怕。郑渊洁曾经讲过,无规矩不成方圆,传承下来规矩是一种观念,不必墨守成规,要与时俱进。
在如今崇尚自由的时代中,旧社会中立规矩方式早就已经过去,孩子不必头顶碗来学习站姿,也不需要在客人来时不可以上桌。
所以,不必担心会因为“规矩”而让孩子失去天性,也不必害怕规矩对孩子有所伤害。相反,有规矩会让孩子在自由时代更加安全,爱与自由的前提就是建立在规矩之上。
03、身体力行,立规矩不晚于6岁有人说:从孩子出生开始就应该立规矩。所谓的规矩不是用言语去告诉孩子,而是在生活中,通过自己的行为去引导孩子,从而形成规矩。
比如在电影院中、图书馆应该保持安静,在过马路时应该等待绿灯亮时再通行,在饭桌上应该等长辈动筷之后再吃饭等等。这些生活点滴中我们身体力行的行为规范,都是对孩子规矩形成的一种影响。
我见过一些孩子在公共场合大声喧闹时,家长一把拉住孩子,非常严厉且大声的责备孩子没规矩。这种方式对孩子规矩形成是一种负面的影响,不仅会影响孩子规矩形成,还会对性格养成造成影响。
医学博士威廉·科尔曼曾经说:“当孩子被父母的负面情绪淹没时,他只会看到这种情绪,而不会听到你在说什么”。
Tips:当孩子立规矩时期,你的愤怒反应只会让情绪难以控制,对孩子良好规矩养成没有任何作用。
作为父母一定与我有相同的感受,6岁前孩子特别听话,6岁之后就会越来越难以管理。李玫瑾说:6岁以前父母说的话是黄金。所以要帮孩子树立规矩,尽量在3岁左右开始,最晚不晚于6岁。
因为孩子的大脑发育与独立意识的产生有先后之分,帮孩子立规矩应该在独立意识增强之前,并且在日常生活中,重复巩固,这样孩子更容易形成规矩。
而到了6岁以后,独立意识增强,开始自己的思考,当你讲述一句话时,他会用自己的经验与思考去分析,相对来说就会难一点。
凌晨妈妈来叨叨:
作为父母有一件很讨厌的事情,就是别人会因为规矩的事情对孩子指指点点,并说“没教养”。所以我们应该帮助孩子立好规矩,让他在有规矩的前提下更加自由快乐的长大。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