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大跌证据、数据揭示:那些主力资金做空?怎么消除其隐患?

王简投资 2024-03-07 20:58:57
从当前看,自1月2号开始,及1月29号加速下跌,出现流动性危机的股灾,当前已经大概率结束了。本质上,股灾下的救市是个技术问题,当前看这种糟糕局面已经得到控制,当前的行情还是流动性枯竭大跌后的强劲反弹阶段。但熊市的结束牛市的开启,是个系统问题,是需要经济预期好转、政策支持、资金面充裕等要素全面的支持和好转。预计后面市场可能进入复杂、震荡的筑底阶段,从过往熊市末期的经验看,这个过程短则两三个月,长则一年时间,在此阶段指数会在300-500点的区间震荡筑底。之后随着宏观环境改变和乐观预期明朗,才会有有一轮中级以上行情。 当下A股的内部问题,根本上还是制度和功能定位问题。过去三十多年,A股主要定位是给企业提供融资,用来发展实体经济,但投资者保护和投资回报却位列其次。最近几个月提高投资者回报功能的呼声很大,高层也有一些支持的言论,但离法律和制度上落实还需要时间过程。从证建会新领导上台的言论和动作看,有可能纠偏前领导的无为放任,监管宽松,漏洞较多,只注重融资,最终导致股市短期资金供需失衡,最终酿成低位股灾的尴尬局面。总的来说,从各种迹象看,已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另外,当下股市面临的外部问题,就是外资流出导致市场供需资金失衡。外资总量占比虽然不多,但持续的卖出,导致股票交易定价体系失衡,由于卖出较多,买进接盘不足,导致空强多弱的局面。这个局面在A股和港股都存在,并且也是自2023年8月份,港股和A股此轮大跌的主要原因,尤其是港股几乎是唯一原因,这个从北向资金在月和季度为单位下的流进流出,是与A股走势高度相关,我们也可以从过往北向资金数据看得到。外资的流出涉及到大国博弈,金融战,贸易战,资本脱钩等因素,他们既有风险担忧也有站队的问题,在最近两年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 根据Wind数据显示,从2月6号到2月27号,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了367亿元,上证指数反弹380点,涨了14%,北向外资近期连续5周加仓累计近657亿元,主要是2月6号之后为主。当然,现在的北向外资,外资的成份已经不纯了,既有真外资,还有香港的中资资金。 但毫无疑问,北向“外资”从去年1月份至今的这一年多时间,可以说对A股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甚至是决定性的。从2023年1月份至今,其流进流出,如果按月为单位,与A股大盘指数是高度相关,几乎一致,虽然外资占A股总资金的9%左右,并不占据主导作用,但在2021年之后这三年的熊市环境下,由于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券商,保险等主力机构,因为股市下跌亏损,基民等投资者持续赎回,这些机构资金总体是流出股市的。在这种脆弱的资金面环境下,外资就是关键的少数一票,其做多和做空,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再配合上国内一些量化和私募基金的做空,就可以影响A股一段时间的涨跌。 说到这,其实当前的外资,已不是半年前的外资结构了,既有真外资,也有借道沪深股通进入A股的香港中资。有证据表明:1月2号到2月5号的大跌,大摩、小磨、瑞银、德银等西方资本,通过北向资金通道是卖出做空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股市大跌期间,北向卖出较多的席位分别是香港汇丰银行、摩根士丹利香港、渣打银行香港、摩根大通香港等席位。 可以说从8月1号到2月5号的大跌,尤其是1月2号到2月5号的股灾,可以说基本是外资做空下,再叠加国内市场中量化和私募的做空下,引发的的大跌。期间,外资对杠杆资金的精准狙击,导致这些资金爆仓,被动卖出,导致连环暴跌。我们国家股市要稳定,一定要改变国内资金对外资马首是瞻,喜欢跟风的习惯。就像这次股灾,外资做空,内资也跟风做空,利用自媒体制造恐慌,引发连锁反应,形成踩踏式螺旋式下跌的惨剧。 市场的反转,从2月6还开始,大盘在2月5号低位,市场岌岌可危之际,市场中神秘资金通过北向通道,逆势进场买进A股。事后通过公开信息看,是北向外资中的中资资本,通过香港中银国际、香港国信证券、香港招银国际等席位,大规模买进A股,2月6号开始,A股随之进入强劲反弹阶段,同时中央汇金、社保基金等国家队也大幅买进,共同助力股市强劲反弹。 很明显可以看出,从1月份到2月5号,西方资本通过北向通道在做空A股,再加上量化、私募等做空力量,此时中资资金买进力度不大,导致A股暴跌,但从2月6号开始,北向中资的力量开始大逆转,加上汇金和社保等国家队配合,市场多空逆转,由大跌转为大涨。在此期间,中资和外资等做多做空力量,激烈博弈,市场先是大跌,后又大涨,无数机构和散户在底部爆仓和恐慌割肉。 但从春节后也就是2月19号之后,北向资金出现了重大变化。在北向资金净流入的前十席位中,被视为“神秘力量”的中资资金,从香港中银国际净流入金额连续收窄。反而之前做空为主的,香港上海汇丰银行、香港摩根大通、香港摩根士丹利等外资背景机构席位,频频出现在北向资金净流入前十席位。 与此同时,外资正在持续净买入境内债券。2月23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2024年1月,外资净增持境内债券27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00亿元),相关资金净流入规模保持在历史高位。这显示,更多外资正在配置人民币资产。 这看上去有点迷惑,从短期看,外资好像并不是要长期离开A股等金融市场,看上去更像是先在做空,制造恐慌大跌后,再在底部买进低价筹码。回头看,中资、外资更像是一场神仙打架,目的就是为了赚钱和获得市场的控制权。 春节后,随着北向资金的持续净流入,但外资资金的流入能否持续?是个问题,目前还很难说,但经过过去两个月的这轮股灾,我们发现,在A股中外资虽然资金量不占主导,但对市场涨跌的影响力确实很大,往往以小博大,制造悲观恐慌情绪,加上量化基金,私募游资等内资跟随做空,短时间确实形成极大的恐慌性暴跌,给市场和股民、基金造成巨大的破坏作用。 不仅在过去的两个月,我这里有个数据,从2023年1月份至12月份,外资流进流出如果按月为单位,与A股大盘指数高度相关,几乎一致。我们先看下数据,从2023年1月到7月份,上证指数涨了300点,上涨10%。而同期北向外资总体是流入的,总共流入2302亿,其中1月份最多,流入1412亿。而这时期的经济数据其实是不好的,人民币也在贬值过程,但从1月份到8月份的股市反而是小幅上涨的。 但到23年8月份之后,大盘开始大幅下跌,到12月份,下跌了400点,跌幅达12%,而同期,的经济数据开始缓慢回升,走势平稳,人民币兑美元也升值了3.6%。但北向外资从8月到12月,每个月都在流出,共流出了1859亿元,其中8月份流出最多,达到896亿元。而同期A股大盘指数大幅下跌了260点,跌幅达8%。 可以看出,在过去一年,数据显示A股大盘指数涨跌和北向外资高度相关,与经济数据,人民币走势几乎关系不大,我们不得不承认外资的影响力。根据中金公司数据,截止2023年外资持有A股市值规模约3.5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的比重为3.8%,占自由流通市值的比重为9.0%。可见外资并没有占据主导地位,但外资对股市影响确实很大,其流进流出,兴风作浪,再与境内的量化基金,私募基金等内外配合一起做空,短期确实可以打破熊市中脆弱的多空资金平衡,造成大幅下跌,血洗股民和基民的财富。 中金公司2月发布的研报显示,自2021年底到2023年12月,外资累积流出A股规模为45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200亿元,占外资2023年持有A股市值规模3.5万亿元的10%左右。 我们要建设金融强国,要实现股市的长期稳定和长期牛市,在当下中美大国博弈背景下,金融战资本脱钩,以及地缘政治风险等长期影响下,要防止外资大规模流进流出对股市的冲击,数万亿规模的平准基金设定,就尤为重要,平准基金可以引导中资资金,填补外资流出后的资金缺口,保持股市的多空平衡。虽然当前的救市效果还不错,反弹不错,但目前的市场也只是初步企稳,还很脆弱,并不能保证以后还会出问题。 所以我是很赞同刘煜辉等学者呼吁成立平准基金长期稳定股市,平准基金不一定要用于当下的救市,更重要的是给市场做长期托底,给投资者一个定心丸和主心骨,真正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要彻底扭转A股和港股的信心,恢复中长期向好走势,除过宏观经济、政策、制度的积极转变和预期变好外,中资资金的国资和民资进场填补外资的空缺,就是一个直接在资金面支持和对投资者信心的非常关键举措。当前看最直接的就是设立数万亿规模的平准基金,这个目前还没有正式官宣,近期进场的主要还是常规的社保、汇金等传统国家队资金抄底买进,算不上是平准基金,后面我们还需观察和等待。 当下,系统性大规模影响经济、股市未来五年到十年的重大政策目前还不明朗。从最高层的角度看,出台系统性一揽子重大政策,比如量化宽松大规模刺激经济的措施,是不仅仅要考虑股市这块,更主要还是看房地产、银行、地方债务这些对经济大局影响力量更大的风险点。在高层眼里,股市的问题就像面对一只恶狼,而房地产地方债问题威胁就是一只猛虎。其实房地产这三年,是在各种政策力量托市下的有价无市,虽然各种大小暴雷不断,但其实现在的房地产并没有实现软着陆。 如果按黄奇帆对2024年房地产价格的下跌百分之三四十后,政府保障房低位接盘,一举三得,既救了房地产和银行,还解决了保障房问题,最终实现了房地产软着陆。之后中国经济甩掉房地产的包袱拖累重新上路,当然,政策之手也从房地产风险的束缚中解脱,借助美元进入降息周期,我们在货币、财政等宏观政策开始启动一轮新的经济增长周期。股市当然在预期向好,宏观前景明朗下,也会开启一轮上涨行情。按黄奇帆先生的观点看,房地产问题要在2024年的某一时间点解决掉,也就是实现软着陆,不能再耗下去了。中国经济只有摆脱房地产风险的束缚,才能彻底好起来,到那时候股市当然也会好起来的。
0 阅读:41

王简投资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