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有啥特产值得带?本地人推荐这10样,物美价廉,送礼不丢面

天象风烟食 2025-02-21 19:32:46

声明:本内容已开通全网维权,严禁抄袭、复制或搬运,一经发现,必追责。

绍兴,古称会稽、山阴、越州。稽山鉴水之间,物产丰饶,为饮食文化之基。越人取鉴湖之水,酿美酒,制佳肴,风味独特,令人陶醉。

故绍兴美食,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如熟醉蟹、绍三鲜、干菜肉等,皆名闻遐迩,令人垂涎。昔人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绍兴之醉菜,恰如沙场之醉卧,令人忘却尘世烦恼,沉醉其中。

春秋时,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终灭吴国。彼时越地之饮食,亦随国势之盛衰而变迁。及至南宋,绍兴升为府治,经济繁荣,文化昌盛,饮食文化亦随之蓬勃发展。

彼时之绍兴,酒肆茶楼,鳞次栉比;佳肴美味,琳琅满目。文人墨客,于此品茗饮酒,吟诗作对,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

今人言及绍兴,必称道其美食。如寻宝记之熟醉蟹、绍三鲜等,皆已名扬四海,成为绍兴美食之代表。且绍兴之美食,不仅满足口腹之欲,更蕴含深厚之文化底蕴。如绍三鲜之起源,即与宋高宗南渡之典故相关;而干菜肉之创制,则与明代书画家徐渭相关。

故品尝绍兴美食,亦如品读一部部历史之书,令人回味无穷。今天,跟诸位聊聊绍兴的特产。您知道,绍兴有啥特产值得带?本地人推荐这10样,物美价廉,送礼不丢面。

1:绍兴黄酒。又称绍兴老酒,其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吕氏春秋》中已有记载。在宋代,绍兴酒正式定名,并因赵构皇帝的赐名而有了“绍兴”之名。明清时期,绍兴黄酒更是达到了发展的巅峰,花色品种繁多,质量上乘,被誉为中国黄酒之冠。

绍兴黄酒,酒液呈琥珀色,透明澄澈,犹如琥珀般诱人;香气馥郁,由酯类、醇类、醛类等多种成分组成,随着时间的久远而更为浓烈;口感醇厚甘鲜,回味无穷,融合了甜、苦、辛、鲜、涩、酸六种味道,形成了独特的风味。绍兴黄酒品种繁多,各具特色。元红酒、加饭酒、善酿酒、香雪酒等。

2:茴香豆。在鲁迅先生的经典小说《孔乙己》中,茴香豆作为孔乙己的“过酒坯”,频繁出现,成为了绍兴文化的重要象征。孔乙己每次去咸亨酒店喝酒时,总是要一盘茴香豆作下酒菜,这一情节不仅展现了孔乙己的落魄文人形象,也让茴香豆名声大噪。

蚕豆,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种植历史。每年春天蚕豆上市,正是制作茴香豆的最佳时机。煮好的茴香豆表皮起皱呈青黄色,豆肉熟而不腐、软而不烂,咀嚼起来满口生津,五香馥郁,咸而透鲜,回味微甘,既保留了蚕豆的天然甜味,又融入了香料的浓郁味道,让人欲罢不能。

3:绍兴腐乳。当地人称之为“霉豆腐”,亦有“素扎肉”之美誉。其历史可追溯至汉末三国时期,据《绍兴市志》记载,早在明嘉靖年间,绍兴腐乳便名声在外,

绍兴腐乳的制作过程繁复而精细,从精选黄豆、磨浆、点浆、压坯到发酵、腌渍,每一道工序都蕴含着匠人的智慧与汗水。其品种多样,主要有醉方、太方、丁方、青方和棋方等,每一类中又分成若干品种,风味各异。

其中,醉方最为常见,色泽黄亮,酒香浓郁,入口酥软而不变形;红方又称“贡方”,色泽红润,咸中带甜,曾是明清两代绍兴向朝廷纳贡的八大贡品之一。

4:绍兴乌干菜。早在明清时期,乌干菜就被列为“贡品”,成为皇室贵族的桌上佳肴,同时也是绍籍京官馈送同僚的佳品。据《绍兴市志》记载,乌干菜油光乌黑、香味醇厚。

新鲜的芥菜经过腌制后,再经过阳光的晾晒,最终变成色泽油亮、香味扑鼻的乌干菜。乌干菜可以单独食用,也可以作为配料烹饪各种菜肴。

比如,“乌干菜蒸肉”就是一道地道的绍兴家常菜,这道菜肉血红亮、油而不腻,菜含肉油,肉沾菜香,越蒸越糯,其味甚鲜。此外,乌干菜还可以用来烧鱼、炖鸡、蒸豆腐等。

5:枫桥香榧。早在北宋时期,香榧就已被视为珍果,出现在公卿士大夫的餐桌上。北宋诗人苏轼曾赋诗赞美香榧,称其为“美玉山果,餐为金盘食”。南宋时,诸暨、嵊州等地已是“榧多佳者”,并以榧子制榧汤。枫桥镇,作为香榧的主产地之一,其香榧种植历史已逾千年。

枫桥香榧均匀齐整,壳薄仁满,出仁率高达60%至65%。外壳呈米黄色,去衣容易,肉质细腻,酥松爽口,后味鲜滋浓而清口。经测定,枫桥香榧的可食部分含脂肪45%至51%,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油脂的80%以上,营养价值比鸡蛋、牛奶还高。

6:绍兴香糕。相传在清嘉庆初年,一位名叫孟宪正的糕店师傅,因天气多雨导致店内积压了许多印糕,面临变质的风险。为了延长保存期限,他决定用炭火烘焙这些印糕。

不料,烘焙后的印糕颜色由白转黄,质地由软变硬,还散发出浓郁的米香味,口感和味道竟比原来更胜一筹。还一度被列入清朝皇宫的八大贡品之一,素有“进京香糕”之美誉。

绍兴香糕,采用精白粳米磨成的米粉,配以适量的中药丁香、砂仁、白芷、豆蔻、大茴等研成的粉末,再拌以纯白沙糖,经过和粉、成型、烘焙等多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这样焙制出的香糕黄而不焦,硬而不坚,上口松脆香甜。

绍兴香糕品种多样,以精制桂花香糕最佳,其独特的香甜口感和桂花香气让人回味无穷。此外,还有砂仁琴糕、蛋黄香糕、松花琴糕、咸味鸡骨糕等多种口味,满足了不同食客的味蕾需求。

7:新昌大佛茶。新昌县产茶历史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南朝宋人刘敬叔的《异苑》中就有关于此地饮茶与栽茶的记载。大佛龙井茶的特点十分鲜明,让人一尝难忘。其外形扁平光滑,尖削挺直,犹如碗钉一般。冲泡后,茶汤杏绿明亮,香气嫩香持久,略带兰花香,滋味鲜爽甘醇,回甘悠长。

叶底细嫩成朵,嫩绿明亮,观之赏心悦目,品之满口生香。这样的茶叶,无论是独饮还是待客,都能让人感受到一份宁静与享受。而且,新昌大佛茶还分为绿版和黄版两种风格,各有千秋,满足了不同茶客的口味需求。

8:安昌腊肠。据传,其制作技艺始于明朝嘉靖年间。当时,安昌镇上一位大户人家的老爷酷爱吃肉,厨子们为了变换口味而煞费苦心。一次,新来的王丫环灵机一动,将日常做菜剩余的猪下水和肉末混合,制作成肉肠供自己食用。不料,这位老爷品尝后大为满意,厨师也因此得以留任。这一消息迅速在安昌镇上传开,老百姓们纷纷效仿。

安昌腊肠,它采用纯手工灌制,选用上好的猪后腿精肉,搭配优质的绍兴酒和纯手工酱油等调料,经过刮肠、选料、切丁、漂洗、腌渍、灌肠、晾晒等多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尤其在腊月前后,当气温保持在10℃以下时制作,腊肠的口感和储存效果最佳。

9:平水日铸茶。据史书记载,日铸茶自宋代以来便列为贡品,深受皇室喜爱。日铸岭地处会稽山北麓,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为日铸茶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日铸茶的特点十分鲜明,它色泽翠绿,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清澈明亮。尤其是那卷曲呈花蕾状的外形和栗香馥郁的香气,更是让人垂涎欲滴。其制作工艺更是讲究,从采摘到成品,需经过摊青、杀青、揉捻、做形、烘干等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茶农们的心血和智慧。

10:新昌小京生。新昌县的特产,据传,新昌小京生花生在清朝末年从北京引进,也有说法认为是从山东引入,但不论起源何处,它在民国初期便已驰名于国内外。

小京生的特点十分鲜明,其花果形细长、条直匀称,果壳表面麻眼浅而光滑,壳薄而松脆。果仁更是香而带甜、油而不腻、松脆爽口,色香味俱佳。经测定,小京生的果仁含有高达27%的蛋白质和48%的脂肪,营养价值极高,甚至超过了鸡蛋和牛奶。这样的美味,无论是作为零食还是下酒菜,都是绝佳的选择。

好了,今天就这样,我是风烟食录。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我们要坚守信念与梦想,勇往直前,不怕困难与挫折。努力追求理想和目标,为自己书写精彩人生故事。经过风雨洗礼,才能欣赏到彩虹的美丽。陌生人,加油呀……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