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时任国防部长的彭德怀按照工作计划,去了一趟南方沿海地区考察。彭老总此行可不是走马观花,而是要真真切切的看一看我军在沿海地区的防务情况。在此期间,彭德怀还特意点了41军的名,这让时任41军军长的王东保顿时紧张起来。

王东保参军的时间比较早,1930年就加入了红军,此后在我军之中历任要职,长期担任军事主官,战功卓著。其中,著名的平型关战役有他的身影,振奋军心的秀水河子战斗也参加了,惨烈的四平保卫战还是有他。
诸如三下江南,解放北平、广州等战役,王东保几乎都参加了。值得一提的是,王东保在解放海南岛战役中,表现可是出类拔萃,立下了大功。当年王东保凭借这一战,可着实在军中威风了一回,让许多老首长和战友都高看一眼。
所以,王东保长期在军中活跃,战功无数,对于军队的建设非常熟悉,自然对军队的防务工作也是手到擒来。即便如此,王东保听闻彭德怀和陈赓要来军中视察,却还是十分紧张。这倒不是因为他平时的工作不到位,而是王东保深知自己不善言谈,即便做好了工作,到时候恐怕也介绍不好。

陈赓的性格很幽默,这一点我军将士几乎全都知晓,王东保对陈赓也不发怵。但彭老总的脾气可一向火爆,万一在接待期间说错了话,那恐怕免不了要挨批评,这才是王东保紧张的最大原因。
彼时,王东保刚刚从43军军长调到41军担任军长一年时间,虽然41军和43军都是四野的部队,但此次调动以后,王东保的工作重心还是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只不过,王东保是枪林弹雨中走出来的将军,只要让他在军中任职,永远都是如鱼得水。
彭德怀之所以点名要到41军来视察,一来是因为当时建国已经有数年时间,对沿海的军务重视程度逐步提升,41军的防务自然也就成了重中之重。二来是王东保当时担任41军军长1年时间,彭德怀此次过来,也算是给王东保一次“年终小考”,看看他这一年来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
前几年,王东保没有跟着彭德怀进朝鲜作战,所以和彭德怀也没什么接触,对彭德怀的了解还停留在从别人口中得知的印象。也正因为这一点,王东保对接待彭德怀时如何汇报好工作,心里就更没底了。

就在这个时候,王东保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让自己的一位年轻作战参谋陪同自己,一起接待彭老总和陈赓。到底是什么样的年轻人,竟然能让王东保紧张的时候吃上一颗“定心丸”?原来这个年轻的作战参谋名叫张万年。
年轻参谋张万年张万年当时只有27岁,却已经是41军司令部内的一名营级参谋,深受军长王东保的器重。张万年当年参军的时候,年纪只有16岁,根本不符合我军征兵年龄18岁的标准。但张万年可不是轻易放弃之人,报名的时候直接虚报了两岁,谎称18岁打算蒙混过关。
但我军征兵之人也不是吃素的,很快就调查出张万年谎报了年龄,遂将他的名字从征兵名单中给剔除了出去。张万年得知消息后,仍然不肯放弃,竟然直接去找负责征兵的同志,开始陈述起自己必须参军的理由。

张万年为何敢这么做?一来是张万年参军的决心很坚定,二来是张万年读过书,自身的学问不低,口才又十分了得。因此,张万年见了负责征兵的同志以后,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将家国情怀和军事才能融合到一起,让征兵的同志对他刮目相看,最终给了他一次机会,让他进入了胶东北海独立团。
日本投降以后,张万年随军去了东北,从此开始了在东北的征战。我军当时在东北的处境可太艰难了,这种艰难不仅来自于军事上的劣势,而且在东北群众中没什么基础。长期以来,我军能够在战场上如鱼得水,主要是凭借军民鱼水情,但在东北却没有这样的根基,可谓是举步维艰。
正是因为如此,张万年在东北得到了高强度的锻炼。无论是后勤补给和建设,还是军队的指挥作战,张万年在东北都得到了更高级别的磨炼,成长速度自然也是极快的。

王东保初至41军的时候,对41军的了解还不是特别全面。时任41军参谋的张万年,在这段时期经常给王东保讲41军的各方面情况,让王东保惊讶于张万年这个年轻人对军中大小事务的掌控。而且,张万年平日里所提的意见,经常会得到王东保的采纳,就连一些重要的文字材料,王东保也都是直接一字不改的用张万年的稿子。
王东保能征善战,在军中一线摸爬滚打多年,不知道经历了多少生死之战。但王东保不善于这些口才表述,也不善于写材料,接待上级终归是他的短板,根本没办法讲41军的工作发光点全都展现出来。
但张万年不同,他虽然级别不是很高,但口才了得,而且对军中的基层工作了解很深。彭老总此次下来视察,即便问军中防务最细节的内容,也绝对难不倒张万年。从这方面来看,张万年与王东保绝对是互补的,两人若能一起为彭德怀介绍41军的情况,定然能让彭老总满意。

想到这一点,王东保也不再犹豫,直接让张万年做好准备,陪他一起接待彭德怀和陈赓。彭德怀和陈赓到41军的这一天,接待工作十分顺利。张万年总能在彭德怀提出一些特别细节的问题时对答如流,还能谈一些自己的想法。
据陈赓回忆,张万年当时的表现深得彭德怀和他的赞赏,因为这个年轻人不仅业务能力出众,而且面对彭德怀和他丝毫不怯场。也正因为如此,陈赓对张万年十分上心,不仅私下里询问了他的名字,还约谈了张万年。
陈赓喜欢开玩笑,称张万年的名字真好,别人都只活百年,他却不一样,直接要活万年,“野心”很大嘛。当然,陈赓开玩笑也并非真的是开玩笑,他只是想利用这个玩笑活跃气氛,让这次谈话不那么拘谨,才好让张万年畅所欲言。

在谈话的最后,陈赓语气庄重起来,在肯定张万年的同时,也劝诫他要注意到军事院校深造,不能只在一线磨炼,这样无法发挥他的全部潜力。事后,陈赓亲自点名推荐张万年去了南京军事学院,为了张万年日后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张万年没有辜负王东保的信任,也没有辜负陈赓的器重,在军事院校深造以后,能力果然得到了巨大的提升。此后,张万年与老首长王东保一样,出任了127师师长,成为我军主力部队的军事主官,更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大放异彩,最终官至军委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