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28天以后,战报出来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第一作战师”的称号,竟然被55军163师给争了去。要知道,就在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的前一年多时间里,55军还是驻守沿海一带的边军,几乎没什么实战经验。
不仅如此,163师打响了55军名头的同时,55军作战期间的战报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大家一看,这才惊讶的发现,55军取得巨大战果的可不是仅有163师。55军在这一战中,歼敌数竟然超过一万人,同时还俘虏了100多敌兵,整个歼敌数在南线作战部队的歼敌数中,足足占据了20%之多。

至于163师为何能在诸多主力部队的争夺中,豪取了“第一作战师”的称号,那是因为55军这一万有余的歼敌数中,一半都是163师的战果。55军在短短时间内,为何会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一跃从缺乏实战经验的“孱弱边军”,打成了如今的王牌部队?这一切还得从主力部队调到55军的一位军长说起。
军委调令1978年,时任38军军长的朱月华,突然接到军委调令,安排他到55军担任军长。从职务来看,这样的调动属于平级调动,虽然换了一支部队,但朱月华的职务仍然是军长。但实际上谁都能看得出来,38军军长和55军军长之间,还是有不小差距的。
这种差距并非是在军中职务上,而是38军和55军之间的差距。38军最早的前身是红5军,那可是彭老总当年率部起义时拉起来的队伍。抗战时期,红5军发展为八路军115师686团,属于八路军中的一支主力团,战斗力极强。

解放战争时期,这支部队进入了东北,也就是后来的东野一纵。一纵无论是在东野军中的地位,还是战场上的功勋和战斗力,绝对都属于东野“老大哥”级别。这一点从一纵在辽沈战役期间,担任双预备队就能看出来,兄弟纵队实力固然很强,但真正能够给这场战役兜底的部队还得是一纵。
抗美援朝开始以后,38军进入朝鲜作战,虽然初战不是很顺利,但在接下来的第二次战役中,38军就在梁兴初的率领下打出了军威,直接被彭德怀誉为“万岁军”。朱月华能够担任这样一支王牌部队的军长,足可见朱月华的军事才能。
反观当时的55军,建立于1952年,此时的38军早已经威名赫赫了。而且,55军也不是由王牌部队组建,其中包含了陈明仁起义过来的部队,以及49军的一个师。55军成立以后,长期驻守在广西的海岸线上,主要的任务是剿匪,几乎没有与正规敌军交过手,没什么两军交战的实战经验。
笔者虽然不愿意将两支军队相比较,但实事求是的讲,38军确实要比55军强一些。也正因为如此,当朱月华从38军调往55军的消息传出来以后,引发了不少人的猜想。有人认为朱月华此次调去55军,基本也就是等着退休了,因为朱月华当时已经57岁。

据55军当时的一位副师长回忆,他们听闻朱月华这位英雄部队的军长要调到55军时,一样有很多人不理解。至于朱月华本人,对此事却并未发表什么意见,接到军委的调令以后,立刻就动身去了55军军部赴任。
强军之路朱月华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来到55军,所做的第一件事便让55军的将士们大感意外。原来,朱月华来到55军以后,发现55军仅有4个炮兵团,立刻表示了不满。其实,按照当时集团军的常规配置来看,55军拥有4个炮兵团也算合格,只是朱月华可没打算在55军就这样“退休”,所以有自己的要求。
在朱月华主导下,55军的炮兵得到了迅速发展,榴弹炮、迫击炮、自行火炮的数量迅速提升,总炮数直接来到了432门,4个炮兵团也很快发展成7个炮兵群。很多人对朱月华的做法不理解,就像是不理解他为什么突然被调往55军一样。

因为大家心里都清楚,55军是一支战斗力不是特别强的边军,不仅此前没什么实战经验,日后恐怕也不会有什么大战可打。朱月华来到55军以后,却将炮兵部队来了个大发展,实在是没什么必要。
但他们哪里知道,朱月华不认为自己来55军不好,也不认为55军永远只能剿匪。朱月华之所以大力发展炮兵部队,是因为朱月华意识到炮兵对于作战的重要性,也意识到55军未来可能要打攻坚战,这是一种很多人都不具备的前瞻性。
除此之外,朱月华还将38军的作战体系带到了55军,“三三制”在军中全面推行。为了加强55军的实战能力,朱月华对55军完成“改造”以后,频繁组织实战演习。在演习期间,朱月华尤其重视部队的夜战和攻坚战的能力,并选定表现出色的163师为示范单位,磨合部队作战期间的协同性。
朱月华让55军加强了夜间突袭能,又熟练掌握了“蛙跳式突进”战术。朱月华为何如此做?因为朱月华此前曾经亲自去过越南实地侦察,对越军的作战方式十分清楚。尤其是越军在抗击美军期间,使用了什么样的战术和作战方式,朱月华全都了如指掌。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朱月华带领55军所做的实战训练,基本上是参考对越作战来制定的作战计划。朱月华甚至在演习期间对后勤补给专门进行了训练,作战周期以48小时为标准,单兵带的口粮要足够支撑48小时连续作战,团级以下单位的作战计划也都以48小时为标准。
等朱月华用了将近一年时间,将55军全面训练出来以后,对越自卫反击战也随之打响了。朱月华率领部队按照此前训练的战术,在南线向敌军阵地迅速推进。彼时,越军也知道我军会从谅山进攻,所以在谅山建造了碉堡群、火力网、地雷阵,防御性工事数不胜数,很难强攻。

这个时候,朱月华刚到55军就开始训练的炮兵部队登场了,一万五千发炮弹直接密集覆盖了敌军阵地,大量的敌军防御工事和坑道纷纷被毁。与此同时,敌人各处的火力点也被炮火压制,55军的进攻不仅高效,而且伤亡极大的降低了,这才能在这一战中打出了军威,摆脱了战斗力不强的帽子,从此成为一支能打胜仗的王牌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