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抗战开始后,周总理受邀来到山西太原,与阎锡山商讨抗日大计。为了表示欢迎,阎锡山还专门准备了一场盛大的宴会。
然而,就在周总理刚进入会场时,却突然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随后他便一改往日和善的形象,直接指着那人怒道:“你给我离开!”

这人究竟是谁?他又做过什么,会让总理发这么大脾气?

此人就是张慕陶。虽然这个名字鲜为人知,但他的身份与经历却不一般。
在革命早期,他曾参加过“六大”,也算老资格,因为工作能力突出又担任过多项要职,对革命有过贡献。

他与周总理、蔡和森以及李立三等人不仅交情甚广,而且与老蒋、冯玉祥以及阎锡山等人也有过诸多交集,并且还受到过他们的拉拢,可见他的影响力。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有着传奇经历的人物,最后却落得了一个令人唏嘘的下场……

他出生于陕西的一个富户家庭中,由于生活条件优渥,他从小便享受着优良的教育。
后来,他凭借着优秀的成绩考上了省立中学,开始接受先进教育。受“五四运动”的影响,他开始阅读大量进步书籍,并开始参加爱国青年运动。

由于口才好,又擅长交际,张慕陶很快就成为了学生群体的领袖,开始受到各界爱国人士的支持。
在此期间,他结识了时任教务主任的我党人员魏野畴。魏主任非常喜欢这个有抱负的青年,经常找他谈话,对他进行鼓励。

在他的影响下,张慕陶逐渐对我党的思想产生好感,不久后他便被组织吸收入党。
后来他与其他革命同志共同创办了《陕西青年》杂志,开始大力宣传新文化思想。
他以犀利的笔锋批判旧军队的腐朽习气,在当地引起了极大反响。也正因此,有越来越多的陕西青年投身革命。

由于表现出色,他被组织任命为陕西省学联执行委员。
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始后,冯玉祥国民联军入驻陕西,组织便将张慕陶派了过去担任政治处处长。

冯玉祥在见识到他出色的工作能力后,便多次想办法拉拢他,但张慕陶始终不为所动。由此可见,彼时他还是一位革命信念非常坚定的人。
1927年,就在老蒋开始发动政变之际,张慕陶担负起了共青团陕西省委书记这一重要职责,并成功招收了将近两倍多的优秀团员。

此后,他便一直坚守根据地,参与制定游击战争策略,与敌人进行着坚决的斗争。
1928年,他被选为陕西唯一代表参加“六大”,还被选为少共国际候补中央委员。他也是陕西首位获此职务的党员。

彼时,刚满26岁的张慕陶已经成为组织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不断受到领导们的栽培与重用。
又过了一年,他直接被任命为了顺直省委的组织部长。所谓顺直,就是河北一带,包括天津、北平等重要城市,地方工作极其重要。

一开始上级将这个职务交给他时,很多人都有顾虑,说他工作能力虽然合格,但毕竟太年轻,经验不足,思想也不成熟,应该再历练几年。
但当时领导们对他十分信任,眼下又确实没有其他合适的人选,所以才决定让他去做。

那时周总理也很看好他,愿意给这个年轻人一个机会。
所以,在众人的支持下,张慕陶便走马上任了。后来因为时局动荡,敌人的步步紧逼,省委很多革命同志都被抓了。

在这种情况下,张慕陶临危不惧,自动组建了临时省委,继续在危险的情况下坚持工作。
经历了这次变故后,也让众人看到了他对党忠诚的态度,于是便再也没人对他提出质疑。
然而,令众人没想到的是,他最终还是辜负了大家的信任与期望,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慕陶在组织中的地位开始越来越高,话语权也越来越大。
渐渐地,他开始在权力中迷失自我,并滋生了其他不该有的欲望。
有了私心之后,他便忘记了革命的初心。每做一件事他便只在乎个人利益,再也没有大局观念。

久而久之,他的这种行为便极大地影响了干部们的工作积极性,对组织的革命事业也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后来,组织多次派人给他做思想工作,但他却屡教不改。对他失望透顶后,组织只好让他离开。

然而即便如此,张慕陶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他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他开始打着我党的名义单独进行工作。但天有不测风云,有一次他在李延锐家召开秘密集会时,国民党暗探突然闯了进来,将他们全都抓进了监狱。

张慕陶虽然很恐慌,但他最终还是没有透露任何有用的信息。
我党得知此事后,当即对他展开了积极的营救行动。后来他被成功释放,并回到了组织。
领导们经过慎重考虑后,决定将他调到蔚县做开辟工作。

其实这也是组织给他的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然而他却依旧秉持着以往的思维,有一次在与同志们的意见发生分歧后,他便又升起了不满情绪,开始到处抱怨。
尽管组织一直给他做说服工作,但他依旧执迷不悟。
不久后,他便再一次离开了组织。

此后他便开始到处流亡。因为以前的革命经验,他还是受到了很多人的拉拢。
他先是参加了抗日同盟军,战斗失败后他前往了鲁、沪、桂等地奔波,鼓动抗日讨蒋。也因此,他遭到了国民党的通缉。
后来他又令人介绍来到了阎锡山手下工作,担任他的高级参议。

在此期间,他依旧打着我军的旗号开始到处演讲。他嘴上讲着革命思想,但实际行动却是为了培养自己的势力,可谓倒行逆施。这也给我军的行动造成了不小的阻碍。
到了1936年,我军开始东征,与阎部进行交战后,张慕陶惶惶不安。

他明白自己的所作所为已经不能被我军所容忍,于是他便以陪妻子治病的名字,在北平躲避了一阵子。
西安事变爆发后,他又在杨虎城的邀请下来到西安,准备为解决事变做工作。也是在这里,他又遇见了周总理。

此时周总理已经对他的所作所为失望至极,与他并未有太多私人交流,而是将全部精力放到了解决事变的事情上。
但当时张慕陶极力主张除掉老蒋等人,绝不能放虎归山。

他之所以这么做,除了不满老蒋的抗日言论外,还因为自己已经将老蒋彻底得罪了。若是将老蒋放了,他的性命难以保证。
为此,他在西安到处做游说工作,调拨大家的情绪。

原本他的计谋差一点就成功了,所幸在关键时刻周总理做了大量工作,稳住了局势,没有让事态进一步发酵。
最终在周总理等人的劝说下,西安事变终于得到了和平的解决,抗日统一战线也形成了。

然而,张慕陶依旧没有停止自己的计谋。当张学良被扣押后,他利用奉系部队急于营救张的心态,想说动他们再与国民党打一架。
两党好不容易建立好的和平战线差一点就被他破坏了,所幸两军中明事理的人比较多,又有我军在其中做宣传,他的企图最终未能得逞。

但也因此,周总理彻底对他失去了耐心。
1937年,周总理应邀前往山西太原,与阎锡山商讨抗日大计。
结果在当天的欢迎宴会上,周总理发现张慕陶也在场。一向谦逊和善的他当即就发了火,指着对方怒斥道:“你给我离开!”

阎锡山等人本想上前劝一劝,但周总理却坚决地表示,这场会议有他没我,有我没他。
就这样,张慕陶只好灰溜溜地离开了。

这次会议结束后,阎锡山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招揽人才,便创办了一所民族革命大学,并让张慕陶过去当教授。
结果,当他再次当众宣传自己那套可笑的言论时,明辨是非的学生们当即厉声制止了他,并将他押进了监狱。

后来陕西省政府主席蒋鼎文以高官厚禄许诺,想拉拢他进国民党,但张慕陶始终不为所动。
最终,老蒋亲自签署密电,命令蒋鼎文将其处决。
就这样,这个有着老资格的风云人物,最终湮没在了历史长河中,不禁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