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三大哀祭文之一,《祭十二郎文》让人感慨

十二富德 2024-03-27 01:19:10

今天读了韩愈的《祭十二郎文》,不免悲感交集,热泪盈眶。

韩愈是唐代文学家,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称。

他的文章备受世人推崇,但我之所以被触动,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文笔好,还有他文中所流露出来的真实诚挚的情感:

他对兄嫂的无限感念,对侄儿英年早逝的痛惜和悲伤及发自肺腑的自责和悔恨,可以说一字一句都像是蘸着泪水写出来的。

韩愈此文不同于一般的祭文,他没有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为侄儿歌功颂德。

而是以“吾”和“汝”作称谓,好像自己就坐在侄儿身边,此刻只有他们两人,他对侄儿诉说着自己无比的哀痛,像他们幼年时一样无话不说。

韩愈在三岁时便成了孤儿,全靠哥嫂抚养,而哥哥人到中年时也去世了,从此他便和嫂子及侄儿十二郎相依为命。

韩愈和十二郎年龄相仿,经历相似,可谓同命相连,是一对苦孩子。

当时生活艰难,又颠沛流离,但二人相依相伴,一天都没有分开过。

他的父兄都不幸早逝,子辈只剩下韩愈,而孙辈只有十二郎,“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幸好有贤惠的嫂子含辛茹苦将他们抚养成人,才使得韩氏血脉得以相传。

从小的患难与共让韩愈和十二郎虽为叔侄,却情同手足。

韩愈从小聪明好学,并逐步显露出他的才华。

十九岁时,他只身一人前往长安求取功名,只希望有一天能飞黄腾达,把嫂子和侄儿接过来,一家人幸福团圆,共享天伦之乐。

可是他的学业和仕途之路无比坎坷,很不顺畅。

后来,他和十二郎也曾有过短暂的相聚,也曾有几次因为时局动荡而失之交臂。

韩愈本以为两人都还年轻,来日方长,以后有的是机会在一起,可没想到,他以为的暂别竟成了永别。

十二郎年纪轻轻便撒手人寰,这怎不让他心痛万分,悔恨不已。

早知道这样,自己就不应该离乡背井来求什么功名利禄,那所谓的荣华富贵,高官厚禄和叔侄之情相比,根本就不值一提,血脉相连,是再多的金钱也买不来的。

韩愈伤心至极,不能自已,他想不明白,自己的哥哥品德高尚,可为什么偏偏就绝了后?

侄儿聪明健壮却不能继承家业,承受父亲的恩泽,这究竟是为什么?而且就是死的话,也应该是自己死在侄儿前面。

自己比侄儿年长,且身体又很衰弱。唉,为什么年老体弱的人还在世上苟延残喘,而年轻健壮的人反倒早逝了?

他多么希望这不是真的,只是一场噩梦而已,可是残酷的现实就摆在眼前,打破了他的幻想。

他无法释怀,却又无力回天,只能哀叹世事难料,人生无常。

他恨不得自己也随侄儿去了,也免得如此痛苦难挨。

可是他和侄儿都有后代,他们是韩家的希望。

他必须活着,他要为侄儿料理好后事,以告慰他在天之灵,他还要把他们的孩子都抚养成人,对韩氏祖先和侄儿都有个交代。

这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对侄儿最真诚的哀悼。

读此祭文,透过字里行间,我好像看到韩愈捶胸顿足,痛哭流涕,边哭边写,边写边哭。

“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得扶汝以进哀,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能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

一在天之涯,一在天之角。生而影不与形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读着读着,不禁让人潸然泪下,全文如泣如诉,感人肺腑,可谓字字血,声声泪。

难怪宋代大文豪苏轼说“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更有后人评此文是“祭文中的千年绝调”。

这篇《祭十二郎文》之所以能打动那么多人,被世人给与很高的评价,完全是因为它朴素的情怀和真情实感引起了人们的共鸣,让人感同身受。

我们都有至亲至爱的血脉亲情,血浓于水,这是无论如何都割舍不了的。

即便在天涯,在海角,亲人们都会相互牵挂,相互惦念。

有一口好吃的东西都会想着他(她)也能吃到该多好,外面风霜雨雪,就会想着他(她)那边天气怎样?

三年的疫情,更是彰显了亲情的伟大和无私。

虽然不能出门,不能见面,但每天都会打电话,发微信,只有看到亲人安然无恙才放心。

有时候,我们可能对身边朝夕相处的亲人会有所忽略,甚至还会发脾气,会吵架,可一旦他(她)病了或者突然离开了,便万分着急,痛苦不已。

我曾见过有人因为亲人的猝死而嚎啕大哭,为自己没能在跟前照顾尽孝而悔恨无比,但为时已晚,哭又有什用呢?

我小时候得到了祖辈们的疼爱,却常常因为没能回报他们而深感遗憾。

我多么希望他们能一直陪伴我长大,让我有能力好好的孝敬他们,他们给了我快乐的童年,我愿还他们一个幸福安逸的晚年。

但世间有很多事是我们无法左右的,而且亲人疼爱我们是从来不图回报的,他爱我们是他们的本能,是一颗爱亲人的本心。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趁我们的亲人还在,趁我们还有机会,好好的爱他们,不要再等到失去了,才知道后悔,才感受到他们的重要和宝贵,那时就真的太晚了。

图片源于网络

0 阅读:0

十二富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