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战争的宏大历史叙事中,有两颗璀璨的明星,他们就是刘伯承与卫立煌。这两位在抗战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们的首次合作充满传奇色彩,犹如一部扣人心弦的战争史诗。
刘伯承
一、临危受命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不久,日军凭借其优势兵力,长驱直入,妄图迅速占领中国大片领土。
卫立煌率领着第14集团军在忻口地区阻击日军第五师团等2万多人向太原进犯。在忻口正面防御战中,卫立煌指挥部队顽强抵抗,日军多次冲击,都未能突破防线。然而,日军改变了战术,企图从背后偷袭娘子关。
卫立煌
这一战略意图让局势变得异常紧张,一旦娘子关失守,忻口一线的20多万中国军队将陷入绝境。就在这时,刘伯承率领八路军129师出现在了娘子关一带。当溃逃的国军遇到刘伯承时,劝他赶紧撤离,因为日军的火力太猛了。但刘伯承却坚定地表示,要执行八路军总部的任务,在敌后寻找战机,用游击战策应和配合卫立煌在忻口一线的正面防御。
二、情报互通刘伯承在七亘村设伏前,派人与卫立煌取得联系。他向卫立煌说明自己的计划,即通过伏击日军的辎重部队来切断日军的补给线,以支援卫立煌在忻口的作战。卫立煌对刘伯承的计划表示赞赏,并承诺会积极配合。
三、首战告捷10月25日,刘伯承接到772团的侦察兵报告,日军第20师的辎重部队正在距七亘村不远的测鱼镇宿营修整。随即,他果断命令陈赓的386旅在七亘村伏击日军这支辎重部队。10月26日天刚亮,战斗打响,772团副团长王近山率领3营和特务连1排进入七亘村附近地域设伏。9点左右,日军进入伏击圈,八路军的子弹、手榴弹如雨点般打向鬼子,日军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撂倒了一大片。此次伏击战,八路军消灭了300多个日本鬼子,并缴获了他们全部军用物资。
四、二次设伏按照常理,一次伏击成功后,部队会转移阵地,以防日军报复。但刘伯承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推断日军前方弹药粮草告急,且日军用兵教条,依据“用兵不复”的原则,会认为八路军在七亘村伏击之后会迅速向其他地方转移。
于是,刘伯承决定冒险违反兵家大忌,再次在七亘村设伏。为了给敌人造成错觉,在测鱼镇日军27日清理七亘村道路时,刘伯承让772团主力佯装败退,然后趁黑夜又秘密返回七亘村的村西头埋伏。同时,他再次派人告知卫立煌自己的计划,让卫立煌在忻口一线继续吸引日军主力的注意力,为第二次伏击创造条件。
五、战斗胜利28日上午,日军果然再次派出部队,100多名骑兵开道侦察,300多名步兵殿后掩护,把辎重部队严密保护起来。在确信七亘村已没有八路军伏兵之后,日军的辎重部队才小心翼翼地进入了伏击圈。随着营长的一声令下,设伏官兵突然向日军全面开火,然后冲入日军展开白刃战。
日军又一次被打懵了,两头日军被迫向平定县和测鱼镇两个方向逃窜,辎重物资又被八路军缴获。这次战斗,不仅展示了刘伯承卓越的军事智慧和战术运用,也体现了卫立煌与刘伯承之间的默契配合。七亘村两次伏击,毙敌400余人,缴获骡马近400匹和大批军用物资。这一胜利为忻口一线的中国守军向南撤退争取了宝贵时间。
战斗结束后,刘伯承将缴获的部分战利品送给卫立煌。卫立煌对八路军的辉煌战绩赞不绝口,对刘伯承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更是钦佩有加。他们的合作,在抗日战争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结语亲爱的读者,这场精彩的战斗是否让你感受到了抗日“双子星”的魅力?你认为刘伯承与卫立煌的配合在当时的情况下是不是最优选择?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让我们一起探讨这段精彩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