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66年的时候身为革命者的宋庆龄,父母墓地却被人挖,此时的她没有任何护身的力量,于是只能找到周恩来帮忙!
接到宋庆龄的消息后,周恩来立马给上海的相关部门打了电话,让他们尽快重修宋氏墓地,这才得以解决。
对于周恩来的帮忙,宋庆龄非常感激,更是对他说:“这一恩情,将永生不忘。”
1981年5月,孙中山的夫人宋庆龄在京去世,之后她的骨灰被护送到上海,举行了安葬仪式。
宋庆龄的骨灰和自己父母的一起安葬在上海万国公墓,那么宋庆龄作为孙中山的夫人,更是一代“国母”,她为何没有和自己的丈夫孙中山安葬在一起呢?
宋庆龄的一生都是一个坚定的革命者,在孙中山先生去世以后,宋庆龄并没有走上国民党的道路,面对蒋介石很多次的拉拢和讨好宋庆龄始终不为所动。
宋庆龄为了革命,甚至远赴异国他乡,为的就是坚持自己心中的革命信仰。在抗战胜利后,本以为会迎来一个和平的时代,可没想到蒋介石发动了内战。
众所周知,宋庆龄的妹妹是蒋介石的夫人,就在很多人都以为宋庆龄会和自己的妹妹一起前往台湾的时候,宋庆龄坚持自己的想法留在了大陆。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毛主席和周总理都相继写信让她前往北京,宋庆龄在接到他们的信之后毫不犹豫地北上。
因为在宋庆龄的心中,只要是为了国家和人民,一切事情都是可为的,如今国家初定,自己也一定要为建设祖国出一份力。
宋庆龄在到达北京后,宋庆龄得到了毛主席和周恩来等开国元勋的接待,在此后宋庆龄由于出色的能力还被选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的副主席。
还和毛主席周恩来等人,登上了天安门参加隆重的开国大典,这一刻作为一个革命者的宋庆龄心情无比地激动。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宋庆龄也一直和周恩来等人开始了建设中国的宏图伟业中,在职期间她多次参加外交活动,为新中国提高国际地位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为了妇女儿童得到更好地保护,宋庆龄还建立了一个福利基金会,为建设中的新中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除此之外,宋庆龄还是一个拥有着独立思想的女性,她在国际上的好几次发言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女性,在我国的十年特殊时期,却差一点遭到迫害,那个时候很多人因为宋庆龄的妹妹是蒋介石夫人这件事,想要到她的家中贴大字报。
在这个时候是周总理挺身而出,与那些红卫兵讲宋庆龄的功绩,周恩来告诉他们宋庆龄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革命者,不能因为一些无法选择的血缘关系就否定她的功绩。
在周恩来进行了苦口婆心的解释后,红卫兵们也终于意识到了宋庆龄的革命功绩和她为新中国做出的贡献,总算是没有让她遭受被抄家的事件。
宋庆龄知道是周恩来在背后帮她说话以后也是感激不已,要不然以自己的身份再怎么解释别人也是不肯听的。
然而,宋庆龄虽然躲过了这次抄家,可她早已去世的父母却没能够躲过,就在宋庆龄的事情刚刚平息后,她父母的墓地却被一些人给挖了。
宋庆龄知道这件事情以后便很着急,她知道这个事情必须找人帮忙才行,于是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宋庆龄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周恩来。
周恩来在知道送宋氏墓地被人挖后,也是赶紧致电给上海当时的负责人,让他们赶紧重新修葺宋氏墓地。
当时上海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到周恩来总理的电话以后,也是赶紧派人前往查看,并表示一定会修好宋氏墓地。
过了一年的时间,宋氏墓地终于被重新修葺,在接到这个消息的第一时间宋庆龄就对周恩来总理进行了感谢,还说道:“祖宗总算有个地方蹲了。”
在十年特殊时期,周恩来总理不光护住了宋庆龄,还护住了宋氏墓地,这样的恩情可以说是很重了。
很多人不知道,周恩来为何会如此护着宋庆龄,于公而言他们是多年的革命战友,是生死之交,于私而言他们是多年的好友!
宋庆龄与周恩来的革命友谊宋庆龄与周恩来之间的友谊其实很早以前就开始了,1924年在孙中山先生的主持下召开了国民党的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在这一次大会中,孙中山先生提出了一个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要与共产党合作在广州创办一个专门培养革命武装的学校。
在黄埔军校成立后,孙中山先生亲自任校长,这个时候刚回国的周恩来则任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也是这样的机缘让周恩来和宋庆龄认识。
在这个学校工作期间,周恩来对孙中山先生的夫人宋庆龄也是非常敬佩,并且多次邀请她到学校演讲。
当时的宋庆龄有着清晰的革命思想和才貌双全的人品,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教育效果非常显著。
在多次的演讲中,宋庆龄对政治部这个年轻有为的周恩来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给她留下了一个良好的印象。
后来孙中山先生去世,国民党沦为了很多军阀分子的工具,在这期间周恩来总理和宋庆龄等人作为国民党内的左派人士,一直坚定着自己的革命思想,并且做出了很多反抗军阀分子的事情。
然而,事情还是到了他们掌控不了的地步,在大革命失败以后,宋庆龄不得不流亡异国他乡,在莫斯科暂住。
在莫斯科流亡期间,宋庆龄也时刻关注着国内形势的发展,更是阅读了不少的马列著作,找到了自己想要走的道路。
于是,在1931年,全国都笼罩在白色恐怖中的时候,远在莫斯科的宋庆龄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国。
在宋庆龄回到国内之后,一直与在上海进行革命工作的中共负责人周恩来暗中往来,不仅如此她还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将很多中共的资料放在自己宋氏的住宅里,躲过了国民党的多次搜查。
也是在这个时候,宋庆龄和周恩来之间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然而此时的宋庆龄不仅要参加革命,还要应对蒋介石的各种糖衣炮弹。
很多次宋庆龄都处在极其危险的边缘,一次又一次,但她面对这些危险却从未想过要放弃,而是坚定不移地走着自己的革命道路。
这样的宋庆龄别人或许不知道,但是作为她的革命战友周恩来却是知道的,因此在很多次宋庆龄在生死边缘的时候都是周恩来伸出援助之手。
周恩来、邓颖超和宋庆龄之间的革命友谊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才会在宋庆龄面临危险的时候多次伸出手相助。
在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保障宋庆龄的生命安全,中共也是安排了她前往香港,宋庆龄在前往香港以后也没有闲着,而是尽自己所能组织了一个“保卫中国同盟”,还向广大国际友人宣传共产党的思想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宋庆龄和周恩来之所以能够有着坚定的友谊,不仅是因为他们一起经历了很多生死,还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革命道路。
他们都很清楚,双方一直都会在这条革命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因此才有了一段坚定的革命友谊。
宋庆龄的革命道路,在她遇见孙中山先生之前就已经萌芽,在遇见孙中山先生后才落地生根,此后再也没有改变过,一生都行走在革命的道路上。
终身坚持革命的“国母”——宋庆龄宋庆龄1893年,出生在上海,在家中排行老二,是宋氏家族的二小姐。宋庆龄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在学生时代就名列前茅。
在后来,宋庆龄还曾经前往美国留学,在留学归来以后就成为了孙中山先生的秘书,由此开始了她的革命之路。
在成为孙中山先生的秘书之后,宋庆龄又加入了革命党,成为了一名真正的革命人士,也是由此开始了她和孙中山先生的缘分。
1914年,宋庆龄不顾父母的反对,在东京和孙中山先生成婚,从此成为了孙中山先生的得力助手。
在和孙中山先生成婚之后,宋庆龄就跟着孙中山先生的脚步,为革命事业奋斗着。在1922年的时候,陈炯明在广州发动叛乱,宋庆龄更是不顾个人安危,誓死掩护孙中山先生安全撤离。
在孙中山先生去世以后,宋庆龄也是坚定不移地走着自己的革命道路,维护着孙中山先生留下的基业。
可是后来蒋介石的也逐渐地显露出来,更是对中国共产党进行大肆的追捕,做了很多不利于革命的事情。
也是这个时候宋庆龄才意识到,自己想要走的这条道路或许会异常的艰难,但是无论如何她都没有想过放弃。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接收到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邀请的宋庆龄更是毫不犹豫地离开了上海,前往北京参加新中国的建设。
可以说,宋庆龄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革命,而且从未有过任何的动摇,因此在十年特殊时期的时候周恩来才会对她伸出援助之手。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终身的革命者,孙中山先生的夫人,却不愿在去世后与孙中山先生同葬在中山陵,这又是为什么呢?
在宋庆龄还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安排好了自己死后的去处,她说孙中山先生是革命的领袖,是要受到后人瞻仰的,而自己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革命者,不应该在中山陵和孙中山先生一起享受着这样的瞻仰。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原因,其一在宋庆龄活着的时候便提到过,她的一生为了革命为了爱情义无反顾,更是因此让父母操心不已。
宋庆龄生前,确实是因为很多事情跟父母的关系非常的微妙,所以她希望自己死后能够父母同葬在一起,聊表安慰。
其二便是上海这个地方对于宋庆龄的重要性,宋庆龄出生在上海,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而且她的革命生涯很长的一段路都是在上海。
上海这个地方,有着她的成长之路,革命之路,还有她的父母,因此她在生前就决定好了自己的安葬之地。
1981年,宋庆龄在北京逝世,在她去世后中央按照她生前的意愿将她的骨灰送往上海,安葬在万国公墓的宋氏墓地。
在宋庆龄去世一个多月后,宋氏墓地正式对外开放,前往瞻仰的人更是络绎不绝,宋氏墓地因此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爱国教育场所。
在1982年的时候,宋氏墓地,正式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上海的宋氏墓地成为了一个红色文化基地,几十年来千千万万的后人前往宋氏墓地瞻仰宋庆龄。
现在宋庆龄的墓地成为了众多学子的学习之地,就算是平时也有很多的人前来学习和瞻仰宋庆龄。
宋庆龄是一位非常伟大的女性,虽然她去世多年,但是她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她还会受到千千万万后人的瞻仰,成为我们永远的榜样!
在历史的洪流中,很多人的存在都显得格外的渺小,但是有一部分人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改变历史,为了天下万民。
宋庆龄就是这样的存在,她出生在一个女性生存尤为艰难的时代,但她却在这样的环境中成为了一个坚定的革命者。
就是因为有他们这样的革命者存在,才会有后来的新中国,才会有我们现在不用担心安危,不用考虑温饱的生活。
如今,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因此我们更不能遗忘革命先辈们的付出,要同心协力地守护好我们的祖国。
如今,我们总会前往各地旅游,在到达上海的时候不如前往宋氏墓地,瞻仰一下这位伟大的女性!
来自:[1] 宋庆龄陵园建设的前前后后 孙娟娟 纪念宋庆龄文集1993年12月01日.
[2] 周恩来宋庆龄交往半世纪 杨明伟 炎黄春秋 2002年12期.
[3] 周恩来与宋庆龄的战友情谊 曾昭铎 福建党史月刊1998年03期.
[4] 深挚的情谊一一周恩来与宋庆龄 郑毅涛 郑宇 中州统战 1995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