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唯一一次被捕,对押解他的人说:给你几块大洋,把我放了吧

子青说历史 2025-04-18 17:39:07

前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27年,暂时的革命失利使得悲伤的氛围在我军中间弥漫开来。

未知的前路和凶残的敌人,让当时的同志们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之中,不知道下一步该去往何方。

在这样一个危急关头,毛主席在回复他人的信件中提出了这样一句振聋发聩的新论断,为我们的革命道路指明了一条新的方向。

从那以后,我们的同志将目光从城市转移至更加广阔的村庄农田,开启了一条全新的、独属于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

但也就是在同年的9月,毛泽东遭遇了他人生中的唯一一次被捕。

在那个九死一生的关头,他对押解他的人说:给你几块大洋,把我放了吧。

凭借着自身的机灵果敢,最终他化险为夷,他究竟是如何逃脱的呢?

一、白色恐怖笼罩

上世纪20年代初,毛泽东从北京回到长沙,担任《湘江评论》的主笔,并投身于当地的学生政治活动。

这份充满了革命色彩的报刊,在华南地区逐渐掀起了一场又一场的革命风暴,无数先进团体纷纷开始建立。

这些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团体和他们所引领的政治趋势,让各地军阀感到恐慌,屡次对其进行阻挠甚至是查封。

毛泽东所在的新民学会更是成为了湖南历代军阀的眼中钉,屡次派出警察对其活动进行镇压,但如此之多的阻碍,也丝毫没有打消当时那些进步青年想要救亡图存的念头。

也正是在这一阶段,毛主席大量接触到马克思理论,学习俄国的革命经验,他搜集各种当时能够找到的介绍共产主义的书籍,建立起了对于马克思理论深刻而坚定的信仰。

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大召开,这象征着一个充满希望的新政党终于在满目疮痍的中华大地上建立了起来。

毛主席参加了这一次的大会,但他并没有在那时就如愿正式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当时当选为党的领导的,是李大钊和陈独秀两位先生。

这二人也曾就马克思主义同主席进行过深入的交流探讨,主席曾对人说,他们谈论信仰的那些话语,对于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那也成为了他一生中的关键时期。

到了次年五月,毛主席担任了胡南党的书记,领导当地的无产阶级建立工会,并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劳工运动,在湖南当地引发了不小的反响。

此时的党,因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深刻影响,主要还是将目光聚集在了城市中的工人身上,几乎很少考虑广大的农民群体,因此也并未开展什么农民工作。

如火如荼展开的工人运动,引发了当局的不满与恐慌,他们担心这些一直以来被自己压迫的人们真正地觉醒,威胁他们的统治,忌惮之心日益浓烈。

到了北伐战争后期,看着影响力日益增强的共产党,国民党的高层领导再也坐不住了,他们开始在广东和上海等地,制造骇人听闻的白色恐怖。

他们大肆抓捕和残害共产党员,酿成了“五卅惨案”等悲剧,毛泽东等党内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也纷纷登上了他们的搜捕令。

也正是从那时开始,主席逐渐承担起了党内的农民工作,他越来越意识到,在中国这个古老的农业大国,农民是一个多么庞大的群体,拥有着多么巨大的革命潜力。

他陆续写了许多文章和手册,来阐述自己对于农民运动的研究和组织经验,并发表了希望能够多多利用广大农民的力量。

然而这在当时并没有获得党内众人的重视,严重的右倾机会主义政策开始在党内占据上风。

与此同时,国民党对于共产党人的迫害愈演愈烈,许多人都遭到了袭击。

如此一重又一重的阻拦,都没有对年轻的毛主席产生打击,他始终坚定地认为,在中国,农民群体是革命运动中不可或缺的,农民运动也必须继续组织。

他也确实一直在行动,不断地领导湖南地区的农民进行活动,并影响到了湖北、江西和福建等地。

二、唯一一次被捕

农民运动在西南边陲如火如荼地展开,但当时的党中央却始终态度冷淡。

虽然党内尚未认可,但农民运动所得到的效果却是实在可见的,因此也招致了各地军阀和国民政府的镇压。

有压迫就有反抗,国民政府对于共产党员和无产阶级惨无人道的屠杀,引起了强烈的反抗,越来越多的叛乱活动在各地爆发。

受当时党内领导自身观念的影响,许多积极参与革命活动的人都收到了上级的命令,要求他们立即转移到相对安全的地方,甚至有些被送出了国。

主席也奉命从湖南转移到了四川,但他却始终惦记着家乡的人民和尚在成长中的农民革命力量,多次向陈独秀申请回到湖南。

1929年,武汉联合政府土崩瓦解,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破裂,整个中国又被南京政府的独裁统治所覆盖。

这次的失败,主要是因为党内领导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同时不了解中国国情的共产国际的指手画脚也要承担很大的责任。

党内领导未能够完全改掉自己的小资产阶级本性,对于工人和武装起来的农民工都不能给予正视,这是一个巨大的教训。

早在1927年,就有越来越多的党内人士认识到了这些长期被压迫的底层人民的重要性,并通过实践成功向世人展示了发挥他们的革命潜力有多巨大。

当年八月一日,贺龙等人在南昌打响的第一枪,打出了我党军队建立的基础,振奋了党内众人的心。

在江西开始建立自己的武装的同时,毛主席也正在长沙组织农民展开轰轰烈烈的“秋收起义”。

当时的他已经对国内的革命形势有了非常精准的判断,他结合实际和农民阶级的特点,定下了明确的五条革命纲领。

有了如此清晰的革命目标和行动指导,秋收起义进行顺利,工农军队也逐渐建立了起来。

为了阻止这支军队,毛主席四处奔走,希望能够将汉阳矿工和农民赤卫队结合起来,以便日后组织更大规模的革命运动。

正是在为这件事而奔走的时候,毛泽东正面遭遇了一支与国民党勾结的民兵团,这也是他人生中唯一一次被捕。

那时的国民党眼见共产党在全国各地发动工人运动和起义,便利用一切手段进行镇压,并对曾经的合作伙伴痛下杀手。

像毛泽东等在党内具有一定地位,在无产阶级中具有非凡影响力的,更是成为了他们通缉名单上的重点人物。

他们利用自己手中的巡警和军队,又勾结各地的民兵甚至是匪类,对共产党员进行围追堵截,我党许多优秀的同志都遭到了迫害。

毛泽东这一次被捕,也可谓是九死一生,差一点就要被押去接受枪决,但好在他机智果敢,骗过了看守的人,成功逃脱了出来。

三、灵活机智巧逃脱

据毛泽东后来接受斯诺采访时回忆,大致可以还原他那一次被抓时的情景,虽然已经过去了许久,但那份惊心动魄似乎仍然没有被忘记。

那一天,他正焦急奔走于汉阳矿工和湖南的农民赤卫队之间,满脑子都是未来的革命规划和要处理的棘手问题。

对于工作的专心让他没有注意到正在悄然接近的危险,这支民团似乎已经盯上了他很久,等待的就是这样一个能够快速将其捕获的机会。

在被民团按倒的一刻,毛主席都没有反应过来,等到他们将他从地上拎起来,抓住他的双手,他才明白了眼前的情况。

毛泽东知道自己是国民党人的眼中钉,这次被抓大概是凶多吉少,但好在这些民兵没有当场伤害他,而是准备将他押解到自己的总部。

若是跟着他们回到总部,那最终的下场已经可以预见了,他们定然不会让自己再有活着跑出来的机会。

因此这条回民团总部的路,就是他最后的逃生机会,毛泽东的大脑飞速运转着,用尽力气要想想出一个能够逃生的办法。

看着押解自己的民团成员,毛泽东心生一计,他口袋里有从别的同志那里借来的几十块钱,这是用来筹备革命的资金。

他知道这些普通的民团成员其实都是被雇佣来的,对于这些抓捕命令只是麻木地服从,抓到人也不会得到任何的奖励,即便他被枪决了,于他们也没有任何的好处。

因此他灵机一动,准备利用人性趋利的本能,偷偷对押解他的人说:我给你几块大洋,你把我放了吧。

那时的几块大洋可不同于现在的几块钱,只需一块就可以买到几十斤的大米,因此诱惑还是非常大的。

这两个士兵面对这笔贿赂都动摇了,但没想到却遭到了他们队长的阻挠,说什么也不同意放人。

眼看一计不成,毛泽东又心生一计,他们押解他回总部这一路距离不短,经过的都是村庄田野,这对于长期领导农民革命的他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环境。

因此他决定寻找机会逃跑,终于在距离总部二百码的地方,他借口要找地方方便一下,趁着他们放松了警惕,便挣脱束缚跑了出来。

逃跑后,他一路狂奔不敢回头,但后面好几个追兵追捕,一直跑下去耗体力也不是个办法。

当看到旁边有一处水塘时,他立刻毫不犹豫地跳下去躲了起来。

这片水塘旁边是高地,水塘中长满了一人高的草,是个绝佳的藏身地点,他就一直小心躲在那里,不敢出一点儿动静,期间搜捕的民兵几次与他擦身而过,差一点就发现他了。

他在水塘里一直躲到太阳落山,等到周围彻底没了声音,他才将悬着的一颗心渐渐放下,慢慢从草丛中走了出来,然后一路翻山越岭。

逃命的这一路,他甚至连一双鞋也没有,脚上都是被树木砂石磨破的伤口。

幸运的是,他在半路上遇到一位农民兄弟,一路引着他找到了一个村庄,他在这里买了一双鞋、一把伞和一些吃的,最终才顺利找到农民赤卫队。

经过这次险情,毛泽东对革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他却并没有因此产生丝毫的畏惧之心,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革命信仰。

他找到大部队后,继续在湖南地区领导秋收起义,后来虽然遭遇了一些挫折和打击,但最终还是凭借着事实证明了自己坚持农民起义的正确性,并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救党和革命于水火之中。

结语

这是毛泽东一生之中唯一一次被捕,他依靠自己的机智果敢成功逃脱,化险为夷。

此次虽险,却是他一生之中十分不值一提的小场面,因为从那之后,他带领着党和人民,一次次死里逃生、转危为安。

从秋收起义到红军长征,再到联合一切力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建立起从前从未有过的自强民主的新中国。

如他一般的老革命家们,都是历经了重重艰险,跨越道道难关,他们跨雪山、过草地,冒着炮火、顶着枪林弹雨,才引领着我们迈入了如今富强和谐的新生活,迎来了充满光明希望的一个又一个明天。

生活在如今这个时代的幸福的我们,在享受先辈所创造的美好生活的同时,更加应当牢记历史,记住曾经的经验教训,不忘自己肩上背负的使命。

历史已成过去,当永远应当铭记,未来脚步已至,当坚定信念,继续向前迈进。

来自:

《毛泽东唯一一次被捕:被押去处死的路上机智逃脱》 2014年8月6日 人民网

《毛泽东唯一一次被捕揭秘:险些被处死》 2011年7月4日 凤凰网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