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不用怕!咱老百姓有验方

元绿说健康 2024-10-19 01:45:37

中医认为坐骨神经痛多因外感风寒,寒湿侵袭,瘀血阻络,房劳伤肾,肝肾亏虚等所致。治以祛风除湿,活血补肾,疏散风寒为主。

1、治疗坐骨神经痛和尿频的处方

(干姜茯苓白术汤):

干姜50克、甘草10克、茯苓45-65克、白术10克。

2、因寒湿侵袭,脾肾亏虚,兼外感风邪导致的坐骨神经痛

症状:

一般是长期久坐并且受寒之后出现大腿到小腿的放射性疼痛,右侧臀部疼痛,不能坐立,腰骶部疼痛,双下肢酸困,畏寒怕冷,疲乏无力,食纳差,舌质红,苔白腻,脉弦紧。

中医辨证:

寒湿侵袭,脾肾亏虚,兼外感风邪。

方药:独活益肾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

方组:

独活10,秦艽10,茯苓15,炒白术20,党参15,桂枝20,麻黄10,细辛3,附子6,白芍15,当归15,熟地10,杜仲10,忍冬藤20,鸡血藤20,元胡10,蜈蚣1,甘草6。

用法:水煎,分2次服用。1日1剂,7剂。

服用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饮食。

如服药之后坐骨神经痛明显减轻,怕冷畏寒好转,腰骶部酸困。上方去麻黄、细辛加川牛膝、桑寄生、菟丝子、鹿角胶各10补肾强筋。继服7剂。

如上药服完之后腰骶部及坐骨神经疼痛已经消失,精神食纳俱佳,四肢温和。上方加龟板胶、淫羊藿、菟丝子温肾补阳以制寒邪,守方服用1月余,诸证皆除,病告痊愈。

3、风寒湿痹,湿邪为胜型坐骨神经痛

曹某,男,55岁。患坐骨神经痛。右臀下至大腿后与委中穴处剧痛拘急,不能步履,注射杜冷丁及普鲁卡因穴位封闭法皆不得效。舌绛苔腻,脉弦大,视其白睛带黄,询知小便黄短。辨为湿热痹,先服芍药甘草汤缓解筋脉拘急,后用:

木防已12克海桐皮12克生石膏30克苡米30克桂枝10克杏仁10克滑石18克木瓜10克通草10克片姜黄10克龙胆草10克

服六剂痛减其半,改用苍术、黄柏、木瓜、龙胆草、木通、柴胡、黄芩、知母、槟榔、当归、白芍、防己、车前子、泽泻各10克,六剂而痛止。

6、太阳证,以湿为胜

李某某,男,46岁。

【病史】腰臀部痛引双下肢,左侧为甚,行动日益困难。某某职工医院诊断为风湿性坐骨神经痛。经针灸、中西药治疗,其效不显。遂发展至下肢难以行动,生活不能自理。

【初诊】患者卧床不起,翻身需由他人协助,腰臀部及下肢麻痛沉重,左下肢尤甚,活动患肢则疼痛加重。恶风寒,头痛,小腹胀满,小便不利,双下肢凹陷性水肿。面黄无泽,舌质淡红,苔白滑厚腻,根部微黄。此证属风寒湿痹,湿邪为胜。急当温阳化气行水,以五苓散加味主之。

处方:猪苓10克,茯苓20克,泽泻10克,砂仁10克,白术15克,桂枝15克,上肉桂10克,五加皮12克。三剂。

【二诊】服上方后,小便量增多,腹部及下肢肿胀减,但疼痛无明显改变。针对主证,以助阳胜湿,散风止痛之甘草附子汤加味主之。处方:炙甘草30克,制附片120克(久煎),桂枝15克,生白术20克,生姜60克,云苓30克。四剂。

【三诊】服上方后,全身关节疼痛减轻,扶杖可下地缓步而行。宜原法再少佐麻黄、辽细辛,以增强开闭、散寒、行水之力。

处方:炙甘草30克,制附片120克(久煎),生白术20克,桂枝15克,生姜60克,麻黄10克,辽细辛4克,云苓20克。五剂。

【四诊】头痛,腰臀部及下肢疼痛大减,离杖能行。肢肿基本消失,尚有寒湿凝聚、经络受阻之象,继以活血通络、舒筋散淤之品调理之。

方解:

本例太阳痹证,以湿为胜。急投五苓散加味,不仅急则治标,同时化气行水,即为治本。前贤曾称“五苓散,逐内外水饮之首剂。”而桂枝则为此方之关键,故重用之,以增强通阳化气行水之力。

另加上肉桂,补命门真火,助气化,散寒凝;

加砂仁醒脾化湿,行气宽中以消胀满,且能纳气归肾以助膀胱之气化;

再用五加皮祛风湿之痹痛,疗经络之拘挛,且有利小便、消水肿之效。

服药三剂而病获转机。然后抓住风寒湿致疼痛之主证,继用甘草附子汤。白术、附子,顾里胜湿;桂枝、甘草,顾表胜风;重用附子,温里扶阳,除痹止痛。冠以甘草者,意在缓而行之。最终,再用活血通络之法以善其后。

7、厥阴证寒痹-寒邪凝滞,气血受阻

郝某,男,70岁。

【病史】曾有风湿性关节痛史。臀部及右腿冷痛难忍,不能坚持工作。经某某医院检查,诊为“坐骨神经痛”。

【初诊】少腹及下肢发凉,膝关节以下微肿,行走困难,自右侧臀部沿腿至足抽掣冷痛。神疲,头昏,舌质淡红稍乌暗,苔白滑腻满布,脉细弱。证属厥阴寒痹筋痛。以当归四逆汤加味,养血活络,温经散寒为治。

处方:当归12克,桂枝15克,白芍12克,辽细辛5克,木通12克,炙甘草6克,大枣20克,牛膝12克,木瓜12克,独活10克。三剂。

【二诊】服上方,肢痛减轻。原方续服四剂。

【三诊】患者可缓步而行,疼痛大减。仍守原方,加苏叶10克,入血分散寒凝;加防风10克,祛经络之风邪。再服十剂。

【四诊】半月后,疼痛基本消失,神疲、头晕显著好转,滑腻苔减。唯下肢稍有轻微麻木感,时有微肿。寒邪虽衰,湿阻经络之象未全解,上方酌加除湿之品,以增强疗效。嘱其再服五剂。

处方:当归12克,桂枝10克,白芍12克,木通12克,牛膝12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苍术10克,苡仁15克,炙甘草6克。

一月后病基本治愈,步履自如。

方解:

《伤寒论》所载当归四逆汤,原主治“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其病机在于血虚寒滞。由于血被寒邪凝滞之程度和部位不同,则临床见证各异。后世医家对此多有发挥。范老在临证中,据《伤寒论》之学术思想及后贤经验,灵活运用于多种疾病,常获显著疗效。其辨证要点,从主证看:

一是少腹或腰、臀部以下发凉,或四肢末端冷;

二是少腹、腰、臀以下疼痛,包括阴器、睾丸、下肢筋骨、关节疼痛,以及痛经等。

除以上主证外,还可能出现某些兼证。而脉象多细弱,舌质常暗红无泽,或有瘀斑,苔灰白或腻或紧。以上诸证,不必悉具,皆可用之。

4、中成药

汉桃叶片、风湿定片、祖师麻片、腰痛宁胶囊、复方夏天无片、伸筋丹胶囊、风湿马钱片、夏天无片

1 阅读:192
评论列表
  • 哇。中医真好历害的咱老百姓有验方。一边说着中药之秘在于量但又不知道自己如何定药量。还有脸教別人如何写药量(中医竟然连写药量和根据什么写药量都分不清。以为只要方子有药量就表示根据什么写药量。真是人间极品)。说毒性吧。一句有毒是吃一吨拉肚子还吃一克死人分不出。说经验吧。搞得好象吃一克无毒一亿次就能证明吃二克就有毒啦。说症吧 又搞得在说病重吃二克能有效但在病轻时這二克就会无效一样。都说医者父母心。吃的越多效果越大。咋的中医的医者父母心就是喜欢看自己的孩子病的越久越好吗。难道药都有效啦。还无理由限制药量不是想看病的越久越好吗。难道效果越大之下还能病好的越慢吗。这一个正常父母看见孩子生病的心态吗

  • 2024-10-19 10:07

    [点赞]🙏

元绿说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