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这些电动车开始装油箱了

何训 2024-11-25 20:34:38
随着曾经的“纯电信徒”何小鹏在11月19日的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上再次强调自己“倒戈”增程的决心,再加上此前已经对增程路线“松口”的阿维塔、小米、极氪、智己,已经有越来越多车企加入了“增程大军”。当下,纯电阵营只剩下了“形单影只”的特斯拉和蔚来。

在电池续航屡创新高的当下,“开历史倒车”的增程路线为什么反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车企?车企们推出的“新增程”相比此前的“老增程”有哪些不同?车企们在增程与纯电技术路线之间的摇摆,对行业来说,是进还是退?

纯电成了少数派

形势比人强,能让车企转变态度的最重要因素就是销量。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4年9月插电混动车型批发销量39.4万辆,同比增长102.2%,增程式车型批发销量11.4万辆,同比增长68.4%,均大幅领先纯电车型27.1%的增速。

10月,国内新能源零售销量同比增长56.7%至119.6万辆,其中纯电增长36.7%至67.3万辆,插混增长107.5%至40.5万辆,增程式增长55.2%至11.7万辆。

由此可见,插电混动车型和增程式车型在市场上的表现尤为抢眼,混动车型已成新能源市场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其销量增速均大幅超越了纯电动车型。

更直观的案例是,在当下稳居中国造车新势力市场前三的理想、问界和零跑,销量均主要来自增程动力车型。而近期的阿维塔汽车,得益于首款增程车型的热卖,10月销量同比增长了150%,环比增幅为122.05%,位居所有新能源汽车品牌增幅之最,历史首次达成月销量破万的新纪录,也让“增程神话”变得更加鲜活。

与之对应的是,没有增程版本也成了不少市场表现不及预期车型的挽尊理由,比如理想MEGA以及享界S9,有市场声音认为正是单一的动力系统使得部分对续航有更高要求的消费者望而却步,限制了这些车型的市场表现。

随着增程产品的持续热销,越来越多的“纯电阵营”车企开始松口。2024年开始,阿维塔、小鹏汽车、小米汽车、极氪汽车、智己汽车、广汽埃安等多家造车新势力都透露,将推出增程动力的车型。与此同时,上汽大众、现代汽车、福特汽车、Stellantis集团等多家跨国汽车巨头也先后表示正在开发增程动力车型。赛力斯副总裁康波在近期甚至做出预判,增程已不再是“过渡技术”,而是市场主动选择的“适用技术”,将与纯电、插混长期共存。

倒戈增程俨然成了车市的大势所趋,相比之下,纯电反而变为“少数派”,仅有特斯拉和蔚来两家车企依然坚守。

特斯拉是电动车里极少数在全世界被广泛认可的品牌,在中国电动车企集体回撤,配置油箱以攫取销量的时候,特斯拉“激进”走向了另一端,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寻求破局。

蔚来则是选择用换电解决“续航焦虑”,发展到当前的规模,已经“无法回头”,如果蔚来也像其他品牌一样在国内市场推出增程车型,意味着对其过往努力和投入的否定,品牌形象遭受的冲击会更重。

虽然纯电阵营中的车企越来越少,且给电动车加油箱的操作至今仍有许多争议,但客观地说,车企纷纷转向增程路线,加速了增程的技术进步。

相较于纯电动车,以往的增程式电动车的电池往往因频繁充放电而更快衰退。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增程式电动车正朝着配备更大电池、更小油箱的方向展现出明显的进化趋势。

以小鹏的鲲鹏增程系统为例,与传统的增程动力相比,鲲鹏增程系统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包括更高的纯电续航能力、更快的充电速度以及更低的噪声水平。据悉,该增程系统的电池纯电续航能力可达到430公里,综合续航能力更是高达1400公里,甚至赶上了许多入门纯电车型的续航,满油满电综合里程可达到1400km。

除此之外,在新的增程车型上,馈电时动力衰减明显、充电慢的“刻板印象”也在逐渐改善。

馈电时动力衰减明显是因为馈电时电池相比满电时放电倍数下跌,但新上市的阿维塔07所搭载的神行超级增程电池,在馈电时放电倍数仅下降15.5%,确保了动力性能的稳定性。同时,该电池具备3A充电倍率,电量从30%充至80%仅需15分钟,且续航里程可达240公里。未来还将推出更大容量的电池,超充速度将进一步提升。

新入局的车企们,通过技术进步,抑制了增程的缺点,显著提升了增程车型的使用体验,也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增程相对于纯电和燃油车的优势。

那是不是增程一定会热卖呢?答案可能并非如此。

卖得好不止靠增程

相对于跃跃欲试表示押注增程的后来者们,已经吃到红利的车企对这条路线的未来走势并不算乐观。

近日,零跑汽车高级副总裁曹力在访谈中表示,从将来更长远来看,纯电续航越来越高,充电设施越来越完善,大家对于续航里程的需求也会越来越理性,他觉得可能到时候增程比例还会进一步下降,但是不会立马消失。曹力强调,零跑判断增程与混动始终是一个过渡性的产品,现在下场做增程可能已经有些晚了。

此外,理想汽车第一产品线总裁汤靖也在近期指出,理想汽车的护城河是对于家庭用户的理解,而非单纯依赖增程技术。

以新势力销量排名前三的车企为例,比起增程,市场普遍将理想汽车的成功归功于精准的产品定位与对家庭用户需求的精准捕捉;问界虽然销量多得益于增程车型,但其赢得市场的关键在于智能交互、智能驾驶的领先体验。而近期崭露头角的零跑汽车,除了增程之外,高自研比例、精简的成本控制及极致性价比策略也是构筑独特竞争优势的关键。

至于近期热卖的阿维塔07,作为华为HI方案打造的亲民车型,增程版与纯电版之间仅万元的差价,却将华为HI方案的价格门槛大幅拉低了近五万元,也是其热销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增程并不是“万能灵药”,不是所有选择增程路线的车企都获得了成绩。哪吒L增程版从5月开始交付,一直到8月,哪吒汽车的单月交付量和2023年同期相比还在下滑,仍然处于产品转型的艰难时期。

由此可见,产品竞争的核心在于用户体验的优化,而非单一技术的采用。如果车企仅仅因为增程式技术的热度而盲目跟进,却没有在产品的整体定义和用户体验上进行相应的创新与提升,将是致命的。

汽车行业独立分析师林海亮告诉和讯商业,增程式技术本身并不算先进,油耗与燃油车差别不大,对于节油降耗低碳实际帮助有限。当然,如今新能源技术路线百花齐放,增程式技术作为过渡路线应该被鼓励,但增程式既要控制总量,也要去深入研究在提升效率的同时如何节能降碳,不能因为有理想汽车等品牌增程式车型的成功就一哄而上。

“‘一窝蜂’都去上马一个目标车型,很快就会将其发展之路堵死。以动力电池行业为例,前几年在‘缺芯少电’的情况下,由于门槛不高,于是,地方上马、企业扩产、新项目大量涌现,不过几年时间,动力电池行业产能迅速从不足发展到严重过剩,目前仍有扩建项目尚未完工。这期间,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这样的教训值得汲取。”

回过头来看增程,正如曹力所说,往往先行者会成功占领增程有限的市场,等到后来者再进入时就会逐渐饱和了。在如今瞬息万变、变幻莫测的汽车市场面前,把握用户需求和内在规律才是车企应该做的。

--THE END--

0 阅读:0

何训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