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社会氛围都强调成功的年代,害怕成功这个话题似乎显得格格不入。而《夏洛特烦恼》则是存在很明显的反对成功的氛围。
的确,就像影片一开始所讲述的那样,夏洛在现实中就是一个废物,甚至还很渣。
但,如果站在夏洛的个人角度以及更加细致理解他的处境的情况下去思考,就会懂得夏洛最终会有反成功倾向了:
1、成功可能被视为抛弃的同义词:
在学生期间,很多孩子都会有这种感觉:当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父母往往会花很多时间陪在自己身边,督促自己学习。有时,父母甚至会调整自己的工作,挤出时间来陪孩子学习。尽管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不少冲突,但父母毕竟陪着自己,就在自己身边。
并且,事情远不止如此。因为遭遇失败的孩子在各种谈话中都会被提及,包括父母之间、家庭成员之间、与亲朋好友及医生和老师之间。这会让孩子有种自己被关注的满足感。
而,这其中少不了一些让成年人回想过去甚至感觉引以为豪的童年记忆。
而,另外一个方面,人们确实倾向于不怎么担心好学生和取得成功的学生,而且,人们会觉得他们的成功如此正常,以至于常常忘记一如既往地称赞和表达对TA的自豪。此时,成功反倒变成了一件不足称奇的事情。
很多家长和老师,甚至同学之间的逻辑就是:因为你是个好学生,你拿回足够好的成绩以及表现足够优异就是应该的。当你拿不回足够好的成绩以及表现不足够好,那一定是你不够努力的原因。
就像那么美的校花就得嫁给比袁华还要好的男人,除非本身爱慕虚荣,否则怎么可能选择那么一个又老又丑的男人呢?
细品起来就会发现这个逻辑很让人无语。
可现实就像那个心理学图片一样:
一张黑纸有了一个白点,人们往往就会说那是一个白点,而忽视了更大面积的黑色区域;而一张白纸有了一个黑点,人们则会说那是一个黑点,而忽视了更大范围的白色。
可,现实中无论学业还是事业的成功就是远比失败困难得多得多,这个并不会因为人们的这种感知错觉而改变。但,人群往往就是跟着这种感知错觉跑。
2、在一定情况下,成功和背叛自己父母是同义词:
这种现象往往出现在父母不够优秀,而孩子却优秀得多得多的情况下。那种不被父母偏袒却很优秀的孩子则更是如此。
《欢乐颂》中樊胜美所遭遇的困境,表面上看是因为陷入了“扶弟魔咒”,实际上是因为她让自己陷入了一场“对自己父母还是对这个职场大环境”更效忠谁的暗战之中。
那个环境中,自己的孩子变得独立自主、不同以往,不再是自己的“映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逃离了自己的父母。也可以理解为“翅膀硬了”。而这严重影响了一些父母的自尊。
很多父母其实并没有足够强大的自尊能够承受孩子的成功,尤其是远离自己的成功。并且,那一刻,他们还会感到自己被孩子,甚至一个时代抛弃了。那时,孩子可以去寻找自己的道路,不再需要他们。这份孤独让他们感到不知所措。而,一系列的索取行为只不过是这种恐慌的展现罢了。
与此同时,孩子也会陷入一种类似于“背叛者无耻”的自我贬低,甚至怀疑中。
而,《夏洛特烦恼》里的展现则更加残酷。
3、有时候,失败更容易承受:
成功在一定情况下这往往意味着自主和独立,以及产生的孤独。而失败虽然是痛苦的,但在一定情况下就是维持与他人关系,尤其是情感依赖以及维系的捷径。在大人身上这也一样。因为自己是受害者,所以反倒有人照顾。
更不谈,取得成功以后,对当事人来说往往意味着要对自己和自己的成功负责,而且还得承担其影响,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并且还得承受别人的看法和愿望,甚至其他事情。
就像《夏洛特烦恼》里,那个凭借自己穿越以及有些音乐才能的夏洛一下子获得成功以后,确实如他所愿各种美好都集于他一身,看似幸福无比,实则越来越孤独和被动。并且,到了后来,他的成功成了一种义务,一种想要获得周围人继续支持所应该上交的必需品。
这种情况,产生一种想要重回那个失败者的角色,沉浸在那种省事而且回报丰厚的局面之中,则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而影片的后来,夏洛的梦境中的马冬梅的完美只不过是为此做铺垫罢了。
有时,失败就是远比成功吸引人得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