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影视剧《三十而已》里有个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王漫妮。
而这是一个令人讨厌大于喜爱的角色,而其中的喜爱更准确来说与这个角色反映了现实更有关系,而不是当事人表现出多么好的品质。至于令人感到讨厌也与反映现实有关,特别是那种哪怕有可能就是攀上梁正贤那么一个高枝的时候,男方给她买了车,她却付不起停车费那种尴尬情况下透露出的“精致穷”。
“精致穷”这个词虽然是最近这几年兴起的,但这种类似的表现早就出现了,就像我们中学课本上所学篇《项链》。
其中的女主就是想参加舞会,却发现没有合适的首饰,并且也不接受丈夫要她用鲜花代替首饰的提议。最终,她选择了去向另外一位有钱的夫人借首饰,更具体来说是一条项链,才算是解决了这个困境。而在舞会上,这条项链她获得了瞩目的满足,也给她后来人生的急转直下埋下了伏笔——她的项链遗失了。
为了避开可能出现的麻烦,她找到了并且买下类似的项链还给了那个夫人,当然价格非常昂贵。可,这种情况下,她选择了承担这么一个后果,也就是用她十年的青春采取各种省吃俭用的方式偿还债务。
而故事最终给了一个开放性又特别讽刺的结尾:那位夫人告诉她,那条项链是假的,根本就不值那个钱。
而《三十而已》后来,给了王漫妮一个体面而开放性的结尾:离开目前所有的一切,出国深造。
02
相比另外一个著名“精致穷”的女主,包法利夫人来说,前两个实在是太幸运了,毕竟包法利夫人最终是以债台高筑,服毒自杀,并且让自己女儿的未来大幅度缩水而结尾的。作者福楼拜在写这个结局的时候其实是非常痛苦的,哭得非常伤心,但他知道包法利夫人“不得不死”。
福楼拜对这个角色是极为在乎的,在乎直接说:“我就是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生活的年代,浪漫主义盛行,她这个层级的社会女性,信息极度闭塞,对于爱情最初的认知,来源于不切实际的爱情小说,却没有任何其他信息源提醒她,这样的爱情多半是一场华丽的骗局。福楼拜写这部小说的意义,就在于当时的千千万万个包法利夫人拉回现实生活中,告诉他们爱情和生活的真相。
有人说《堂吉诃德》是对骑士小说的一次清算,而《包法利夫人》就是对浪漫主义小说的清算,告诉读者,在幻想的浪漫爱情和破灭之后,应该怎么面对生活。
而从这个角度,我们也就好理解“精致穷”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哪怕不需要面对包法利夫人那么悲惨的结局,也依然需要面对时间一去不复返的残酷现实。
03
但,如果人最宝贵的是时间与精力,那将这么宝贵的资源赋予何处才是合适的呢?
这一下子似乎又将目光拉到了投资,也可以说是选择这么一个话题上了。
那怎样选择才是合适的呢?不后悔是个相对不错的回答。但,在另外一方面也就意味着需要面对成人需要承担责任以及学会保证自己合理合法权益的能力。而这对于一些人来说明显就是更麻烦的内容,因为这意味着需要面对一些冲突。而就我们的天然机制往往就是想要逃避冲突与精准的。
当然,无视冲突与竞争的存在也是不合适的,尤其是那么一个囚徒困境的局面存着的情况下,很少人能够做到不低头。而电影《驴得水》中则有了更为直接而残酷的展现。那种情况下牺牲张一曼那么一个明显有道德瑕疵的人的利益是对群体有非常大的好处的,尤其是主导者以周围人难以抗拒的方式操控局面的情况下,那就更如此了。
而就是因为这个问题实在是太令人窒息和困难了,所以本能性的选择逃避是非常自然点事情。当然,保留足够的危机感,以及弄清自己所处的局面,至少做到有足够警觉性和逃跑的能力还是可以在风和日丽的时候进行的。
而从这个视角上,如何走出精致穷困境的思考才算是有了一些令人信服的方向。就像《穷爸爸,富爸爸》那个系列里所提:财富就是:财富就是支持一个人生存多长时间的能力,或者说:如果今天工作停滞,我还能活多久。
而这么一个破局点,也是《杜拉拉升职记》后来,杜拉拉在面对职场乏味、竞争停滞、年龄变大等一系列困境压迫后的突破点——她有非常好的财务状况。也就是可以拒绝去做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情,特别是那种可能涉及恶劣竞争与压迫的情况下。而这是困于“精致穷”的人难以想象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