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参考文献:《中国脑卒中患者功能康复指南》《中国卒中患者康复治疗指南》《中华神经科杂志》2023年脑卒中康复研究专刊
李大爷今年68岁,退休前是某中学的老师。半年前,他突发脑梗,幸运的是,家人发现及时,送医抢救保住了性命。出院后,李大爷的右侧肢体功能有所恢复,但家人却发现他整个人变得陌生起来——原本温和有礼的他变得脾气暴躁,经常记不住刚刚发生的事,说话前言不搭后语,甚至认不出多年好友。

李大爷的儿子无奈地说:"我们都以为瘫痪是最可怕的后果,没想到父亲的性格和认知变化,才是我们最难接受的。"
很多人都知道脑梗会导致瘫痪,却不了解脑梗后认知功能障碍可能比肢体瘫痪更具挑战性。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250万,其中约70%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这些变化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更深刻改变了患者的人格特质和社交能力,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脑梗,全称脑梗死,是由于脑部血管阻塞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的坏死,属于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种。根据中国卒中协会最新数据,我国脑卒中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呈现年轻化倾向。脑梗对大脑造成的伤害不仅限于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同样会受到严重影响。
脑梗后认知障碍主要表现在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执行功能障碍、语言能力减退等方面。不同区域的脑梗会导致不同的认知障碍表现,额叶损伤会影响决策能力和情绪控制,颞叶损伤会影响记忆和语言功能,顶叶损伤则可能导致空间认知障碍。严重时可发展为血管性痴呆,患者甚至无法识别亲人,完全变成家人眼中"最熟悉的陌生人"。

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比肢体功能康复更具挑战性,原因在于大脑神经网络的复杂性和认知功能恢复的不确定性。肢体功能训练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和训练方案,而认知功能恢复则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损伤位置、严重程度、患者年龄和基础状态等。
医学上,我们将脑梗后认知障碍的康复分为三个阶段:急性期(发病后1-2周)、恢复期(发病后2周至6个月)和稳定期(发病后6个月以上)。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康复重点,但总体而言,越早干预效果越好。早期认知功能训练可以促进神经可塑性,帮助脑组织重建功能连接。

康复训练具体措施包括记忆力训练、注意力训练、执行功能训练、语言功能训练等。例如,记忆力训练可以通过回忆日常生活事件、学习新知识等方式进行;注意力训练可以通过阅读、计算、棋牌游戏等活动开展;语言功能训练则包括阅读、写作、复述等练习。
一项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的研究显示,经过系统认知功能训练的脑梗患者,认知功能恢复率比未接受训练的患者高出约35%。早期规范化的认知功能康复与药物治疗相结合,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药物治疗方面,目前主要包括改善脑血循环药物、神经保护剂和神经营养药物等。但需要强调的是,药物治疗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盲目用药。
除了专业康复和药物治疗,家庭支持系统也至关重要。家人应该理解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给予患者充分的耐心和支持。可以通过布置熟悉的环境、张贴提示标签、制定规律的生活计划等方式帮助患者适应日常生活。

另外,预防脑梗复发也是认知功能保护的关键。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危险因素,坚持服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能有效降低脑梗复发风险。研究表明,脑梗复发会进一步加重认知功能损害,因此预防复发至关重要。
我在临床中遇到一位67岁的退休教师,脑梗后出现明显认知障碍,家人最初主要关注她的肢体康复,忽视了认知功能训练。半年后,虽然她能基本行走,但无法独立生活,甚至认不出自己的学生。在启动系统性认知功能训练后,历时一年,她终于能够重新阅读简单书籍,与家人进行基本交流,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在脑梗预防方面,需要特别强调的是,45岁以上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脑血管健康检查。高危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患者应每半年检查一次。早期发现颈动脉斑块、脑动脉狭窄等病变,及时干预,可以大大降低脑梗风险。
生活方式调整也是预防脑梗的重要手段。保持健康饮食习惯,减少高盐高脂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这些看似简单的措施却能有效降低脑卒中风险。中国脑卒中学会数据显示,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约40%的脑卒中发生风险。

面对脑梗后认知功能障碍,我们应该采取积极而理性的态度。一方面积极康复,另一方面也要接受现实可能存在的局限。对于患者家属而言,照顾者的心理健康同样重要,适当寻求社会支持和专业心理辅导,能够帮助整个家庭更好地度过这段艰难时期。
脑梗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患者、家属和医疗团队的共同努力。认知功能的恢复可能不如肢体功能那样直观可见,但却同样重要,甚至更为关键。通过科学的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许多患者能够重新获得认知能力,回归社会。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章开头已标注文献来源。本文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寻求线下医师帮助。别忘了点赞转发给家人朋友,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