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清楚,关外满族人凭借八旗铁骑征服了大明江山。然而,在大清统治时期,却不断遭受西方侵略并被迫赔款,归根结底是在军事实力上落了下风。本期,我们就来探讨清政府统治区域内的两股外籍雇佣兵部队——英式的洋枪队与法式的常捷军,看看它们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变革。
虽说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但中国军队的火器化进程却颇为缓慢,甚至在清中期的军事政策变动下还出现了大幅倒退。鸦片战争的接连失败后,出于现实国防需求,清军开始提高部队火器化程度,并将购买和装备火器的权限下放。 这一举措虽提升了清军整体的武器现代化水平,但对战斗力的提升却相当有限。
绝大多数部队增购的都是落后的火绳枪与旧式燧发枪,炮兵单位也多由虎墩炮台枪及类似隼炮的轻型火炮组成,实力极为孱弱。 即便有少数清军装备了新型枪械和火炮,但其自身缺乏运用经验,指挥官对于欧洲经拿破仑战争及之后多次殖民战争发展出的战略战术与军队应用思想也一无所知。这使得清军中的绝大多数部队如同现今世界各地区的军阀武装一般,虽手握现代武器,却不完全掌握其应用方法及现代军队所需的战略战术。
最终,他们在对太平天国的战争以及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吃尽苦头。 但在大清王朝的至暗时刻,晚清三巨头左宗棠、李鸿章、曾国藩三人敏锐地察觉到了中国军队与西式军队的差距。为让自己的军队尽快掌握这些舶来的武器装备与技术,他们迅速组建了各自的西式雇佣兵部队。由于大量雇佣洋人并使用新的西式线膛枪,这些部队被当时国人统称为洋枪队。
其中,李鸿章成立的淮军系西式雇佣兵部队,创始人为美国冒险家华尔。这支军队于 1860 年成立,起初由滞留上海的欧美闲散人员组成,编制不过数十人,主要职责是在上海周边拦截进攻的太平军部队,并在松江一线打击前出的太平军。 其部队指挥混乱,战斗力偏低,唯一优势是使用英语,能更好地阅读并理解进口枪炮的使用说明。
但很快在英国人的介入下,这支军队开始向正规化转型,以英军的操典进行训练,采用与英国军队同一制式的编制与火炮,并获得英军长江舰队的装甲舰艇和火炮的支援与加强,部队战力得以迅速提升。 为充分利用这支军队的价值,淮军开始抽调人员进入该部,这些士兵也被称为华勇。洋枪队随后更名为中外混合军,最终更名为常胜军,兵力呈几何式增长,最多时达 5000 人。
由于采用新式操典,且配有米尼弹步枪甚至科尔特转轮手枪等新式武器,他们极善于中近距离散兵突击战术,通常在清军与太平军主力接战后,从侧翼杀出,猛攻太平军侧翼乃至穿插后方,使其阵脚混乱,以此帮助清军获取胜利。
当然,整体而言,常胜军名不副实,胜仗不多,对于操典的学习和应用能力也只是依葫芦画瓢。人员参差不齐的劣势使其经常在不利态势下崩溃,军绩奇差,不受清廷管束,不服从指挥,还经常劫掠民间,甚至有被俘后转而效力太平军的,军纪道德败坏程度令人发指。
此外,这支军队的效忠对象并非雇主,而是镇压太平军的英国驻华陆军司令戈登,本质上仍是英国政府参与中国大陆内部事务的一枚棋子。最终,该部在镇压太平天国后被迅速解散。整体来看,这支军队除了帮助淮军及其精锐士兵更快地掌握西式枪支与火炮武器外,对提升清军战斗力作用不大。
相较而言,常捷军的作用则大得多。这支军队的前身是由浙江巡抚左宗棠经由谈判后,委托法国驻宁波舰队司令勒伯勒东及宁波海关税务司日意格在宁波组建的中法联合军。其经费由宁波善后局提供,基础战力全部由宁波当地精心招募的近千名中国士兵组成,领导及士官来自参与过第二次鸦片战争与第二次克里米亚战争的法国海军陆战队,完全参照法国海军陆战队配置武器装备并进行训练。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训练强度高,许多士兵无法达到法方所需标准,而清廷又急于让这支部队尽快形成战斗力,勒伯勒东便从菲律宾招募了少量老练佣兵,充当重要的侦察与通讯人员。1862 年秋冬季节投入战斗时,该部已有 100 多名法国和菲律宾士兵以及 1500 名左右的中国士兵。 这支军队与法军一样,既善于利用地形,又以炮兵和步枪的射击精准见长。在面对太平军的战斗中,该部总能灵活且游刃有余地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并取得胜利。
正因为此,中法联合军很快更名为常捷军。左宗棠看准时机,为法国军官配备中国副官,并请求法国指挥官对中国军官实施讲武,顺势准许法军将常捷军扩编至 3000 多人。这支军队中开始出现乘舰制的炮兵与类似于龙骑兵的侦察骑兵单位,并配置了武装舢板,用以提升沿河作战效率。 扩编后的常捷军开始执行更为艰巨的作战任务,但新加入的部队还未完成成体系的训练,各单位间的配合也开始出现松动。
由于老练侦察人员比例下降,在作战中侦察不足,进而导致整队雇佣兵险象环生的情况时有发生。比较典型的战斗发生在 1862 年 12 月底的绍兴。 在勒伯勒东的指挥下,常捷军使用武装舢板跨过曹娥江,袭击了数处太平军沿江沿路部署的据点,并于 1 月中旬攻至绍兴城下,对长安门发起进攻。但由于长期交火,该部人马疲惫,装备和弹药补给状态极为糟糕。在进攻城门的战斗中,常捷军在炮兵掩护下发起散兵冲击,一度突破并夺取了城墙与倒塌的城楼。
但随后便在进攻中失去统一指挥,陷入与敌绝对优势兵力的不利混战。为拯救战局,勒伯勒东亲自指挥炮兵轰击太平军,但随着他身侧野战炮的炸膛,勒伯勒东被当场炸死。失去了炮兵和指挥官的常捷军工程单位阵脚大乱而崩溃,伤亡数百。但常捷军本阵还是勉强维持了秩序,勉强击退了试图从城头上冲下的太平军。
在两天后撤回了曹娥江防线。 在经历了欧洲的几次大战后,法军对刺刀训练相当重视,但即便如此,在面对数量占优且受过专业训练的冷兵器士兵时,也依旧难免处于下风。从这一战中不难看出,常捷军尽管战力强悍,甚至可以进行步炮支援协同,但其堪用兵力太少,在大规模交锋时,更是缺乏可以投入战局扭转态势的预备队。
当然,这些缺点并非常捷军独有,时至今日,大部分主打小规模作战的单位也存在类似问题。 此后,常捷军迅速替换指挥官,补充兵力,又参加了之后的绍兴、富阳、杭州、湖州的战斗。在这些战斗中,这支军队尽管先后损失了数位指挥官,但还是充分吸取了之前的经验教训,再未出现过过度前出而陷入围攻以及发生大规模白刃战的情况。而左宗棠的其他部队也一直在观摩着这支部队的战术战法,并将之吸收到自己的作战体系中来。
尽管常捷军同样是外部势力干涉中国的工具,但它的存在方式明显更接近于罗曼诺夫王朝于 17 世纪组建的用于引进新式战术和培训本国指战员的日耳曼步兵团。当时的俄国先后组建了 4 个以外籍雇佣兵士官和军官为基础的大团,而后逐步轮换出其中的俄国军人,并通过他们组建新的特选步兵团,以此掌握新的武器装备、训练方法与战术。
1864 年,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常捷军解散。这支军队中的中国官兵被重新分配到左宗棠各部担任教官,用以强化其战斗力。有趣的是,常捷军中近半的法国顾问也选择留在中国,有的加入了海关与祭司部门,有的继续留在左宗棠治下,为其所部水陆军队提供训练指导。其中一部分很可能在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作战中发挥了一定作用,此后更是辅佐左宗棠开始了楚军新军化改革。而正是他们参与培训出来的这支军队,最终敲响了大清王朝的丧钟。
在这些留法人员中,还有一位特例中的特例,那就是勒伯勒东的副手、常捷军帮统日意格。这位极负责任的技术军官给左宗棠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左宗棠对他的重视与重用也最终赢得了这位法国上尉的忠诚与好感。 为完成左宗棠引进造船与先进军事技术的任务,这位小小的法国尉官甚至敢于越级上书,花费大量资源获得觐见拿破仑三世皇帝的机会。在他的全力帮助下,福州船政局成功成立,日意格也如愿以偿地担任了船政局的正监督。
就历史价值意义而言,船政局对于中国的意义要远胜于本文中所提到的任何一支军队与个人。在之后的上百年时间里,日意格创建的机构一直在发挥着作用。船政局下属的马尾船厂自主设计建造了全东亚第一艘巡洋舰、第一艘铁甲舰以及中国的第一架水上飞机。其下属的新式水师学堂所培养出的军事、政治与科技人才,更是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