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奇,用DCF思路计算体制内岗位总收入

白风聊财经 2024-03-05 11:12:13

最近看到有网友试图用DCF的思路去计算体制内岗位的职业生涯总收入,太会玩了!

我也凑个热闹,搞了张图:

数据分为三个阶段:

✔️2002-2022年,数据均来自统计局披露的「国有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计算得出,工资年均增速9%左右。

✔️2023-2042年,按照年均增速7%估算得出。

✔️2043-2062年,根据02年到42年的数据,用有知有行的养老金计算器(尚在内测阶段)计算出了2043退休首年的退休金,然后按照年均增速2.8%估算得出。

数据不重要,就像用DCF模型去给企业估值一样,公式很简洁,但假设和变量众多,细微的变动就会带来巨大的估值变化,最后错误的数据进去,错误的结果出来,结果总是让人难以信服...

本文的重点也并非数据,而是想和大家讨论现实中一些叙事的变化和我个人的感慨。

和我国体制内岗位很像的一个物种是日本很有名的「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这种制度本质上都是一种事后补偿——

打工人职场生涯的前期,其人力资本的优势大,但并未享受到充分定价,相当于被薅了羊毛。

等到了生涯后期,人力资本优势不再,收入却越来越高,反薅了回去。

打工人和雇佣者,彼此互许了「稳定的预期」。

这里的「预期」包含很多内容:

稳定的雇佣关系,稳定的同事关系,足够长的职场生涯,相对低的生活通胀,门当户对的家庭并表概率...

而体制内岗位香不香,本质上是一种「比价关系」。

它有点像这几年大家买的储蓄险,重点不是你当前锁定的利率有多高,而是未来的利率变化...

类似的,外部的氛围、收入增长预期、各种产业发展机会决定了大家如何看待这类岗位。

过去20年,外部产业机会不断,更重要的是,时代大船的前进速度领先于大部分个体的成长速度,总有各种机会。

有太多吸引人的叙事——外企、外贸、互联网、地产、大厂、教育、网红...

大家热衷于寻找并涌入高斜率,这很正常。

每个年轻人都天然认为自己是成长股,斜率意味着幸福,不确定性意味着可能性,以及,自由。

但高斜率往往以短久期为代价。

体制内岗位在这个过程中一度被鄙视(是的,它也有过被大家瞧不上的阶段),但其实它也弥补了很多,比如从福利分房,到便宜买集资房,到便宜租房...

当这种内外比价的价差收窄时,走下坡路的那个人往往最是落寞。

就像过年期间,当大城市白领面对县城中产,当抱团股面对19~21年最被瞧不上的红利风格,难免有落差。

年轻时像成长股一样追求斜率,人到中年才明白:

价值股的低波才是幸福,不后退已经难能可贵,稳住估值就是最好的安排。

当然,如果你问一个60后什么是「时代」时,他会愣一下,刹那间脑子里闪过很多叙事和浪潮,最后意味深长地感慨:

拉长看我们都是周期股,随着时代起起落落罢了。

我的另一个感慨是:

当下大家对体制内叙事的追捧,是否也不过是又一次线性外推?

接触投资理财这么些年,深感三种神秘力量最难琢磨:

①5年以上的超长期时间,②时代和市场变化的非线性,③简单原则坚持重复的复利——三者恰好又是长期投资的关键变量。

偏偏我们的大脑总是喜欢把眼下当做永恒,认为事物变化总是保持某个恒定的稳态。

历史不断证明:万千个线性外推汇总到一起时,不过是又一场拥挤交易罢了。

0 阅读:0

白风聊财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