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上海知青刘建江为了娶大5岁丧夫女子,不惜和家人闹翻,导致5年后不能返城,惹得大家嘲笑,谁知,30年后,他却活的让人羡慕。
No.01
刘建江是上海人,小学毕业就辍学了,后来还干过几年装卸工。1969年,全国掀起知青下乡潮,刘建江顶着知青的名义和15个同乡来到东北宝兴插队。生产队派了一个叫吕月梅的女子为他们做饭,吕月梅结婚一年丈夫因意外去世,她没有孩子,就回了娘家。25岁的吕月梅性格开朗直率,很能干,知青们亲切喊她“月梅姐”。刘建江为人爽快大方,常常帮她做饭,吕月梅也很照顾这个小老弟,厨房做了好吃的,会给他留点,还会把他的脏衣服顺手洗了。这一年临近春节,刘建江和女知青李桂香留下值班,其他知青回家探亲。可李桂香胆子小,她恳求吕月梅作伴,于是,一到天黑,吕月梅就来和李桂香作伴。谁料,不久后村里却传出闲话,说吕月梅常去找刘建江,两人睡到了一起。李桂梅听后又气愤又愧疚,觉得对不住月梅,吕月梅说:“村里人就爱说闲话,我不在乎,可就是对建江名声不好。”
No.02
然而,刘建江知道后却说:“你一个女的不怕我怕啥?身正不怕影斜!”慢慢地流言蜚语不攻自破。这年夏季的一天,队里派知青们去玉米地拔草,高高的玉米地里密不透风,又闷又热。刘建江因晚上拉肚子,干了一会儿就支持不住,眼前一黑昏了过去。大家七手八脚把他抬到了开阔地,可扎着手不知道办,这时,吕月梅跑了过来。她二话不说,让人把刘建江扶到背上,背起来向村里跑去。三里路远的路程她一口气跑到,找到了精通中医的孙大爷家。孙大爷检查后:“身体虚弱加上中暑,要养几天才能干活”,随后扎了针灸,又让月梅用温水为他擦身。刘建江醒来头一眼就看到吕月梅关切的眼神,他非常感动。
回到知青点,吕月梅为他熬药做饭,还拿来攒下的20个鸡蛋给他补身子,这让刘建江更加感动。
No.03
探亲回来时,他特地为月梅带了家乡特产,还送给她一条漂亮围巾。知青们纷纷起哄:“这么漂亮的围巾,你是送给女朋友啊?”刘建江忙说:“不是,是送给月梅姐的,感谢她上次救我!”知青们:“好小子,我们也救你了,送我们什么?”刘建江忙拿出糖分给大家。知青们边吃边嚷嚷:“你别想堵我们的嘴,这么漂亮的围巾是彩礼吧?”刘建江说:“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你们别胡说!”一知青说:“哈哈,既然报恩,那你赶紧以身相许,娶了月梅姐吧!”
另一知青:“女大三抱金砖,月梅姐大你五岁,抱的金砖更大!”众人哄然大笑。刘建江急了:“你们笑什么,娶就娶!只要月梅姐愿意我没意见,你们去说吧!”大家笑的更厉害了。
谁料,他们的对话被队长听到了,队长找到月梅:“月梅,你年龄也不小了,还是找个人过日子吧!”
No.04
吕月梅:“我这样的,谁要啊?”队长说:你看建江这小伙子怎么样?”吕月梅:“我比他大5岁,再说,人家是知青,早晚要走的,他怎么会愿意呢?”队长说:“要不这样,我去问问”,队长找到刘建江,向他挑明了。刘建江说:“只要月梅没意见,我愿意!”队长毕竟年长,他说:“建江,婚姻大事,你要问问父母的意见”。刘建江写信向父母说了,却遭到了父母强烈反对:“你说啥?你早晚要回城的,你娶了农村媳妇还怎么回城?再说女方结过婚,还比你大五岁,你小子吃错药了吧!你要是答应,一辈子就别进门!”刘建江说不通父母,一气之下就自作主张娶了月梅,婚后,两人感情很好。一年后,有了一个大胖小子,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可把单身知青羡慕坏了。然而,到了1979年,知青开始回城,可刘建江结了婚只能留下,失去了返城机会。知青们有的嘲笑,有的为他惋惜,可生性豁达的刘建江却不在乎,他心想只要动脑肯干,在哪里都一样。后来,他被招进工厂上班,月梅在家里办起了养殖场,两个人齐心协力,很快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富户。后来又有了一个女儿,儿子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参加了工作,女儿也是大学毕业。两人年龄大了以后,回到上海养老,过着平静幸福的生活。两人情真意切,遵从内心召唤,在艰苦的环境中互相成就,这真是:“夫妻同心黄土变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