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我的前半生》里,职场上呼风唤雨的唐晶和男友贺涵心有灵犀。
正当大家羡慕她职场情场双得意的时候,她遭遇了情场上的滑铁卢。
唐晶情场失意,原因是多方面的。
她不肯为了走入家庭牺牲自己,应该是个主导因素。
虽说现代社会男女平等,但红花还需绿叶配。
在家庭关系中,总有一个为主一个为辅。
在孩子小的时候,更需要妈妈的陪伴和付出。
无论男方还是女方,如何平衡家庭和事业的关系,似乎是亘古难题。
娶妻娶贤,是多少男子的梦想。
尤其在古代,帝皇如果能有个贤内助,那真是天下万民的福气。
明太祖朱元璋就娶到了德才兼备的马皇后。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1e0b08d8b08819262b1430a5dc5f6811.jpg)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他和马皇后成亲是因为媒妁之言、父母之命。
那时候的婚姻,真有点像蒙着盖头撞大运。
元朝末年,黄河泛滥、淮河两岸灾疫严重,朝廷高官们政见不一。
治理还是不治理,都是个难题。
不管治不治,首先要救济流离失所的百姓。
朝廷赈灾银两下放,层层盘剥后,救济金到达百姓手中寥寥无几。
如果元朝的官员们知道这样做的后果有多严重,他们肯定情愿饿肚子,也会把救济金发下去。
毕竟,元朝是蒙古游牧民族进入到中原建立的王朝。
一旦失去统治,他们将回到北方的寒苦之地放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d44a09ca5b6c2d9320a9add7787dc66b.jpg)
在这次饥荒中,农民出身的朱重八失去了父母、大哥,那会他还不满十七岁。
这是朱重八当皇帝后特别痛恨贪官污吏的重要原因之一。
故事线索大家基本清楚。
朱重八皇觉寺出家,在这段时间里,朱重八寺内干重活,遭受大和尚折磨;寺外讨饭,见识人间百态。
朱重八后来改名为朱元璋。
他是元朝的掘墓人,取的名字却是元朝的宝贝的意思,不免有点滑稽。
在汤和的推荐下,朱元璋参加起义军,投靠了江淮红巾军领袖之一的郭子兴。
由于他的出色表现,郭子兴把自己的义女马氏姑娘嫁给他为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a335e9159588f65a1a3fb1d66eb5e5d2.jpg)
历史人物的性格发展,离不开他的出身背景、经历。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开创历史上最为严厉的清廉之治。
面对饿殍遍野的大地,他意识到恢复生产的重要性,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生产的措施。
大力推行科举,录取人数比前朝大增。
再说朱元璋在郭子兴治下,立下汗马功劳,却从不居功。
而郭子兴多疑,遭到与他一同起义的几位首领的排挤。
慢慢地,他遇到事情找朱元璋商量,没有事的时候就冷落朱元璋。
朱元璋很快就察觉到郭子兴的这份戒心,他曾经多次因为被郭子兴怀疑而遭受到牢狱之灾。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bd3d7598bd86fd73a3e45efed230e552.jpg)
可他没有对郭子兴抱有怨恨之心,反而一再退让以表示自己对郭子兴的忠诚。
马姑娘身为郭子兴义女,她与朱元璋结为夫妻后,深知夫妻同心,其利断金。
她一心帮助丈夫谋划大业,却也没有暗地使阴招谋害义父。
在义父和丈夫的暗藏杀机的争斗中,马氏姑娘从中斡旋,协助朱元璋站稳脚跟。
可以说,朱元璋最终取代郭子兴成为义军首领,马皇后功不可没。
马姑娘不愧有国母之德,朱元璋能取天下真是时也命也。
不是随便指配一个姑娘,都能成为他的贤内助。
漫长岁月中,马姑娘是怎么帮助丈夫的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22cfc74dd21c177d73410e25363521d9.jpg)
朱元璋的帝皇之路甚为艰难。
他耿耿忠心对待义父,帮助义父对付另几个首领。
直到义父死后,他才真正掌握军中大权。
随后他开启剿灭陈友谅、张士诚之路,踢开了红巾军的领袖韩林儿,最终与元大军决战,把元顺帝赶回蒙古。
称帝后,朱元璋为天下安定以及子孙后代着想,他开创前朝没有的先例,大倡清廉执政,废除了宰相职位。
明朝初年,宰相的俸禄每年不过数千石,一个县令的年俸禄不过九十石粮食。
那时候的县令的职责不像现在这样,他们一身多职,这九十石粮食不仅是县令一家的口粮,还包括他请的下属官吏的俸禄。
当官多辛苦!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e82ee65d3688be5771c78ea643f28d83.jpg)
有这样的皇帝监督,明朝的官吏是不好当的。
在朱元璋治下,发生过几起大案。
胡惟庸案、蓝玉案、空印案、郭桓案等等,几个案件下来,原来跟随他的将帅几乎伤亡殆尽。
这四大案件中,前两个是政治案,后两个是经济案。
政治案中,有的是官员谋反,也有的是官员畏于皇帝起疑而反,有的却是皇帝本身正好想撤掉官员的职位,不让朝廷有权臣存在,为自己的子孙治理朝廷开路。
每个案子都连坐杀掉上万人。
朱元璋借着胡惟庸的案子,大肆杀戮功臣名将。
当时朝廷官员人心惶惶,他们在家中摆放棺材。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4219d41525efa8c2b67089ad28542953.jpg)
每次上朝前家人哭着相送,上朝回来方定下心,敢情又活了一天。
等到胡惟庸一死,朱元璋取消了宰相的位置。
他认为朱家王朝会千秋万代。
胡惟庸、蓝玉一案,连连绵绵十几年。
在这些个案子中,朱元璋差点杀掉外甥李文忠。
朱元璋二姐早早亡故。
她去世后,儿子李文忠跟随父亲辗转流浪,终于找到舅舅。
朱元璋见到十二岁的外甥,非常心疼。
于是把他收为养子,曾经一度让他改名为朱文忠。
在舅舅的培养下,李文忠能文善战,为打下大明江山立下汗马功劳。
他不赞成舅舅的滥杀。
于是,出言上谏。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1f13b19d796f409a31882d44a4bc8d8b.jpg)
朱元璋一看:你小子来凑什么热闹,一齐拉出去砍掉。
李文忠按照圣贤书那套来做臣子,可他不明白皇帝的心思。
朱元璋不想开先例赦免罪人,李文忠就这样撞到舅舅的枪口上。
消息传到马皇后耳里。
听闻要杀李文忠,她念头一转,叫来宫女们为她换上破衣烂衫,然后去见朱元璋。
朱元璋向来尊重马皇后,看见皇后的模样,大吃一惊:皇后为何这般,莫非宫女不肯给你穿衣服?
马皇后说,以前她就是穿这样衣服的,那时候一家人和和美美。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e25276ef47431491a9c7ae51f3da7d08.jpg)
没想到现在富贵了,可以天天穿新衣服,可是家里的亲人却要被杀掉,那还不如回到以前贫穷的时候。
朱元璋掉下眼泪,放过了李文忠。
每个人的心里留有一块柔软的地方。
马皇后触及朱元璋的底线,这会的朱元璋,可能有三分念着舅甥之情,更多的应是感念马皇后的旧情。
除了解救李文忠,马皇后还做过些什么名留青史的事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f67407b1dd4adc41475be0b6428f620d.jpg)
野史中把马皇后称作马大脚。
马姑娘在乱军中长大。
她没有裹脚,这反而成就了她。
试想小脚姑娘怎么跟随丈夫南征北战?
如果以为没有裹脚的马姑娘是个粗人,就大错特错了。
她跟随义父辗转四方,在军中熟读经书。
后来当了皇后,她还经常翻出《女训》《孝经》等书籍来看。
不但看,她还认真做笔记,要求宫中的后妃时常翻阅。
这些事例充分证明,即使贵为皇后的马姑娘,也是时常注意学习的。
她秉持了与夫婿一同成长的理念,在夫婿地位不断上升的同时,她一直修身,提升自己。
明太祖年间,没有听说后宫有什么祸乱。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a58b4289f796abd90e8c939dcf24ad82.jpg)
终其一生,马皇后是治家有方的。
朱元璋投军后,他的势力逐渐扩大。
见此情形,郭子兴越来越不喜欢,有几次找个理由把朱元璋下了大狱。
为了丈夫的安危和前途,马皇后开始夫人“外交”。
她对郭子兴的妻子礼待有加,每逢得到什么礼品,她就拿去献给郭子兴的妻子,与她交好,想法打消义父对丈夫的疑心。
马皇后不光有谋,而且有勇。
据《明史》记载,陈友谅围攻南京城时,马皇后亲自到城外犒劳三军。
她不但拿出所有的钱财,还把自己的金银首饰都拿出来抚恤伤兵。
朱元璋常常说,皇后堪比唐朝时的长孙皇后。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784b15fef466f4c449cec46ac81b9a40.jpg)
长孙皇后出身士族名门,以美貌贤德、熟读史书著称。
大脚马皇后能得到这样的称赞,肯定是有过人之处的。
最值得记录的是,当年郭子兴怀疑朱元璋时——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头,首领怀疑的人,下人们不会供应充足粮食,于是朱元璋常常吃不饱饭。
这时,就用到了马姑娘义女的身份,她身藏刚出炉的烙饼去找朱元璋——为了丈夫能吃饱肚子,她的胸膛都常被烫伤。
烙饼烫,马姑娘的心更烫。
马皇后对朱元璋的情谊,不仅表现在关怀丈夫的安危,救护子侄辈上。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ece80c84c047a2f5fa2830317aa6e0ae.jpg)
她知道想要协助丈夫当好皇帝,自己就要做个称职的国母。
史料说,马皇后常常会问天下百姓是不是平安,如果百姓不安宁的话,那么她不能心安理得地享受丰衣足食。
这话惹得朱元璋不高兴,他说这是皇帝的事,不需要马皇后多操心。
马皇后回应,百姓是子民,当国母就要有个母亲的样子。
她常常奉劝丈夫要慈悲为怀,不要乱开杀戒。
每逢丈夫前殿议事暴怒,回到后宫她都会伺机劝谏。
在朱元璋的淫威下,除了养子李文忠,她还救过很多无辜臣民。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4ee1fe5927af543817e4bf9fc9ed43f4.jpg)
比如宋濂、沈万三等。
不过,马皇后不是滥好人。
朱元璋大哥的儿子朱文正,也是她的养子,文正犯法后被关进监狱直到老死,马皇后没有出面劝阻。
该救的救,该关的关,说明贤内助要明辨是非。
马皇后对待朱元璋如此深情厚谊,一心为国事考虑,朱元璋又是怎么回报她的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f04b6d7c39cfb88a87254c73f1928d75.jpg)
汉朝流传下来一个故事,汉宣帝刘询因为爷爷刘据的原因,一度在宫外当贫民,还与民女许氏结为夫妻。
后来,权臣霍光立刘询当皇帝。
他还想把自己的女儿立为皇后。
汉宣帝在立后之前,看着眼前的名单,迟迟不肯拍板。
他讲了个故事,声称他有把故剑,丢失后甚是想念。
于是其他臣下心领神会,把他民间的原配妻子许氏立为皇后。
从此,故剑情深,就成为结发夫妻情谊浓厚的代名词。
马皇后病重,朱元璋要为她请良医。
皇后觉得这次过不了这关,于是坚持不肯就医。
朱元璋问她为什么要这么做,皇后说,生死由天。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cf994ee5bbe49dbdbb5e2fc02ed0a8f1.jpg)
如果御医治不好我,那么皇帝就会治御医的罪,我不希望皇帝为了我造孽——真是千古一后。
当马皇后穿着旧衣服来劝杀李文忠时,朱元璋确实表现出故剑情深的情谊。
他不仅经常听皇后劝说,为宽慰马皇后思念父母之心,还赐封了皇后早早去世的父母。
由于马皇后执掌后宫多年,朱元璋才得以执政期间没有后顾之忧。
他兴办教育,选拔官员,大肆屠戮贪官污吏,每天亲自批阅奏章无数。
虽然历史的车轮没有按照他的意愿发展,在他死后不久,他的儿子就夺掉他的孙子的皇位,可大明江山终究传承了两百多年。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569c2cd796d94aefbe8c83ce7e64b1e1.jpg)
马皇后和朱元璋夫妻多年,马皇后没有因为朱元璋地位的升高,从此就低看自己。
她始终把自己放在朱元璋原配夫妻、一国之母的位置,而朱元璋贵为皇帝,也对马皇后敬爱有加。
朱元璋与马氏几十年夫妻,屈指数数历代帝后,没有几个像他俩这样互敬互爱到老的。
马皇后去世后,朱元璋没有再立皇后。
反观现代社会,有的夫妻一起白手起家,到家产丰厚时反而分道扬镳,甚至有的对簿公堂,除了一些无可救药的人以外,多数是因为没有领悟到夫妻间相处的真谛。
只有互敬互爱,才能大胆走进婚姻殿堂,才能家和万事兴。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ddbadae71378d7eb36456f0e30befb23.jpg)
男女结婚时要意识到,身上多了家庭的责任,需要有人牺牲一些个人时间。
由于生理条件的不同,往往决定女性牺牲得多些。
弱势方不要认为,应该伺候另一方或是另一方的家庭。
要意识到为家庭付出的前提条件是什么,适当让另一方分摊家务,要让对方明白正是有自己的存在,他(她)才能在外拼搏。
要能与对方共同成长。
强势方应充分了解对方付出的牺牲,懂得感恩,不能认为自己为家里挣得多就有要另一方伺候的想法。
接受过现代教育的我们,岂能不如明太祖和马皇后?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efcc4f06b67f216bb20e9c17fba264b3.jpg)
1、《明史》 张廷玉 著
本纪一
列传一
2、《明朝那些事儿》 当年明月 著
洪武大帝前言—洪武大帝第三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