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简史

吵闹实验课程 2024-04-11 07:48:38

回顾一下法国大革命。

这场影响全人类的革命,开始于国内的财政危机,说白了,就是宫廷的生活太过奢靡,现在没钱了。

国库赤字,当然得想办法找钱,但是老百姓已经被压榨得只剩一口气,早已经不堪重负了,于是,只能咬咬牙,向贵族要钱吧,怎么要呢,就开次“三级会议”吧(社会的三个等级一起开会),这次会议的时间,是1789年5月份。

结果,宫廷把事情想简单了,他们只想解决财政危机,但没想到,新兴资产阶级崛起了,他们身处第三等级,当然想要更多的政治权利,甚至是建立起新的政治制度,这远远超出了宫廷的预期。

宫廷于是玩起了太极,希望借三级会议扭转颓势,维持现有的稳定,但各阶层显然都不买账,越来越多的力量希望借机进行一次重新洗牌。

第三等级力量非常活跃,他们在获得代表人民的认可之后,突然宣布脱离三级会议,成立国民议会(这一步真是高招,既然认定我可以代表人民,我就要真的代表人民)。

矛盾逐步激化,导致革命爆发,民众发动起义,标志性事件就是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第一阶段达到高潮,王权与特权阶级失势,新宪法准备就位。

然而,就像历史无数次重演的一样,当大革命取得阶段性胜利,革命者内部就会分裂,国民议会中的左右两大势力为了争夺权力,开始不择手段,整个局面逐步走向失控。

与此同时,新宪法虽然缓解了财政危机,但很显然,会过度损害特权阶级的利益,他们必然会反扑——国王逃往外省,传统贵族流亡海外,在欧洲诸国的支持下,集结起了反法联盟。此消彼长,力量的博弈再一次发生了变化。

国民议会转变为立法议会,这个议会身陷重重矛盾,根基非常不稳。

在立法议会上,吉伦特党(左翼)和立宪派(右翼,也称福扬派)继续争执不休——吉伦特党认为斗争仍未结束,而立宪派则支持平稳过渡。宫廷借机想坐收渔利,相对温和的立宪派逐渐占据上风。这惹恼了激进的吉伦特党。

最终吉伦特党再一次发动群众起义,他们联合了更加极端的雅各宾派,最终成功上台,同时国王被废黜,立宪派被彻底清洗。

内乱纷纷,自然给国外的反法联军带来机会,流亡贵族步步紧逼,妄图恢复自己的势力。幸好革命军在关键战役中获胜,赶走了联军,稳住了局面。

这就是法国大革命的第二阶段,虽然看似恢复了秩序,但内忧外患之下,更大的动荡根本就不可避免。

内部,废黜国王,宣布共和,吉伦特党建立起新的国民公会,试图恢复温和政治。

但是,雅各宾派已经被更加极端民主的山岳党人掌握,他们与吉伦特党人展开争斗,山岳党人主张对旧势力展开屠杀,并宣称这是人民的意志,高潮便是把国王路易十六送上了断头台(也把法国推向了欧洲所有君主国的对立面)。

感性战胜了理性,暴力成为了主流。

山岳党人借势上台专政,对吉伦特派展开清洗,罗伯斯庇尔成为领袖,声望达到顶峰,他采取高压政策,实施恐怖暴政,巴黎几乎成为一座刑场。

这样的局面势必难以持久,很快,罗伯斯庇尔众叛亲离,被各党派联手发动“热月政变”而绞杀。

虽然天平略微回归常态,但整个社会依然极其不稳定,各方势力继续争执不下,这种情况下,军人势力开始抬头,国民公会因此解散,新的立法机构产生,也就是督政府。

督政府采取“秋千政策”,摇摆不定,于是,代表军人势力的拿破仑趁虚而入,发动雾月政变,建立起执政府。

拿破仑高度独裁,恢复了僧侣阶级和军人规则制度,重建了法国秩序,同时,他在欧洲大陆不断取得军事胜利,声名大振,并最终建立起法兰西第一帝国,自任皇帝。并以法兰西皇帝的身份,对抗整个欧洲君主国组成的反法联盟。

然而,拿破仑却最终遭遇滑铁卢,在登基十年后黯然退位,法国25年的大革命动荡就此结束。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