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运新通道提上日程后,荆汉运河到底还建不建?其实争议很大

浩航浏览趣事 2025-01-17 11:39:15

关于荆汉运河,其实早在2015年,在鄂的专家团队便提出建设荆汉运河工程,至今已谋划近十年之久,但却迟迟未正式纳入国家规划。2024年12月5日,《湖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复,但是只提了要提升长江黄金水道运输效能,推进三峡水运新通道建设,没有关于荆汉运河的表述。

这说明,围绕荆汉运河到底还建不建的争议还是很大,如何平衡各方利益、解决关系到生态保护、水资源利用等潜在风险和隐患还需要很长时间去酝酿和论证。

荆汉运河提出的相关背景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

荆汉运河的提出,其实主要是为了解决现有长江航运荆江段“中梗阻”的问题。

目前,长江三峡枢纽以上和武汉以下均达到10000吨级航道,而受河势演变等因素影响,武汉至宜昌段仅能满足5000吨级船舶常年通航,枯水期甚至只能满足3000吨级。可以说,长江航运明显短板就在于此。

另外,最近三峡水运新通道连续被提上日程,很有可能不久就会启动实施,如果通道建好后,长江航运必将迎来井喷式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尽快提升通道下游荆江段的通航能力,将难以最大限度发挥三峡水运新通道的作用。

三峡船闸

刚才就讲到,从武汉到荆州最浅的地方只有3米~3.7米,这一深度会限制不少大船。武汉往下游到安徽安庆段的长江达到6米的航道,可通航5000至10000吨级船舶。这意味着,武汉以下可以走万吨级,宜昌往上走可以走万吨级,但荆州这一段只能走3000至5000吨级的船舶。

长江航道

按照湖北省的最初构想,只要结合现有荆江段走向,对现有荆江段进行部分“截弯取直”,再重新建设一条能通航万吨的运河,就能彻底解决当前荆江河段中梗阻的问题,实现万吨巨轮通江大海和湖北由水运大省到航运强省的转变。

荆汉运河的谋划和初步设想

其实,湖北省推进荆汉运河工程的决心和力度一直很大。特别是去年全国两会上,湖北团代表联名提交了5件重点建议,其中一件就是加快推进荆汉运河工程前期工作。

去年8月,湖北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加强向国家部委的汇报衔接和兄弟省市的沟通对接,加快谋划实施荆汉运河项目,积极推动项目纳入国家相关规划。

荆汉运河初步设想

根据湖北省推进荆汉运河工程规划前期工作方案显示,荆汉运河工程计划起于荆州松滋市的松滋口,止于武汉市东荆河口,利用原有河道和新挖部分河道,建成一条230公里长、8米深、90米宽的人工河,能够行驶1万吨的船舶。拟新建236公里运河,估算总投资784亿元。

据相关测算,荆汉运河工程建成后,预计比目前经过长江航道的航程缩短260公里,减少运输时间约14小时,水运的物流成本将大幅降低。

围绕荆汉运河到底建不建的争论

“荆汉运河”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水利、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航运等多方面,也将对长江中游多省特别是湖北、湖南两省的区域发展、水运格局产生深远影响,项目规划自然而然也要统筹考虑好各方利益。

一是关于水资源综合调度问题。目前,湖北已有两条大型输水工程,一个是引江济汉工程,是从荆江河段引水至汉江高石碑镇兴隆河段的大型输水工程,属于南水北调中线一期汉江中下游治理工程之一,现工程已经完工。渠道全长约67.23公里,年平均输水37亿立方米,其中补汉江水量31亿立方米,补东荆河水量6亿立方米。2014年8月8日,引江济汉工程实现应急通水,长江水首次反哺汉江。

引江济汉工程线路图

另一个是引江补汉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后续水源工程,目前在建。计划从长江三峡库区引水入汉江,终点位于丹江口水库,丹江口大坝下游汉江右岸安乐河口,全长194.8公里,建成后年平均从长江引水38.7亿立方米,扣除输水损失后净补水36. 7亿立方米。2023年6月20日,引江补汉输水总干线工程(宜昌段)在宜昌正式开工,标志着引江补汉工程三峡引水口宜昌段进入全面施工阶段,预计2029年底实现贯通。

引江补汉工程示意图

荆江水位本就不高,两条大型输水工程都投入使用后,是否有足够的水量分流去支撑开建一条新的运河这本身就是一个疑问。

二是关于湖北湖南两湖地区利益平衡问题。对湖北而言,荆汉运河开建整体上肯定是利大于弊,虽然对荆州地区监利、公安、江陵、洪湖原沿江地区经济发展、航运也会或多或少造成影响,但是对湖南而言,从现阶段来看结果尚不好说。

尽管荆汉运河不在湖南省域内实施,但对湖南影响同样巨大。荆汉运河建成后,就意味着原荆州到武汉包括湖南境内163公里的长江航道,届时就不再是长江的主航道。荆汉运河将整个长江荆江段“拉直”,刚好越过了湖南第一大港岳阳城陵矶港。而2023年度,城陵矶港全港货物进出港量超过1亿吨,占湖南省水上货物进出港量的65%以上,在长江中上游大港中,排名第三,在湖南港口中占据重要地位。

岳阳城陵矶港

最大的问题是,荆汉运河建成后,将使万吨级大船能够直达重庆,大部分船只很可能会选择经过荆汉运河而不是岳阳港,这就意味着原荆州到武汉包括湖南境内163公里的长江航道,届时就不再是长江的主航道,湖南唯一一个航运出口岳阳城陵矶港将被锁死,进而被边缘化,并影响到整个湖南航运和洞庭湖流域经济发展。

三是关于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洞庭湖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具强大蓄洪能力,曾使长江无数次的洪患化险为夷,江汉平原和武汉三镇得以安全渡汛。洞庭湖区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湿地,在维护长江中游水域生态平衡、保证生态安全中的地位不可替代,在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调蓄洪水、降解污染物、维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观点认为,荆汉运河可以在洪水季节为荆江河段分流洪水,减轻洞庭湖的抗洪压力。

洞庭湖

但也有专家认为,荆汉运河的实施将使洞庭湖长期处于补充长江水的境地,而洞庭湖本身的水量无法得到补充,造成洞庭湖流域水文环境、生态环境受到不利影响。

未来荆汉运河建设如何破局

那么,荆汉运河到底还修不修?从长远来看,从加快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上来看,肯定还是要修的。

根据交通运输部2021年对全国人大代表建议的公开答复函,建设荆汉运河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区域经济社会、国土空间、水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布局等将产生深远影响,要充分论证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建议,由湖北省为主推进“荆汉运河”研究相关工作,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加强沟通协调,并深入研究相关重大技术问题。从国家的态度来看,就是要充分论证、审慎推进。

长江干支流分布

应该说,在开建荆汉运河上,绝大部分长江沿线省市利益是一致的。但这里面,唯独湖南航道利益受损,比较特殊。这就涉及到湖北与湖南利益平衡和补偿机制的问题。

比如,2022年山东、河南两省签订了《黄河流域(豫鲁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约定以黄河干流跨省界断面水质监测结果为依据,在水质全年均值达到Ⅲ类标准的基础上,每恶化一个水质类别,河南付给山东6000万元;反之,每改善一个水质类别,山东则付给河南6000万元。协议签订以来,黄河入鲁断面水质始终保持在Ⅱ类以上且关键污染物指数下降,山东随即依约“痛快”支付生态补偿金。在这场约束与激励互相制约的“对赌”中,下游得到生态收益,上游得到经济补偿,最终实现双赢。

其实完全可以参考此类做法,在服从大局的前提下,由湖北向湖南进行某种层面的补偿,或者利益受损方可以提出诉求,争取一些补偿工程。针对湖南在荆汉运河上的利益受损,可以考虑将岳阳至武汉段长江航道能级提升至8000-10000吨的补偿预案。

或者其他一些补偿机制。比如,通过统筹松西河航道整治工程与洞庭湖四口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实施,从荆汉运河计划起点松滋口,通过航道疏浚,实现湖南省域与长江主航道连接的第二通道。

松西河航道起于长江松滋口,向南流经松滋、公安,至湖南安乡,与澧水交汇后注入洞庭湖,全长203公里(湖北省境内102.4公里,其中松滋境内60公里),20世纪70年代前可从长江直达洞庭,70年代后因河床淤塞中断通航。

以上均为个人观点,如有不妥欢迎批评指正!

0 阅读:1

浩航浏览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