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王李倓的死让人扼腕叹息,有人称之为“史上最冤的皇子”。文学家褚人获作诗抒怀:“君子听不聪,佳儿被摧戕。遗恨彼妇寺,寸牒宁足偿!”
褚人获一骂唐肃宗,二骂张皇后,三骂李辅国,是他们害死了一代贤王,声称哪怕是将他们活剐了也难以解恨。
不过,李倓之死其实是一笔糊涂账,没人能说得清,史料的记载逻辑不清,事实不明。后人对事件的判断,大多是基于“定性”的字眼,和文学作品的描述,而不是理性的“事实”。
以我个人对这段历史的理解,这件事的真相恐怕要让很多人的情怀碎了一地。
☞正史中的建宁王之死天宝十五载(755年)十一月,安禄山起兵谋反,第二年六月,潼关失守,唐玄宗带着家小逃往蜀地避难。
大军行进到马嵬驿时,禁军发生哗变,杨国忠、杨贵妃等人被杀,即著名的“马嵬驿之变”。
事变后,唐玄宗继续南下,而太子李亨则北上灵武,承担起平定安史之乱的重任。
至德元载(756年)七月,李亨在众人的拥戴下在灵武登基,是为唐肃宗,并尊唐玄宗为太上皇。
为了统一军事指挥,唐肃宗任命长子李豫(即唐代宗)为“天下兵马元帅”,朔方节度使郭子仪为副元帅,建宁王李倓统领亲军(禁卫军)。
对这个人事安排,李倓颇为不满。
李倓是唐肃宗的第三子,时年约25岁,是一位很有见识、骁勇善战的皇子。马嵬驿之变后,就是他与李辅国一起,劝唐肃宗与唐玄宗分道扬镳,留下来完成平叛大业。
在去灵武的途中,唐肃宗一行多次遇上乱兵,每次都是李倓“以骁骑营数百从,每接战,常身先,血殷袂”。
志在疆场报国的李倓不甘心待在后方享清福,他想上前线。事实上,一开始唐肃宗也是想让李倓担任天下兵马元帅,但遭到了大臣们的一致反对。
反对的声音来自于“白衣宰相”李泌,以及李辅国等几位朝中大佬。
唐肃宗的理由是,李豫是储君,没必要兼任天下兵马元帅,而李倓善战,军事上有特长。
李泌等人的反对理由是:李倓要是立了大功,置储君于何地?当年太宗李世民不就是因为战功显赫而取代了太子李建成嘛?太上皇(唐玄宗)不也是因为功勋取代了嫡长子李成器?您还想玄武门之变重演吗?
唐肃宗吓一哆嗦,确实老李家兄弟相残的事太多了,为了杜绝隐患,他接受了建议。
但这件事对李倓的打击很大,至德二载(757年),李辅国和张淑妃向唐肃宗告状说:“建宁恨不得兵权,颇畜异志。”
李辅国与张淑妃状告李倓其实目的不纯,因为他们与李倓之间存在着很深的矛盾。
此时,李辅国和张淑妃已经成了唐肃宗最为倚重的力量,二人相互勾结,把持朝政。尤其是张淑妃,她还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用自己的儿子取代李豫。
李倓与长兄李豫的个人关系非常亲密,他为人忠诚、正直,自然对李辅国、张淑妃的作为非常看不惯,因此多次在父亲面前告二人的状。
李辅国和张淑妃也不傻,对李倓的举动一清二楚,双方早就势同水火了。
遗憾的是,史书没交代二人的 “李倓蓄异志”究竟是什么,但字里行间暗示这是诬告。然而唐肃宗居然就信了,并且非常残忍地处死了李倓。
李唐再次上演骨肉相残,人伦悲剧像恶魔一样始终笼罩在大唐帝国的天空。一千多年来,人们总是情不自禁地为李倓扼腕痛惜,对李辅国、张淑妃恨之入骨,也对唐肃宗的冷酷和昏庸而侧目。
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哪个父亲杀儿子那么草率?如果我们不假思索地相信史书,甚至被文学作品带偏,那就说明我们比唐肃宗还要“昏庸”。
事实上,史书为了某种立场,刻意隐瞒,甚至篡改史实的地方比比皆是。李倓之死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我们先从两个个焦点谈起。
☞李倓之死的两大焦点问题史书虽然含糊其辞,但是我们从相关人物的传记中,还是能将一些碎片拼凑在一起,发现一些被隐藏的真相。
① 李倓究竟是以什么罪名被处死的?
李倓死后不久,李泌还朝,主动就这件事与唐肃宗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谈。
唐肃宗对处死李倓的原因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倓于艰难时实得气力,无故为下人之所间,欲图害其兄,朕以社稷大计,割爱而为之所也。”
他承认李倓确实对国家有大功,但是他受人挑拨离间,企图加害兄长,为了江山社稷,朕只好忍痛割爱。
结合李辅国、张淑妃状告李倓“恨不得兵权,颇畜异志”,我们很容易得出结论:李倓因为失去天下兵马元帅之职,由此心怀不满,在别人的挑拨下,做出了阴谋加害李豫的举动。
至于挑拨离间的人是谁?李倓实际行动做了什么?我们已经无法得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李倓一定做了性质很恶劣的事,否则唐肃宗绝不可能仅凭猜测,就处死对他有大贡献的儿子。
李泌不认可,他说:“这事李豫都不相信,他每次跟我谈到李倓时,总是呜咽流涕,陛下您明显被人蒙蔽了。”
唐肃宗恍然大悟,他哭了:“事已至此,该怎么办呢?”
李泌长叹一口气,给唐肃宗回顾了《黄台瓜辞》的故事。
这段故事发生在武则天身上,为了权力,武则天接连害死长子李弘、次子李贤。李贤临死前作《黄台瓜辞》一首,讽刺老妈“摘瓜”,早晚有一天,我们这几个瓜都会你被摘光,将来老妈你就抱着空空的瓜藤哭吧。
李泌的话您听懂了没有?没听懂也没关系,我们稍后再解释。
总之,唐肃宗认为李倓做了对不起李豫的事,而李泌则认为,你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实,这一定是栽赃。
② 李辅国、张淑妃真的想谋害李豫吗?
按照史书的说法,李倓是在为大哥两肋插刀,因为李辅国和张淑妃图谋大哥的储君之位。
张淑妃有两个儿子,长子李佋,4岁,次子李侗,1岁。这两个孩子年龄太小,而且他们跟李豫一样,都是庶子,根本没有竞争优势。
史书对这件事的说法是矛盾的,它一会儿说张淑妃因为儿子的劣势,认命了,因此跟李豫的关系比较和谐,一会儿又说张淑妃图谋“危之”。
张淑妃究竟对李豫什么态度?限于篇幅我只说我的结论:她从来就没有想过用自己的儿子取代李豫,说她威胁李豫是栽赃。
李辅国就更简单了,他自始至终都是李豫的拥趸,后来因为拥立之功,被李豫封王拜相,成为大唐第一位宦官王爷、宰相。
所以,李辅国、张淑妃陷害李豫之说根本站不住脚。既然如此,李倓为兄长跟二人斗争的说法就不成立了。
弄清楚了这两个问题,我可以做出两个结论:一,李倓与李辅国、张淑妃的矛盾,无论谁是谁非,都跟李豫无关;二,有人故意他们的矛盾王李豫身上扯,这个人就是李泌。
先别急,我待会儿结合前面遗留的《黄台瓜辞》一起解释,我们先把李倓之死的真相讲完。
☞李倓之死的猜想对不起,我只能用猜想这个词,因为我拿不到实锤的证据,这个猜想只是基于逻辑的推演,信不信由你:
李倓跟李豫争抢天下兵马元帅之职中行为过火,被人误解为有危害李豫的意图,李辅国和张淑妃半真半假,借机怂恿唐肃宗杀害了李倓。
事实上,关于天下兵马元帅的任命是一波三折。
唐肃宗最早任命的天下兵马元帅既不是李豫,也没有考虑李倓,而是宰相房琯。可是房琯不中用,至德元年十月,房琯主导的“陈涛斜之战”,让唐肃宗好容易凑起来的几万人马赔得光光。
这个灾难性的后果让唐肃宗倍感失望,从此房琯从大红人被边缘化。这种情况下,李豫和李倓才浮出了水面。
李豫被正式任命发生在至德二年闰八月,也就是说,从房琯被免职,到李豫被任命,天下兵马元帅的职务空悬了十个月。期间,郭子仪被任命为副元帅主持工作。
李倓被处死的准确时间史书没有记载,大致就发生在这个时间点前后。
一个任命持续十个月不能下达,可见当时的分歧很严重,作为当事人的李豫和李倓很煎熬。
胸怀壮志、性格直率的李倓会不会做出过激行为呢?从他的行事风格来讲完全是有可能的。
不过李倓的出发点是好的,他只是想着要立功报国,因此觉得争抢天下兵马元帅没有错,也从来没想过危害到哥哥,行为过激也不自知。
这就是李倓遇害,李豫始终没有发声的原因。他是当事人,个中隐情不容许他插嘴,否则很容易引发更大的矛盾。
三十年后,李泌有一次跟唐德宗(李豫之子)回顾这宗陈年旧事时,德宗再次强调:“王叔当年确实是冤枉的,肃宗性子太急了。”
如果是确信的事还需要重复强调马?只有那些容易被误解的东西才会反复解释。而且唐德宗还指出,这件事唐肃宗处理得草率了一些,只看到李倓做了什么,而忽视了他的善良出发点。
客观讲,李倓是有责任的,而且是主要责任。
三十年的沉淀,李倓之死的真相可以看得很清楚了:这件事李倓、李辅国、张淑妃、唐肃宗都有责任,绝不是史书上所说的那样,一方陷害,一方蒙冤,一方糊涂。
☞李泌重提《黄台瓜辞》究竟意欲何为回到前面留下的两个话题:李泌跟唐肃宗讲述《黄台瓜辞》是什么目标?他为何要将李倓与李辅国、张淑妃的矛盾,扯到李豫身上?
《黄台瓜辞》讲的是什么?骨肉相残啊,李泌其实是在提醒唐肃宗:您小心一点,今天李倓死于骨肉相残,明天有可能悲剧重演,你也落得“抱蔓归”!
再直白一点:陛下,你身边又出现了一个武则天,今天她害死了李倓,明天会不会对李豫下手呢?
谁是下一个武则天?张淑妃啊。
李泌也知道,李倓之死虽然不算冤枉,但张淑妃在背后操盘就值得警惕。这个女人自从来到灵武后非常活跃,得到皇帝的专宠,很可能会被立为皇后。
这就麻烦了,此时李豫虽然是公认的储君,但实际上唐肃宗并没有立他为太子。万一张淑妃当了皇后,李佋和李侗就成了嫡子。
要是那样的话,李豫这个庶子还有资格当储君吗?虽然李佋和李侗现在还很小,但时间对他们有利,到那时李豫既不是嫡子,又失去年龄优势,会发生什么想想都毛骨悚然。
因此,李泌必须把李倓的死,跟大唐的百年大计,储位之争挂上钩:张淑妃害死了李倓,将来一定还会危害李豫。
被李泌这么一搅和,再加上史书对宦官政治、女主政治的厌恶,刻意歪曲事实,于是李倓之死被包装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冤案。
我所谓的真相,可能打碎了您心中的一段悲情故事,很索然无味,但真相往往就是这样,它不浓烈,甚至有点黑白不分。
当然,您也可以有您对这件事的解读,欢迎留言讨论,下一篇我将带您走近张淑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