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宰相李泌的对策被誉为奇谋,唐肃宗为何不用?他漏算了一笔账

醉薇谈历史 2023-03-18 02:13:06

唐肃宗李亨登基后,迅速移驾凤翔,收复两京的工作拉开帷幕。走到彭原(甘肃庆阳)时,侍卫来报,有个白衣道长求见。

唐肃宗一见来人惊喜不已:“怎么会是先生?朕派出多人寻访先生不得,竟不想在此地见到先生。”

来人笑道:“听说陛下在灵武,山人日夜兼程赶来了。”

这位被唐肃宗称为“先生”的人就是李泌,时年才33岁,比唐肃宗小11岁。

李泌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传奇人物,被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四代皇帝视为师友、亲人,帮大唐度过了数次劫难,甚至在皇家父子、兄弟的矛盾中充当协调人,对皇权的平稳过渡立下奇勋。

李泌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的时候才6岁。

那是开元十六年(728年)的一天,有个叫员俶的8岁小神童,以“词辩”征服了朝中一众文学之士。唐玄宗大为惊讶,随口问了一句:“天下还有你这样的神童吗?”

员俶说,我舅舅的儿子李泌远在我之上。

于是小李泌登场,由号称“燕许大手笔”的张说亲自测试。张说指着桌上的棋盘说:“你能不能以‘方圆动静’赋诗一首?”

李泌张口就来:“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骋材,静若得意。”

这何止是诗?分明是充满思辨的人生哲学,且格局高远,意境绵长。人活60岁又有几人能有此感悟?一个6岁的孩童竟然有这种境界,太不可思议了。

张说大惊,立刻向唐玄宗祝贺,陛下您又得到了一位神童。

从此朝中多了一位“小甜甜”,李泌被张说、张九龄、张廷珪等大佬们引为座上宾,呼之为“小友”,整日出入皇宫、相府。

不过,李泌的志向似乎不在文章辞藻,成年后的他曾经明确表达了对“常格仕进”的鄙视。

所谓“常格仕进”就是以文章才艺,通过科举、制举获得入仕进阶的途径。这是隋唐以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逐渐成为主流,李泌为何对它充满鄙视呢?

李泌认为,所谓经史子集、儒家六艺,不过是“术”,真正王佐之才必须悟道,而不是停留在术的层面。所以,李泌自幼就痴迷于《易经》、“神仙不死术”。

我们可以将他的兴趣点概括为一点:李泌是天生的哲学家,他研究的是宇宙万物的规律,以及人生的终极追问——生死。

正是因为志向上的差异,李泌没有参加过科举,只是在宫中做了一名“待诏”(政策顾问),并且被唐玄宗指定为太子李亨的老师。

思想上格格不入的人必然会与时局产生裂痕,果然,李泌因为写诗讥讽杨国忠和安禄山,被唐玄宗赶到蕲春郡监视居住。

李泌年轻气盛,跑了,从此隐居于山中修炼,没人知道他的去处,因此唐肃宗多次寻访无果。

“先生此番前来,必有定国之策,请先生赐教。”唐肃宗的心情很急迫。

李泌并没有急着抛出自己的主张,而是先询问了唐肃宗的平叛计划。唐肃宗的计划很简洁:第一步收复两京,第二步北上直捣安禄山老巢。

李泌对此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的这个平叛策略,就是后人口中的“彭原对策”:

“诏李光弼守太原,出井陉,郭子仪取冯翊,入河东,则史思明、张忠志不敢离范阳、常山,安守忠、田干真不敢离长安,是以三地禁其四将也。随禄山者,独阿史那承庆耳。使子仪毋取华,令贼得通关中,则北守范阳,西救长安,奔命数千里,其精卒劲骑,不逾年而弊。我常以逸待劳,来避其锋,去翦其疲,以所征之兵会扶风,与太原、朔方军互击之。徐命建宁王为范阳节度大使,北并塞与光弼相掎角,以取范阳。贼失巢窟,当死河南诸将手。”

李泌认为,安禄山所倚重的骨干无非是史思明、张忠志、安守忠、田乾真、阿史那承庆,其活动区域从幽州到河北,再从河南到关中,形成一条长长的区域链。

我方的策略分两步走,第一步,骚扰疲敌,具体方法就是:李光弼从井陉关袭扰河北,牵制住史思明、张忠志;郭子仪攻陕州,扯住安禄山、阿史那承庆的腿;唐肃宗从凤阳袭扰长安,让安守忠、田乾真无暇他顾。

这一步的关键灵魂思想就一个,一是让安禄山在漫长的防守线上疲于奔命,你救东边我就打西边,你救北面我就打南面。

第二步,趁河北兵马无法分身之际,建宁王李倓率回鹘部绕行塞北,与李光弼配合夹击范阳,直接端了安禄山的老巢。

李泌反对将“收复两京”列为首选的理由有三个:

▶其一,目标太明显,代价太大。

我们集中力量打,安禄山也可以集中力量守,双方都是明牌,变成野蛮的对冲,即便胜了也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其二,不能除根,变成拉锯战。

唐军的主力河西、陇右军在潼关之战中丧失殆尽,朔方和河东分身乏术,进攻的主力是援唐的回鹘、吐蕃和大食军,这些人不适应两京地区的夏季。

拿下两京后,我们的主力没法持续作战,这就给了叛军喘息之机。等安禄山缓过气来,两京又会沦为他们的攻击目标,这种拉锯战不能从根子上解决问题。

▶其三,老巢不除,叛军随时死灰复燃。

叛军有大量的契丹、奚族等胡人,因此他们以范阳为根据地经营四方,将所有的战利品都运往了那里,只要端掉范阳,叛军就是无根的浮萍,必败。

由于地理条件的优越性,叛军肯定想不到唐军会将战略重点放在这里,也可以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李泌的“彭原对策”确实不走寻常路,隐蔽性强,且刀锋直指病根,因此后人都认为这是一条奇谋。

然而,唐肃宗在一番惊叹后,却没有采纳李泌的这个平叛策略,而是选择了中庸的“先两京,后范阳”。

事实上,正如李泌所料,唐肃宗选择了一条极其艰辛的道路,两京得而复失,他自己都熬死了,也没能看到安史之乱的彻底平定。

因此后人感叹:倘若采取李泌的计谋,平叛何至于如此艰难?

如果我们粗暴地认为唐肃宗智商有问题,只能说明我们太浅薄,作为皇帝,这两种策略应该是经过反复论证,以及大臣们的多次研讨才决定,标准无非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而已。

那么,唐肃宗究竟看到了李泌之策的哪些“害”了呢?

首先,唐肃宗明确说了一点:攻击范阳是舍近求远,需要汇集大量的人马,筹备时间太长。

其次,唐肃宗之所以希望尽快收复两京,是希望尽早让太上皇还京享福,他也好床前尽孝。

第一点是军士帐,唐肃宗认为可行性不大。第二点是人情账,他担心人们说他不能尽孝道。

唐肃宗说得漂亮,其实翻译过来就是:老头在蜀地指手画脚,早晚会对我形成威胁,赶紧收复长安,让他回来干该干的事。

还有人又总结出了第三点,即经济账。

其三,李泌的策略与当时大唐的供应能力产生冲突,不能持续。

由于河北、河北、关中被叛军占领,大唐的税赋重点就落在河东和江南。蜀地赋税被唐玄宗截留了,能疏往凤翔的只有东南地区,远不足以支撑庞大的军队开支。

这些理由都成立,但还不全面,我个人认为至少还有以下三点理由:

▍一、被占区人心的变化值得警惕

一个王朝的存在,民心所向是基础。很难想象,一个长期脱离大唐政权管辖的区域,还能产生向心力。同样,只要一个政权实现对某个区域实现长期有效管理,它就会让老百姓慢慢生发认同感。

我们以河北地区为例,当年大唐的全国统一战争,河北最难。由于李世民在平定河北之后,违背诺言处死了窦建德,并对其部下采取过激的镇压政策,导致刘黑闼两次死灰复燃。

唐朝的河北豪族,长期对李唐皇室采取敌视的态度,甚至拒绝与李家通婚,跟这段历史不无关系。

武周之后,这种隔阂慢慢消除,河北也从文化上彻底认同了大唐,因此才有了安史之乱初期,颜真卿义旗一举应者云集的壮观。

可是八年的安史之乱结束后是什么情景呢?当地部分老百姓却陷入了对安禄山、安庆绪、史思明、史朝义的怀念,民间大量修建“四圣祠”、“二圣祠”。

其中固然有田承嗣的背后运作,但民间力量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洛阳和长安是大唐帝国的心脏,是大唐帝国的形象担当,而不是军事意义的两座城市,它们的及早收复对收拾人心的意义太重大了。

▍二、藩镇与中央的关系面临挑战

安史之乱前,大唐虽然设立了十大节度使,但这些节度使的权力有限。安史之乱后,为了解决兵源、粮饷等问题,只好赋予节度使更大的权力,几乎等同于割据军阀。

这个潘多拉的盒子一旦打开,就再难收回。到安史之乱后期,各镇节度使不听调度,甚至背叛朝廷的事越来越多。即便如李光弼这样的勋臣,后期也几乎与大唐撕破了脸。

郭子仪接连遭到唐肃宗、唐代宗父子的打压,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朔方节度使的势力太大了,他们不得不防。

尽快收复两京,加强中央集权,改出节度使制度的泥淖,对唐肃宗来说非常紧迫,否则就是干掉一个安禄山,又出现一堆安禄山。

▍三、外来兵马对大唐的负面影响

前面我们提到,唐肃宗手上可动用的兵力其实严重不足,万般无奈情况下,大唐放弃了安西、河西走廊。

即便如此依然捉襟见肘,于是只好向吐蕃、回鹘、大食借兵。当然,借兵的代价很大,大唐第一次用真公主和亲,甚至还与回鹘定下荒唐的约定:两京克复之后任由他们劫掠。

事实上,后来吐蕃和回鹘联合多次劫掠中原,甚至占领长安,搞得唐代宗步唐玄宗后尘,当起了流浪皇帝。

只有收复两京,大唐才能做到南北一体,才能保证足够的税赋和兵源,进而就可以将外部势力拒之于门外。

将以上三点归纳如下:

♣李泌从军事角度,认为两京的军事价值不如幽州。而唐肃宗则从政治角度考虑,认为两京的政治价值远高于幽州。显然,对唐肃宗来说,政治价值是优选项。

♣李泌的策略是用空间换时间,牺牲两京换取平叛的时间。而唐肃宗的策略则是用时间换空间,两京必须尽快收复,彻底平定叛乱可以慢慢来。

这就是唐肃宗未能接受李泌奇谋的原因,您觉得谁更高明呢?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