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雷军怎么也不会想到9年前卡自己脖子的三星集团如今也能心平气和地低下头来找自己合作。
3月22日,在小米的汽车工厂里李在镕一脸笑意地站在雷军身侧开心地合影。
而在9年前三星对小米可不是这个态度。
2016年,小米刚刚崛起的时候,三星就单方面断供小米的屏幕,而当时的三星几乎垄断了全球所有LED的屏幕市场。
为了挽回合作,雷军不得不与三星中国区负责人喝酒赔罪,5瓶红酒下去,却也只换来了两年后再继续供货。
如今,情况反转,三星集团出现什么大问题了吗?
1
根据三星集团的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三星集团的子公司电子销售额就达到了300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增长近6倍,净利润更是暴涨到131%。
从财报上看三星集团的销售数据还是稳定增长的,发展势头不错。
但李在镕却感到了危机感的到来,他认为三星企业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不仅要求企业高管进行“战略转型”的培训,李在镕还亲自参加了中国发展高层论坛,除了拜访小米,李在镕还参观了比亚迪公司的总部。
这次中国行李在镕也一改往日严肃霸道的总裁脸,不只是面对雷军微笑脸,而是整场中国行都是谦逊微笑的态度。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韩国人变得如此谦逊有礼了?
李在镕此次一反常态访问中国,应该是三星集团陷入了困境。
财经评论员崔传说:
“尽管现在三星集团营收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但三星在关键业务上收入增长乏力,尤其是与半导体相关的业务。而且三星的技术研发和芯片的代加工业务也开始落后于其他国家了。”
AI领域的全面崛起,冲击着各行各业,三星的芯片领域不仅竞争不过国际公司就连韩国本土的公司也竞争不过。
在去年的第四季度三星的电子领域就因为芯片技术的落后,相关的营业利润也下降了近30%。
三星集团业务的市占率也开始走下坡路了,不仅电视业务下降了近2%,就连智能手机、智能驾驶数字座舱相关业务也下降不少。
李在镕开始担心三星业务一旦失去竞争力,自己也就离崩盘不远了。
2
作为韩国第一财阀集团的掌舵人,李在镕很担心父辈之间的成果在自己这毁掉。
毕竟从小他就是照着接班人培养的,在韩国读完大学后,李在镕还分别去了日本、美国分别攻读管理专业的硕士、博士。
从1991年开始李在镕就在三星集团各个部门进行轮转,为了获得基层员工们的支持,李在镕在和员工们的相处中一直都保持着低调、温和的态度。这让员工们都觉得他是一个很随和的领导。
即便在李在镕后续已经进了公司的董事会,为正式接班做准备时,他还是维持着刚开始的谦逊态度。
这也与韩国的传统习惯有关,只要他父亲在位一天,即使他已经实际掌权也不能越过父亲。
这种严格的等级制度也使得李在镕到了52岁才正式接班,然而李在镕还没上任几天就被卷进了朴槿惠“亲信干政”的事件里了。
本来这种事情,只要特赦或者司法机关让步,李在镕的错误就能轻易被揭过。
他的父亲李健熙就因贿赂、逃税问题被判刑两次,但是也都轻易被特赦掉了。
而李在镕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在文在寅的施压下,他一共坐牢207天,才在家族和其他财阀努力下被解救出来。
然而这次事件也让民众对于财阀集团的人更加不满,凭什么财阀的权力就能凌驾于群众之上,这对于其他人来说也太不公平了。
在韩国民间甚至出现了“李在镕下台,三星换帅”的呼声。
李在镕为了平息众怒,甚至还当众承诺不会让自己的孩子接班三星。一向世袭的财阀集团真能放弃家庭作坊的经营模式吗?
尽管韩国民众希望财阀集团不要世袭制,但真要做出改变却也是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3
现在的李在镕更重要的是维护和巩固自己在三星集团的领导权,重振市场信心。毕竟比起是否世袭制,实力才是征服民众的唯一方式。
李在镕此次中国行就是为了与中国的优秀企业达成合作,中国已经成了三星集团不可忽视的买家市场,2024年三星对华出口的订单就已经增长到53.9%。
可以说中国已经替代美国成为三星的新一代金主。李在镕在接受采访时也曾说:“三星要致力于做中国人民喜爱的企业。”
然而前几年面对中国市场,三星可不是这个态度。
2016年三星手机电池爆炸时,直接轰动了三星的全球用户,而当时中国市场又是三星主要的消费国。
尽管三星手机电池爆炸的事件在全球频发,但三星还是继续在中国发布了三星的note 7手机,更可气的是,9月1日发行,9月2日就开始召回手机却唯独不包括中国市场。
三星却坚持声称自己的产品没有问题,直到中国也频繁爆出三星手机自爆的事故,三星才勉为其难地道歉。这种高傲做法直接损失了一大批的中国客户。
如今,三星又开始低着头重新与中国谋求合作,其实是因为三星再也无法忽视中国市场的威力了。
在澳大利亚发布的一项报告中可知,在全球64个技术关键领域里,中国有57个领域是世界第一,剩下的7个也是世界第二。
而韩国却一个也没上榜,三星的高带宽内存被SK海力士反超,AI芯片领域也被英伟达和华为左右夹击,芯片生意被台积电反超。
三星迫切需要与中国的优秀企业达成合作。
对于李在镕来说,中国是必须争取的市场。
小米不仅是三星智能手机以及半导体领域的重要客户,还是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大金主。
李在镕还想要与比亚迪电动汽车的面板、电池以及芯片领域达成合作。
这一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戏码,不仅仅是产业权力转移的过程也是开放合作、多极共生的转变。
三星能否真的自救成功还要看中国的市场是否愿意接纳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