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工作,建议先别找了,看看这个再说

探元素 2024-11-28 08:46:12

找不到工作,也不想上班的朋友,建议先看看这个……

想说点心里话。

今年的打工人很惨,对于找不到工作的人来说,最要命的不是没工作,而是已经不知道要找什么工作了;对于有班上的人来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不想干也得硬着头皮干下去。

要说就业难,确实这两年举步维艰,但是要说不想上班,我觉得这并不是经济不好导致的,因为从2014年,我刚毕业实习一两个月的时候,我就不想上班了,只是对20多岁的年轻人来说,不上班要去干吗?除了迷茫还是迷茫。

这种迷茫其实不怪大家,要怪只能怪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如此,所以我们总是在人生某个尴尬时间节点的时候,被迫面对这个问题。

比如,在20多岁时,血气方刚,有鸿鹄之志,却无护身甲胄。

再比如,在30多岁时,蹲了十多年的屋檐开始漏雨,眼看自己高楼起,眼看自己高楼塌。

市场需要你的时候,你可以上班为生;市场不需要你的时候,你必须独自谋生。

我们必须要知道一件事:不上班才是人生的常态。

我始终认为,不想上班,应该是每个人的“本能”,因为上班这个概念就是被设计出来的。

余华也曾说:不要为不上班而感到愧疚,人是不得才要去上班的。都是穷人,我干嘛不去做一个自由自在的穷人。

曾仕强说过一句话:人不一定要工作,人是迫不得已才工作。

他认为工作并不是什么好事,除非迫不得已,因为工作会带来很多烦恼和压力,甚至会激发起和很多人之间的因缘、激发起人性的恶,会造业。

事业事业,做事、造业。

想要脱离上班、工作带来的痛苦,唯一的途径就是“做你喜欢的事,赚你开心的钱”。

所以,我更喜欢把自己终身要做的事,称之为“喜欢的事”、“天赋使命”,而不是事业。

蔡志忠先生,一生都沉浸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中,所以他觉得自己并没有在工作、也没有事业,他只是纯粹的享受创作的过程而已。

他说:我一生就是标准的匠人。我每天两点钟以前起床,一天工作16到18个钟头。很多人都觉得我很努力,才怪!就像你怎么可能为了谈恋爱,勉强自己去谈恋爱;你怎么可能为了喜欢甜品,勉强自己吃冰淇淋、巧克力。当你在做最爱的事情,就没有所谓的努力了。

道家的观念中,就没有努力这个概念,因为它强调一切合乎「道」而为,随顺自然,水到渠成。

如果你的“工作”中没有了「努力」的概念,也并没有在招致“业”,那么,你会喜欢吗?你上班不上班有什么关系吗?你找不找工作有什么意义吗?

也许有朋友会说,没有钱,如何生存,不能生存,谈何做事?

一念起,则一念落。

当你在想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已经放弃了那条你发自内心想要走的路。

人活在世,每天都在做选择,选择了东边,就很难向西转圜;选择了走向老虎,就很难从虎口脱身而出。

你选择什么,就得先舍掉它的对立面。

你选择了遵从本心,就得先舍掉稳定的经济来源(也许也并不稳定)。

再者,你怎么这么确定,选择本心,一定不会获得金钱呢?也许只是来的晚一点?也许晚一点会给你一个惊喜呢?也许那个惊喜里就是你心心念念的人生理想……

对于人生,线性思维是大忌。

你做了A,就能得到A,这一定是“人为”的回报模型。

当背后决策的人发生了变动,这种回报也会烟消云散。

就像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直线,是一个道理。

很多人会觉得赚钱本身就是极其痛苦的,只有忍受这种痛苦,才能活下去。

但其实,赚钱本身应该是轻松愉快的,让你痛苦的是这种赚钱的方式而已。

你可以选择痛苦的赚钱,或者开心的赚钱。

这是两条看似不同的路,因为你可能想要付出即得到对应回报,但却忘了这种回报的多少是由人来判定的,你再一次落入他人的评判体系,看似更快的获得了金钱,能有更稳定的获取金钱的途径,但实际上,都是活在别人的掌控中,这其实并不公平。

真正公平的,是宇宙的规律。你可能认为这才是某种无法掌握的规律,那是因为它的系统足够庞大和精细,无法窥测,但可以顺应。

其实你天生就具备赚钱的能力,你不是奴隶,你是宝藏。你的天赋优势埋在哪里?你经历的一切过往都是礼物,你发现了吗?

你要做的就是去找到它们,甚至可以这样说,哪怕你只是走在这条“寻找”的路上,都会让你的生活越来越好。

至于成功率,就要看你是否相信这一点,你是否真的打算开始寻找。

还是说,留在原地,沿着那条笔直的轨道,任由造轨道的人决定,这条路是通往荒漠还是绿洲?

0 阅读:54

探元素

简介:在探元素,开启你的第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