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学上有两个概念,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它们分别是暗流和巨引源,但什么是暗流?什么又是巨引源?它会对宇宙造成什么影响呢?
“暗流”是指在宇宙大尺度上,许多星系似乎以一种特定的方向移动,而这种移动似乎并不符合宇宙膨胀的普遍规律,2008年科学家们首次观察到这种现象,也就是在去掉宇宙膨胀的干扰后,大量星系都趋向于同一个运动轨迹,这种流动被称为“暗流”,因为它似乎指向一个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到的未知引力源。
巨引源则是一个位于可观测宇宙区域中心,质量未知的超级天体结构,它对周围的星系产生了强大的引力作用,导致这些星系向它移动,早在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们就已经注意到我们所在的超星系团似乎正被一个巨大的引力源吸引着。
然而由于巨引源在银河系的隐匿带内,所以长期以来都被恒星和星际尘埃遮挡,导致天文学家无法直接观测到巨引源。
随着对暗流的进一步研究,科学家们开始怀疑这种宇宙尺度上的流动可能巨引源有关,尽管最初的假设认为整个宇宙可能都在向巨引源移动,但后来的研究表明,这种流动更可能是局部宇宙中的一种现象。
2013年,欧洲空间局的普朗克空间望远镜的数据未能证实暗流在宇宙尺度上的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暗流的概念被彻底推翻,暗流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可能揭示了宇宙结构和动力学有些新的规律的存在。
在目前有关百亿光年尺度的结构研究上,暗流和巨引源始终是绕不开的两个关键节点,天文学家希望通过研究它们获得可观测宇宙甚至全宇宙的基本情况,毕竟银河系只是宇宙的沧海一粟,研究银河系无法对整个宇宙的面貌复原有什么帮助。
当年的哈勃深空场照片发布后,天文学家普遍相信星系在可观测宇宙范围内是均匀分布的,也就是从地球出发不论向哪个方向观测,最后看到的星系数量都是相同的,然而这个被称为各向同性的原理在大尺度上并不成立,因为在超星系团之上的宇宙长城结构里,星系们并不是均匀分布而是链状分布的。
宇宙长城的节点处,星系分布密集,而节点的时间的星系是比较稀疏的,它们之间有时候还会被宇宙空洞隔离开,空洞内部可能一个星系都没有,然而网状结构本身目前正在被宇宙的超光速膨胀拉扯,未来有可能断裂成更小的结构。
甚至巨引源和暗流未来也有可能不复存在,因为宇宙的加速膨胀最终会让大尺度结构撕裂,比如巨引源未来就会被撕碎成更小的结构,暗流也可能会被打破,最后也许宇宙中的原子都会被撕碎,这就是大撕裂宇宙结局。
总体来看虽然暗流和巨引源的谜团仍未完全解开,但它们已经成为现代宇宙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观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理论模型的不断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研究将揭开这些宇宙现象背后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