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脉传承,勿忘根本,谁是拥有你姓氏的第一人?(三)

信息公布的小酒窝 2025-04-30 17:53:12

陆姓:田通

战国时,齐宣王封少子田通于陆乡,子孙以陆为氏。陆乡即古陆终氏的居地,今山东陵县。

金姓:金日磾

金姓源出少昊金天氏,其始祖金日磾,字翁叔,原匈奴休屠王太子。汉武帝时,从昆邪王归汉,任马监,迁侍中。昭帝即位,与霍光、桑弘羊等同受遗诏辅政。

由于曾铸铜人(又称金人)像以祭天,赐姓“金”,裔孙以金为姓。

石姓:石碏

春秋时期康叔的六世孙,卫靖伯之孙公石碏,又称石碏,是卫国的贤臣,有大功于卫国,世为卫大夫。

石碏之孙骀仲,后来以祖父的字命氏,称石氏,史称石氏正宗。

戴姓:宋戴公

周公姬旦平定“三监之乱”后,周成王封商纣王庶兄微子启,于商的旧都商丘(河南商丘),建立宋国。

传到第十一位国君宋戴公,其后裔即以其谥号“戴”为姓,尊宋戴公为始祖。

贾姓:贾公明

西周初期,周成王姬诵的弟弟唐叔虞,因“桐叶封弟”的缘故,在周公灭唐(今山西翼城)后被封于故唐地,并赏给怀姓九宗。自此,唐叔虞成了后世唐、何、杨、温、韩等许多姓氏的始祖。

到周夷王继位后,改称唐侯为晋侯,是为后世的晋国历代君主。姬姓贾氏的始祖叫贾公明,号为贾伯,是唐叔虞的少子姬公明。

晋武公灭贾国后,“将贾氏子孙遣散各地”,其姓氏皆称贾氏,世代相传。贾氏族人大多尊奉贾公明为得姓始祖。

韦姓:元哲

源于姬姓大彭氏,出自颛顼帝曾孙吴回之子,陆终的儿子篯铿(彭祖)之后。夏朝少康复国后,封伯靡(彭祖曾孙)之子元哲于豨韦(今河南省滑县)立国,因善于养猪,并用猪皮制作大鼓,被称为豕韦国。

至商武丁四十三年,打败大彭氏灭其国,武丁五十年灭豕韦氏,子孙四散逃难;其后,豕韦国子孙以国名为氏,称韦氏。

夏姓:大禹

公元前2070年大禹治平天下,登天子位,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族名、国号夏后氏,源出姒姓。

夏朝传十四世,至夏后桀时,于公元前1600年为商汤所灭,汤放桀于南巢(今安徽巢湖市北),子孙以禹时国号夏后为氏。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封禹在南巢的后裔为巢伯,封禹的后裔东楼公为杞侯。其余不得封的夏禹后裔以夏为姓。

邱姓:丘木

西周初年,姜太公吕尚被封于齐国,定都营丘(今山东昌乐 )。

太公之子木(亦作穆)留居故都,其后遂以居地为氏,称丘氏,木亦被后世称为丘木,并被奉为得姓始祖。

方姓:方雷

上古时期,部落之间兼并战争不断,炎黄二人携手对抗蚩尤。在涿鹿之战中,炎帝后裔榆罔之子雷,因辅佐黄帝伐蚩尤有功,被封于方山,改称“方雷氏”,其后世子孙分为方姓和雷姓。

侯姓:晋缗侯

晋缗侯被晋武公所杀,他的子孙后代逃往国外,以爵位“侯”为姓。这一支侯氏是3000多年前,周文王的后裔,属正宗源流。

故侯氏后人奉缗侯为侯姓的得姓始祖。

邹姓:宣靖父

宋国微子启死后,弟微仲继位,微仲八世孙正考父,为宋国上卿,正考父的儿子中有孔父嘉和宣靖父。

长子孔父嘉(孔子六世祖)世袭为大司马,宋国发生华乱,孔父嘉罹难,子木金父奔鲁,以亡父之“字”,即“孔”为姓;嘉弟宣靖世袭伯爵,管理留邑(据说其墓地在今南阳),其后人以先父食邑地“邹”为姓。

”奔鲁者孔,留邑者邹“。

熊姓:鬻熊

黄帝子昌意生颛顼,颛顼四世孙陆终第六子名季连,鬻熊为季连之裔孙,曾为周文王之师,被封为火师。

鬻熊曾孙熊绎以王父字为氏,称熊氏。西周成王时,熊绎在荆楚建立楚国,建都于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春秋时,楚国一度强大,为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223年,楚为秦所灭,后人多以熊为姓,并尊鬻熊为熊姓的得姓始祖。

孟姓:庆父

古代兄弟排行次序为:伯(孟),仲,叔,季, 伯为嫡长子, 孟为庶长子。春秋时鲁国有孟孙氏,盖为鲁桓公之子庆父之后. 本为”仲孙”氏,庆父作乱逃到莒国后自杀,其子公孙敖继承了他的禄位。

为了避讳弑君之罪,庆父的子孙改称孟孙氏,后来简化为孟氏。此外,孟轲(孟子)也被部分孟氏族人,尊奉为得姓始祖,因为孟子系庆父后裔,且才高德重。

秦姓:伯益

颛顼帝有个孙女,叫女修,她因吃燕子蛋而怀孕,生下儿子大业。大业的儿子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赐他嬴姓,并把本族姚姓子女,嫁给他为妻。

伯益的后人非子,以善于畜牧而出名,他为周孝王养育良种马,深得孝王欢心,就封他在陇西秦亭(今甘肃张家川)为附庸国,让他恢复嬴姓,称为秦嬴。

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其王族子孙遂以国名为姓,称为秦姓。伯益从而也就成了秦姓的得姓始祖。

白姓:公子白

秦武公死后,武公的同母弟,秦德公将君位从其儿子,公子白手中夺走。武公居住的故地在秦国都城雍(今陕西凤翔)附近的平阳(今陕西岐山、噤县一带),德公把平阳封给了公子白。

公子白死后,他的后人就以白为氏。

江姓:江元仲

江元仲,名恩成,字元仲,为伯益之三子,侍夏帝启为大理(主掌刑名之官),受封于江邑,并建立了江国,都城位于今河南正阳县江国故城。

公元前623年,江国被楚国所灭,其后子孙以国名为氏,称江姓。他们尊江元仲为江姓的得姓始祖。

阎姓:仲奕

商末时,周族首领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泰伯、仲雍和季历。小儿子季历生一子姬昌(即周文王),颇得太王欢心。长子泰伯为了让父亲的愿望实现,于是就携二弟仲雍,逃避于江南吴地,建立国家号勾吴。

周武王灭商后,除了把仲雍之后封于吴外,又把泰伯的曾孙仲奕封于阎乡,至此仲奕的后代,就以封邑为氏,奉仲奕为阎姓的得姓始祖。

薛姓:奚仲

黄帝共有二十五子,分别得十二个姓,其中有一子名禺阳,因被封在任(今山东济宁市)而得任姓。任姓传到十二世孙奚仲,为车的创造者,居住在薛,称为薛侯。

其后人祖已的七世孙曰成,举国迁于挚,改号为挚国。商末时,周伯季历娶挚国女大任为妻,生子姬昌,就是后来的周文王。到武王克商,复封为薛侯。

春秋后期,薛公子登在楚国做官,薛人迁往下邳(今江苏邳州),楚怀王赐沛地为其食邑。薛国历夏、商、周三代,凡六十四世,战国时亡国,其后子孙以国为氏,称薛姓。

他们尊奚仲为薛姓的得姓始祖。

尹姓:尹吉甫

兮甲,字伯吉甫,是周宣王的中兴大臣。周宣王在位期间,西北少数民族猃狁入侵,兮甲受命北伐,打败猃狁并反攻至太原,后来他又奉王命向淮夷征收赋税,由于兮甲的赫赫战功,文武兼备,周宣王封他为“师尹”。

故世人称兮伯吉甫为“尹吉甫”,其后代以尹为氏。

段姓:共叔段

郑武公的妻子武姜,生长子庄公时难产,生二儿子叔段时却很顺利,因此她喜欢叔段而不喜欢庄公。

郑武公病重时,她请求武公废长立幼,郑武公没有答应。庄公当了郑国国君后,武姜又请求把制作为叔段的封地,庄公不答应,而把京城封给了叔段。

叔段与姜氏勾结,不断扩张自己的势力,并准备袭击庄公。庄公获悉后派兵讨伐。叔段大败,逃到共,称为共叔段。

他的子孙后来四处分布,有的以段为姓。

雷姓:姜雷

炎帝神农氏的第九代孙名雷,黄帝论功行赏,雷被封于方山(今河南省禹州市),其族称方雷氏,为古诸侯国之一,方雷氏的后代有以国为氏者,称雷姓。他们尊方雷为雷姓的得姓始祖。

黎姓:丰舒

武王克商后,大封天下,封成汤后裔于黎国,赐为侯爵,其后有黎侯丰舒。黎国位于今山西境,先建在今长治市西南,春秋时迁于今黎城县东北,后其地入于晋。

丰舒之后,子孙有以国为氏者,称黎氏,尊丰舒为得姓始祖。

史姓:仓颉

相传仓颉是黄帝时的史官,人称史皇氏。他生有四只眼,善于观察,见人们用结绳记事相当繁琐,便发明了文字,在其创制出文字的当夜,鬼神都为之哭泣。

因仓颉造字有功,其后代便以其官职为氏,称史姓,仓颉自然成为史姓的得姓始祖。

龙姓:刘累

夏朝时,刘累跟随董父学习养龙的本领,被夏帝孔甲封为“御龙氏”,驯养孔甲的四条龙。有一次,一条龙死了,刘累就把龙肉做成肉羹,充当野味献给了孔甲。孔甲感到味道特别鲜美,非常高兴,于是就赐给刘累许多财物。过了几天,孔甲又想吃这种“野味”,便派人向他索取。

刘累感到难于蒙混过关,又怕孔甲怪罪,就带着家眷逃到了鲁阳。因他被孔甲封为“御龙氏”,后人有以龙为氏者,刘累则被尊为龙姓始祖。

陶姓:唐尧

尧帝初居于陶(古济阴,今山东定陶),以制作陶器为业,官名“陶正”,其地被后世称为陶丘。后封于唐,为唐侯,故称陶唐氏。

在尧帝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原居地为姓氏者,称陶唐氏,后简化为单姓陶氏、唐氏,陶氏族人大多尊奉唐尧为得姓始祖。

贺姓:贺纯

春秋时期,齐桓公姜小白,有个支孙名叫公孙庆克,其子庆封以父名命氏,称为庆氏,史称庆父。

到了东汉时期,庆氏后裔传至汝阴郡令(今安徽合肥、涡阳一带)会稽人庆仪时,其曾孙庆纯官拜侍中,在刘祜成为汉安帝之后,为避汉安帝之父清河王刘庆之名讳,改姓名为贺纯,其后代便相传为贺氏。

贺氏族人大多尊奉贺纯为得姓始祖。

顾姓:顾余侯

汉朝初年,越王勾践的裔孙摇,因佐诸侯灭秦有功,被封于东瓯(今浙江永嘉),后来摇又封自己的儿子于会稽,人称顾余侯。

后来顾余侯的子孙,以其封地的名称的“顾”为姓氏,顾余侯被认为是顾氏的得姓始祖之一。

毛姓:毛叔郑

毛氏,本姓姬,是黄帝后裔,周武王同母的弟弟毛叔郑之后。毛叔郑始建有毛国,后迁于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再后举国避难于河南荥阳地区。

在毛伯郑的后裔子孙,以及国民中,皆有以先祖爵号、封国之名为姓者,史称毛氏正宗。汉族毛氏族人大多尊奉毛叔郑为得姓始祖。

郝姓:帝乙

相传契(又称阏伯)为商的始祖,其母因吞玄鸟(燕)卵而生下他,故被赐姓子。他曾助禹治水有功,被舜任为火正和司徒,掌管火事和教化,居于商。

商族后来不断的壮大,终于在契的第14代孙汤的领导下,推翻了夏桀的统治,建立商朝。殷商在第27代天子帝乙即位时,将他的儿子子期封于太原郝乡(今山西太原),其后子孙也以地为氏,称郝氏。

龚姓:共工

黄帝之臣共工氏,本是炎帝神农氏后裔,阪泉之战后共工氏归附黄帝,因治水有功,被奉为社神。

其后有一支开始以单字“共”,为整个家族的姓氏。其后裔又再加龙字改成“龚”氏,遂演变成龚姓。

每天更新干货内容,文章原创不易,承爱打赏点赞收藏关注!!!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