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唯一攻破函谷关的名将匡章,为什么历史上对他的记载那么少?

静静喝糖水 2022-11-22 11:18:19

以前看过《资治通鉴》的原版,一直对一个人有疑问,最近在看《资治通鉴熊逸版》得到了答案,这个人就是战国名将匡章。

对于匡章,历史上对他的记录一直很少,但从零星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匡章是一个非常牛逼的人,按理来说,应该是会被浓墨重彩记载在史书上的人。

有人说,战国的名将里,除了4大名将白起、王翦、李牧、廉颇之外,匡章应该可以排上第5位名将的人。

然而,历史上对匡章的记录却寥寥无几。

后来的司马迁在写《史记》时,也没有给他单独做传记。

匡章历经三代齐王,带领齐国更上一个台阶,还打了好几场影响当时战国局势的战争,这样一个猛人,却连如何死都不知道,直接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里。

说到匡章,他唯一备受争议的点就是不孝。

如何不孝呢?

据闻匡章的父亲是个家暴男,不知因为什么事,活活把匡章的母亲给打死了,打死就算了,父亲连正经的安葬都没有,就在自家马厩里随便刨个坑就把人给埋了。

这种做法,在现代人看来,简直不可理喻,恨不得把所有的臭鸡蛋都扔给匡章的父亲。

但在当时的男权社会来说,匡章的父亲并没有受任何的责罚。

于是,匡章的做法就耐人寻味了。

报杀母之仇吧,凶手偏偏是亲爹,继续侍奉亲爹,做个孝子吧,情感上也过不去。

所以,匡章最后什么都不管,也什么都不做;没有向父亲复仇,也没有收敛母亲的尸骨,他选择放下。

这也导致他被很多人喷,觉得他不孝,连自己亲生母亲的尸身都没有收敛。

其实,在当时那种情况之下,匡章无论怎么选,都是错的。

就在大众都觉得匡章是不孝时,孟子却和匡章交往,还对他非常尊敬。

对此,孟子从不孝的基本含义来回怼那些说匡章不孝的人。

孟子是这样说的:

世俗所谓的“不孝”,不出以下五种情况:一是懒,不侍奉父母;二是贪杯好赌,顾不上父母;三是只爱妻子儿女这个小家庭,只为小家庭谋福利,不管父母的生活;四是管不住自己,犯错让父母蒙羞;五是好勇斗狠,连累父母。——《孟子·离娄下》

孟子说,以上这五种不孝,匡章一条都不占,凭什么说他不孝呢?

因此,孟子一直认为,匡章和不孝不沾边,相反,孟子觉得匡章的做法才是真正的孝道。

匡章的父亲去世之后,并没有留下遗嘱说要给母亲重新安葬,所以匡章也并没有自作主张地去重新安葬母亲(不欺死父)。

既然不孝并不是匡章的错,那为什么历史上对他的记录少得可怜呢?

是匡章的历史战绩太少了,所以不值当大家把笔墨花在他的身上吗?

并不是的。

匡章的历史记录虽然很少,但是只要有他名字出现的史记,无一不是牛逼哄哄的描述。

匡章首次登上历史舞台,是代表齐国参加相王合法性辩论,他在和惠子辩论时,丝毫不落下风,为齐国称王提供了理论基础。

正当我们以为匡章是个文官时,他在历史上消失了11年,再次出现,是以武官的身份出现的。

公元前323年,秦国要进攻齐国,匡章被齐威王直接任命为齐国军队统帅,负责统领齐军,阻击秦国的进攻。

而匡章在面对强大的敌人,最后不负众望,一战功成,顺利击败了秦军。

而这场战争,也成了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吃过的最大的一场败仗。

自此以后,虽然匡章在历史上的记录还是很少,但每次出现,都是战绩斐然的存在。

直到公元前298年,匡章统领齐国军队,联合韩魏两国,一起围殴秦国。

秦国节节败退,匡章直接攻破函谷关,率领三国联军攻入了秦国腹地。

在整个战国历史上,这是秦国唯一一次被其他国家,攻破函谷关,攻入秦国腹地。

然而,作为历史舞台上很关键的一场战争,匡章出现的次数少之又少,后面更是直接失踪,没有任何的历史记录。

对此,我们可以从历史主人的角度来看。

无论匡章有多牛逼,但他是齐国大将,最后秦国才是这场战争的赢家,匡章可以说是秦国的敌人,所以,秦国在统一六国之后,抹杀掉匡章的功劳,很正常。

而且,匡章是攻破函谷关的主要将领,这可是秦国的黑历史,更加不可能详细地记录。

再加上,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进行过一场大规模的“焚书”行动,直接把六国编撰的史书销毁了,因此,即使匡章出现在其他国家的历史记录里,也在这次的行动中,被烧毁得七七八八了。

之后,大家都以秦国记载的历史资料,作为第一手资料,而秦国历史,又怎么会把匡章这样的一个敌人记载得太过于详细?

所以,即使是司马迁,他也没有得到多少匡章的资料,所以也没有给匡章列传。

《资治通鉴熊逸版》里对匡章的描述,更多的是集中在匡章不孝的事情上,可以算得上是比较详细的,看完熊逸老师对匡章的叙述,我对匡章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当然,匡章只是《资治通鉴》里的人物之一,《资治通鉴》是一部影响深远的史学经典,无数人对这部经典趋之若慕,但我们应该以何种方式去读懂它呢?

对此,《资治通鉴熊逸版》给出了答案。

对于这项跨越数年的“读史大工程”,作者熊逸用“串讲”的方式,为读者逐字逐句解读《资治通鉴》。

他的解读并不局限于历史本身,而是从中生发出对社会、文化等多维度、立体化的剖析,力求解读出现代人的大历史观。

这套书为第二辑,内容涵盖《资治通鉴》周纪三、周纪四、周纪五,以及秦纪一、秦纪二,以近260个问题为抓手,带你“亲历”战国诸侯的土崩瓦解与大秦帝国的崛起。

如果你也对《资治通鉴》感兴趣,却看不下去原版的《资治通鉴》,建议可以选择《资治通鉴熊逸版》加以辅助,从而学会用历史的思维来思考问题。

0 阅读:45

静静喝糖水

简介:每周分享点有意思的故事和信息!你的快乐,就是我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