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十堰香口正东两千米的长江下游南岸,斜对着安徽安庆华阳镇,矗立着一根高高的铁杆,上面安装着一盏大灯,到了夜间,它就放射出橘红色的灯光,这是国军长江防线的一座江上灯塔。如果晚上有渡船从华阳镇出口入江,那就会直接出现在灯塔的光照之下。而且,船由华阳镇斜着驶过长江后,可以从灯塔处的渡口登陆。故而,敌人就在灯塔一带,每隔五十到八十米的距离,修筑了大量的地下暗堡,设置了交叉火网,妄图阻止我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南下。
为了顺利渡江南征,准备从此处登陆长江南岸的我第二野战军之十五军决定,派遣突击队夺占灯塔所在地域,捣毁敌人的暗堡,为我军登上南岸扫除障碍。
经过研究,十五军把这一光荣的任务交给了五十四师一三零团的六连。
六连受命后,立即组建了由连长骆金银亲自率领,分为三个班,共有三十八名勇士参加的突击队。其中,一班负责登岸后的插入纵深;二班负责爆破占领敌人的滩头阵地;三班负责攻占灯塔及其周围地域。
当突击队的勇士们悄悄地登上渡船,扬帆出征时,黑暗的夜空飘落着蒙蒙细雨,江面上笼罩着浓浓的烟雾。
入江不久,时刻防范我军渡江的国民党守军就发现了行驶在江中的、突击队乘坐的船,并实施打击。他们的炮弹不时在突击队渡船的附近爆炸,导致船体东倒西歪、一颠一簸地向前行进。
掌舵的船工负伤了,连长骆金银马上接过舵,亲自掌着。他边掌舵,边鼓励大家:“同志们,胜利就在眼前,一定要坚持住!”正在帮助船工划桨的三班战士史国英也大声喊道:“渡江击敌,建立新功!”其他同志听了,都精神抖擞,跃跃欲试。
突然,一发炮弹落在船尾,炸伤了突击队的通信员、司号员等五名同志。连长骆金银的头部也被炮弹皮划开了一个大口子,血从头上流到面颊、颈部、衣领上,但他依然挺立着,牢牢地把控着船舵,引领着航向。
突击队的渡船行进到离长江南岸一百多米时,史国英兴奋地大喊道:“三班的同志们,就要到南岸了。看,前面就是灯塔所在地,赶快准备好炸弹!”
这时,敌人发射了四、五颗照明弹。借着照明弹的光亮,江岸上灯塔一带的地形,看得特别清楚,但突击队的渡船也完全暴露在了敌人面前。于是,突击队招致了敌人更加猛烈地打击。
连长骆金银见状,命令大家加快划船速度,同时注意躲避敌人的火力袭击。骆金银话音刚落,手中没有橹的同志们,都立即拿起铁锹、钢盔等,趴在船边与船工们一起奋力划水。
忽然,一发迫击炮炮弹落在了渡船中间的舱里,三班的七名同志负伤了六位。继而,随着敌人的又一阵猛烈袭击,二班班长和他的三个组长都挂了彩,江水从船体被子弹射穿的空洞里涌进船舱。
敌人的火力太猛,使得许多同志负伤,渡船受损进水,情况可谓万分危急!
依然在掌舵的骆金银连长要求没有负伤的同志,想法堵住船体漏水之处;负伤的二十五位同志,轻伤的先自行包扎伤口,然后再给重伤的包扎!
严峻的情况,不良的态势,没有挫伤突击队的战斗激情。一班的有些同志主动提出,鉴于二班受伤同志太多,由他们接任原定的二班的爆破任务。正在全力揺橹的二班副班长高玉生听了,当即回道:“凭什么?那怕全班就剩我一个人、一颗炸弹,我也要代表我们二班完成任务!”负了重伤的二班长王顺也紧咬牙关,坚定地说:“高玉生同志说的对,我们二班……一定能完成……爆破任务!”
最终,经过突击队全体指战员的共同努力,顽强拼搏,他们的渡船在敌人的一个火力点附近靠岸了。
雨更大了,天更黑了。岸上,敌人的地堡里一刻不停地喷吐着通红的火舌,子弹像流星一样在突击队队员的身边乱窜。
突击队的战士们巧妙地躲避着敌人的子弹,接连不断地弃船登陆。
二班副班长高玉生第一个冲上岸,并朝着敌人的火力点投了一颗手榴弹。之后,他借助爆炸的烟雾,只身摸进了敌人的哨棚里……
二班的潘福兴、苏臣、宋天学等同志互相掩护着紧跟而上,匍匐前行到敌人的地堡近前后,把点燃引线的两个炸药包,顺着地堡的射击孔,迅速地塞了进去。随之,敌人和他们的地堡一起上了天。其它地堡里的敌人听到爆炸声以及同伙的惨叫声后,丧失了斗志,吓得钻出地堡,顺着交通沟逃跑了。
与此同时,突击队其他各班也都在争先恐后地完成着自己的作战任务。
右胳膊被打断的一班长李长泰,不听劝阻,仍坚持战斗。他左手拿着手榴弹,也英勇无畏地冲上江岸,带领着自己班的同志们,去努力完成本班的向纵深发展的任务。
三班虽然大都负伤,但他们不顾伤痛,紧紧跟随连长骆金银,占领了灯塔,并成功地把红旗插上了塔顶!
这样,英勇的六连突击队不负重托,胜利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作战任务,为二野十五军全体将士的顺利渡江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