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消化科门诊挤满了焦虑和抑郁患者?

安尔法 2024-09-05 17:30:37

一个心理咨询匠带你进入自己内心的世界,喜欢的关注吧!

文/老K

昨天三联生活周刊发表了一篇内容《消化科门诊,挤满了焦虑和抑郁症患者》。

其中有句话让我深有体会:

许多肠胃不适的患者在消化科经历了漫长、反复的求医后,最终在医生的建议下走进了精神心理科的诊室。

这不禁让我想到著名心理学家曾奇峰先生就曾说过:有人统计,在综合医院看门诊的全部病人中70%,应该同时去看心理医生。

虽然这个数字很大,但事实上,估计连千分之一不到的人会选择这样。

疾病是表达痛苦的最后不得已方式

在三联生活周刊中介绍了,北京协和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李景南说:

在他这里接受门诊治疗的患者中,有将近三分之一的人,做完整套身体检查还找不到病因,这类人群中20-50岁的人居多。

所以李景南表示,大部分肠胃不适的人都和患者心理状态有关。就像懂心理学的人都知道,胃其实就是我们的“第二大脑”,一旦心理不适后,最先不舒服的部位就是胃部。

比如抑郁症患者会出现严重的进食问题、食欲减退等等。

所以,这类患者有时候胃部不舒服是真实的感受,可却并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疾病,这就很像“疑病症”

事实上,疑病比真的生病了更难处理。

如果是器质性疾病,比如溃疡哪怕肿瘤,只要把病灶处掉就好了。但是疑病的人是没有明显的器质性问题的,这些人看到那些健康化验单指标是不相信的,因为自己的确不舒服,所以就会联想是不是患上了那些人类还没有发现的疾病。

这就很可怕,这种疑心病会导致患者焦虑,而焦虑会加重胃部不适,胃部不适又会反回来更加让患者焦虑,自此形成恶性循环。就是森田疗法所说的“精神交互作用”。

我们的身体远比我们想象的有智慧,很多时候那些不舒服的感觉都是长期积累下来的“历史遗留问题”。

就像武志红在他的《身体知道答案》一书中指出:

“我们总是太容易活在头脑和认知中,忽略了身体与感觉。身体知道的答案,远比我们想象的多。”

心理学有个概念叫“躯体化”,就是说平时我们压抑的那些情绪和心理症状会通过身体疾病的方式展现出来。

焦虑和抑郁通常都会有躯体化反应,如果仅仅只是重视身体的反应,就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般把最核心的问题忽视了。

通常那些因为焦虑抑郁产生躯体化反应的人,最终大多数人竟然都是在精神科被治好的。

因为当他们能够真正把过去那些压抑的情绪抒发出来,甚至把心理创伤讲出来后,躯体化症状反而自然而然就好了。

所以,平时被你压抑的情绪,最终无法表达只能通过疾病方式让你重视,这可能也是我们身体智慧的地方,让你用最大的代价重视它,也是无奈之举了。

别再以“隐忍”为傲了

我们的文化从小教育人们遇到事情要学会隐忍。

可过度忍受,或者准确说,一个人只会通过“压抑和忍受”这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来面对生活所有的事情时,这个人最后一定会出问题的。

微博之前有个很有趣的话题叫“真正的情绪稳定,不是忍耐。”

这个话题的流量超过千万,其实这些年很多自媒体经常抛出一个毒鸡汤:

最牛逼的情商就是“情绪稳定”;

无法掌控情绪的人,也没办法掌控自己的人生;

......

我觉得这类鸡汤本质上就是一种情感暴力,当越来越多人开始反感它这是好事情。

因为一个人在没有足够人格力量的时候,常常伪装自己,最终一定会把这个人搞垮。

有本书叫《我们何以不同》,这本书中讲了一个概念就是“快乐的暴政”。

就是当我们把追求快乐、正能量当成唯一标准的时候,那么这些感受的反面就会被天然排斥,世界充斥着不允许人不开心、负能量。

可人只要还是人,就会有负面的东西,这些东西如果不能被“看见”,最终会爆发出更多让人意想不到的能量,反噬人们。

在这种正能量的暴政之下,人是不能悲伤、不能愤怒、不能痛苦,可这些负面情绪永远不会因为你的否认就消失,它最终会以疾病的方式来获得表达的“合法性”。

因为情绪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喜怒哀乐本就是人生的一部分。

心理学有句话叫“看见即是疗愈”,这句话说得更准确一些就是,让那些不被人允许和排斥的东西变成“合法”能摆在台面上后,这些症状自然也许就会消失,即便不能消失人们也可以更慈悲自己,更接受真实的自己了,对痛苦的忍耐度会增加。

英国精神分析师比昂说,心理治疗的目标,就是要把无限变成有限。这个原则用在对躯体疾病患者的心理治疗上,就是要把疾病对人的看似无限的影响,缩小到有限的程度。

6 阅读:665
评论列表
  • 2024-10-02 18:02

    拒绝社交是人的一大弊端

  • 2024-10-02 19:56

    打着科学幌子的医学治不了任何病,把掩盖症状当治病,只能小病治成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