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讨论为什么那么难

是个浩学翁 2024-11-08 20:30:58

最近两年人们发现,微信群的队伍越来越不好带了。曾几何时,人们热衷于建群,同学、老乡、亲友、同事等等,一时间手机里热闹非凡。但几年下来,群可能越来越多,退得也越来越多了。现在很多人手机的群,不是悄无声息,就是经常看到一些转发的新闻和链接,要不就是吃喝玩乐地胡侃一通。总之,不能说哪怕稍微正经一点的话题,一说就吵,没说几句就不欢而散,甚至退群了。

毛主席早就说过一句话,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必然会存在左中右。这是一个很正常的道理,而且那个时代的左中右,我们都理解。目前看起来,在一个信息爆炸和信息泛滥的时代,认知差异化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虽然这可能是一种客观趋势,但是也绝不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那么简单。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不是长相、肤色或其他可视的特征,而是人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这是左中右产生的基础。能力是人的生理基础决定的一种能力,因为,从神经认知和脑科学上讲,我们对世界的认知都是建立在对外界信息的处理基础上的,就是说,所有的信息都是经过大脑处理才被我们建构起世界的模型的;而认知方式则与人的所处环境以及所受教育等社会环境相关因素影响下形成的认识事物的方法、视角或逻辑等综合模式。认知能力决定了收集信息的量,认知方式决定了处理信息的过程和质量。最后产出的就是人的思想和行为。

世界上的万物具有真实的样子,也有人类认知的样子。真实的样子在每个人的视觉中应该是一样的,当然我们排除视觉的差异,例如色盲;但是在人类认知中,其结果可能就千差万别了。问题不在于真实世界,而在于我们自身。我们从真实世界中收集信息,收集的过程可能就千差万别,把这样千差万别的信息送进我们自己的大脑加工,而我们的大脑又是千差万别的,就如同各式各样的工厂一般,指望千差万别的工厂用即便同样的原料进行加工,产出千篇一律的产品,那也是根本不可能的,更不用说原料也非常不同。因此,人的思想出现千差万别的状态,出现左中右,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今天我们这个信息社会与以往社会一个最大的不同,在于互联网带来的自媒体舆论表达和传播的充沛和随意。这有积极的一面,就是让每个人在信息获得上趋于平等,也可以有表达自己观点和想法的渠道,这是今天的人类最值得骄傲的一点。但是,这也有消极的一面,那就是自由表达中的不负责任,这一方面是因为这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法律法规其实也很难严格管理语言。例如,现在的朋友圈充斥了各种信息,很多信息都是所谓小编的加工,其标题惊悚、怪诞、极端、夸张以及武断等等,无所不用其极。这反倒把信息的真实性淹没了,甚至替代了。我们大多数情况下了解的不是事实本身,而是观点。

这使得目前的信息环境本身基本不是一个理性的环境。信息发布者和信息接收者有着不同的非理性表现。先不说媒体展现的是不是事实,但仅就标题而言,往往就已经把人的思维禁锢住了。特别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自媒体,为了流量的缘故,在信息的标题上做足了歪功夫,对一个事实可以贴上自己造出来的惊悚标题,而标题的意识形态越强,站队越明显,可能流量效应越强。根据现在的阅读环境和相关,大多数读者太忙了,要读的东西太多了,所以根本不会认真阅读每一条信息,标题所传递的信息也许就够了。

因此,互联网完全不是一个理性争论的场所。这是一个流量为大的领地,我们都知道,流量为大就有利益为大。一般来说,越是理性的表述与不够理性甚至越不理性的表述相比,其流量一定是少的,这就是哗众取宠的效应。互联网就是这样一个放大哗众取宠效应的场地。于是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什么引起轰动效应的话题,到最后都有很多不正常的结局,一地鸡毛。往往很多人已经参与了讨论,反倒对一地鸡毛无动于衷,参与就是目的,至于什么效应,并不是大多数人关心的问题。

当然,也有个语境的问题。讨论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尽管我们都说互联网具备了互动的功能,但是非现场的互动与面对面的互动差别还是很大的,即便是视频的面对面也不能完全消除这种差别,至少现在的技术条件下是如此。因为人类的很多信息并不是仅依靠语言来传递的,同样的语言不同的语气甚至不同的表情,信息都是不一样的,面对面的互动能够全方位的传递丰富的信息,更便于沟通,也更便于互相之间的理解。在这方面,互联网上的互动基本还是一来一往的,在来往的过程中就会损失掉一些信息。因此仅凭语言来判断对方,这就难免有差异,甚至有误解。沟通中的一点点误解都可能酿成重大的分歧。

即便是微信群,甚至是那种都是熟人以及间接次间接熟人的微信群,依然不是一个讨论严肃问题的合适场所。想象一下,如果两个人观点不太一样,但在只有两个人的情况下,通常互相之间是礼貌的,但是如果人数多起来,对立就会产生,甚至会剧烈。如果再加上那些以营销为目的信息,无论是什么方向能量的信息极端化,其结果都可能是使人逐步失去理性,也会在人群中生产出更多的撕裂。不过,微信群的讨论倒是提醒世人,尽管中国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喜欢上个世纪中期曾经有过的10年,但是却可能还有很多人并没有摆脱那个年代的思维方式,这是可悲的,这不应该是我们生活中应有的状态。

互联网加上社会中人的千差万别,就使得杂音往往大过理智的声音。其实社会存在不同的声音,并不是一个可怕的事情,完全一个声音倒需要警惕。但问题是,如果一个社会的左中右完全没有妥协的基础,这就有点麻烦了。如果仔细思考的话,可能会发现现实中很多人的标准是不确定的,或者是没有一个思想体系支撑的。即便是对一个人来讲,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自己的左中右也会变。一般来说,年轻人更激进一些,因此也可能会偏左一些,而上年纪的人可能会保守一些,因此也可能会偏右一些。即便是马克思的文章,早年的和晚年的也不一样。我觉得可怕的并不是存在左中右,而是对所谓的标准极端化。一旦极端,并没有了妥协的基础,社会就会处在争吵之中。

争吵与讨论不是一回事,讨论是希望找到共同点达成一致,保留不同点继续讨论和探索。而争吵则戾气喷发,就是宣泄而已。为什么我们现在就不能讨论一些问题呢?为什么人们的议论会越来越戾气?这是我们所有人需要反思的问题。互联网上常可以看到一些义愤填膺的语言甚至谩骂,而且粗话越来越被当做是一种精神的表现,因此常可以看到点赞最多的就是粗话。尽管这些人在社会上是少数人,但是给人的印象则是支持率很高,这就向人传达了一个非常不真实但却很有影响力的信息。久而久之,社会的戾气现象反倒让人觉得可以接受了。

我以为,引起戾气的话题越多,说明一个社会的包容程度越差,这显然不是一个好现象。目前在中国,社会正在形成的以意识形态划线区分立场,甚至区分敌友的思维和氛围,这需要全社会的警惕。这种凡事都以敌我思维加以判别的风气,不能不说是一种历史遗毒。如果要找到核心症结,大概与我们对两种价值观--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缺乏全面和准确的理解有关。

这两大价值观的对立已经数千年,所有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都是这两大价值观争论、博弈和斗争的结果。人类社会的很多元素如团体、组织、民族、国家、社会制度等,其实都是在这两种价值观的较量中逐步出现并不断演化的,而且有了无数的标签。而这样两个逻辑的讨论如果不是坐下来认真梳理,就没有办法讨论。绝大多数人都并不一定是有条理的理解这样的理论,或者说根本不在这样的逻辑线条上。所以社会上的很多讨论看起来是不讲逻辑的。

我觉得厘清这个问题很有意义。我们每个人的价值观是在个人教育、家庭、生活环境和朋友圈不同背景下形成的,对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之间的差异有自己的理解和接受,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意识到这一点,而往往只是在这两个核心价值观为出发点的逻辑线上的某一点上停下来,对前因后果并不是很清楚。大部分人可能都是如此,例如,讨论民主这个概念,有人从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上理解,有人从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上理解,他们用的词可能都一样,但是其含义却大相径庭,于是一言不合就可能出现情绪化。

也许这就是社会吵吵闹闹的底层逻辑。

0 阅读:0

是个浩学翁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