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下降7年,国家、各地方使劲,2024年我国人口出生率终于止跌回升。
保住900万大关,增加52万人,立一大功的就是第一个出生率暴涨的城市:湖北天门!
天门实现人口逆转的方式,真如外界所言“发钱”保出生率?这种方式的可行性高吗?
从1950年到2018年间,我国即便在实行计划生育的阶段,每年的出生人口没有低于过1500万。
变化出现在2019年,出生人口为1465,2020年减少了263万人,2021年在又减少200多万的基础上达到1062万人。
等到了2022年,我国的人口出生数量跌出了1000万大关,2023年仅有902万人出生。
能不能保住900万的大关就看2024年能不能止住7连跌,虽然专家曾作出过预测,但数据没有统计出来之前任何人都无法打包票。
2025年1月17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我国2024年的出生人口为954万,较前一年增加了52万人,出生率提高了0.38个千分点。
并非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交出了成功的答卷,最亮眼的反而是一个小城市:湖北天门。
能够拿出 17%的增幅,天门靠的是真金白银。
而钱,切中了年轻人不敢结婚、不敢生孩子的痛点。疫情的出现,加剧了人们对未来的担忧,以及对存款的重视,年轻人抱着不为难的态度,不愿意轻易打乱节奏结婚生子。
年轻人的顾虑,天门市政府看得见——通过对全市16.5万名已婚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调查,市政府出台了鼓励生育的“七条意见”。
育儿补贴、孕育费用、产假保障、住房保障、托育服务,天门将生育的方方面面都考虑到,减免某些费用,发放补贴,市民只需要考虑想不想生孩子,而非顾虑有没有钱生孩子。
其实,通过发福利来鼓励生孩子的政策,并非湖北天门独有,外国早有管理。
日本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已全球皆知,其生育率在2024年的报道中跌至1.20,实为罕见。
为此,日本政府想尽办法,地方政府也频出奇招,东京甚至计划公务员上四休三,更允许有适龄孩子的家长可以弹性工作。
在现代社会,职员的工作时长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他能创造的价值,东京政府的“催生”新招可以理解为“要生育,弃产能”。
日本之外,韩国、欧美国家也都有生育率低的苦恼,也都开始了“砸钱”自救之路。
韩国的仁川市出台的政策中,新生儿到18岁会有约55万元的资金支持;北欧国家上调了家庭福利支出的比例。
中国在借鉴外国促生育的方法后,结合本土情况也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天门的出生率提高说明了砸下真金白银的方法是有效的。
后续,天门可以作为一个试点,如果成效持续各地方可以适当推行“天门方法”。
相信在国家的努力下,我国的老龄化压力可以得到缓解,人口结构可以更加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