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气是对钱的敬畏,大方是对社会的回馈”。日本经营之神稻盛和夫这样解释大方和小气,对于有钱人来说, 大方和小气并不是对立的两个词,而是富人灵活运用的两把金钥匙。
去追求无节制的消费和大手大脚的挥霍,也并非好事。有人说“有钱人最可怕的是不懂得钱是怎么一回事”,你消费大手大脚的背后,是不是真的会理财?富裕人群的消费观反而是 “小气”和“理性”。

真正的大富翁都是“大方的小气”,小气是富人对资源的敬畏和理性支出的底线,大方是富人对社会的回馈和帮助,这和普通人单纯的“抠门”和“大方”可不一样哦!
一、消费是有钱人一场“理智的博弈”,小气反而是大方的前提
普通人越有钱越消费得“潇洒大方”,但有钱人越有钱越“小气”。有钱人消费时会更看重“价值”,消费对有钱人来说是一种选择,而非经济负担。
“大方”是有钱人才会做的理智选择,毕竟在有钱人看来,真正值得大方的人或事物,才能带来比花销更高的收益。
二、富人“小气”的背后,是这三种能指向财富自由的标志
(标志一)控制住了“欲望”,理性消费才是财富自由的开始
钱花出去,一分一厘都要问心无愧。有钱人对消费最忌讳的是“盲目跟风”和“人云亦云”,这样的消费既不理性也不节俭, 最终不仅买到的商品不一定合适,自己还会花冤屈钱。
反之,富人更看重的是“真实需求”, 对不感兴趣的事物和不必要的消费持谨慎态度,这看似“小气”,但却是财富自由的开始。
(标志二)理性消费的指针落到了“控制成本”,理财的第一步
“小气”更是一种控制成本的表现。理财的第一步就是控制成本,认为“会花钱”的人并不一定会理财,真正理财的人是会控制成本、合理安排资金流动的。
为了控制成本,有钱人会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消费,甚至美国的亿万富翁们不仅自己不刻意追求奢侈品,所穿的衣服价格也普遍较低。
(标志三)小气但不抠门,长期积累更利于创造价值
钱并不是一切,但一时不理智地乱花钱,就会造成财富的破产。有人会问:那既然有钱人都“小气”,那岂不是不容易实现财富自由?
不不不,富人是“小气但不抠门”,控制消费支出是为了在关键时刻支出高价值、有意义的消费。总的来说, “小气”就是对自己和他人都不轻易消耗自己能力的前提,这才是富人“轻装上阵”的秘诀~
三、遇事都大方的富人不一定是真大方,或许只是被骗
对富人而言, 小气和大方是要讲对象的。对不值得信赖的人不轻易大方,对值得的人则该果断地大方。比如“富人帮穷人”的想法是出自内心的同情和怜悯, 但普通人帮穷人只能出于“同情心”,这和富人的大方并不一样。
有些人将有钱人视为“提款机”,只要一有需求就向富人伸手,富人越不计较成本、轻易妥协,后面越有可能被反复地“诈捐”。
正确观念一:大方是有钱人的“生命线”,不能随便大方
正确的大方观应是“适度”。越是有钱,生活越稳定富足,越容易得到他人的嫉妒与夺取。这时候随便大方,就会易得失心眼和被他人利用。
大方的前提是要和值得的人发生积极的互动,和自己没有交情或经济利益关系的人, 千万不要轻易大方!
正确观念二:小气是富人“守住底线”的大招,不能随便小气
看似是“抠门”又“小气”的消费观,其实恰恰是有钱人最理智的一面,是对理性消费和自身意愿的坚持。 但这并不代表对不值得的人和事就要刻意扭转自己的消费观。
如果是上司、客户、合作伙伴等重要关系, 一定要先将其利益放第一位,大方地花钱。如果是鄙视链、鱼水关系的人则 要尽量少花钱给自己贴金,扮演“败家子”或“巨婴”角色可不是有钱人的本色!
正确观念三:了解人性、消费场合,才是做出财务决策的关键
富人还会提前做出利益评估, 根据经济形式、身处的行业、与对方的关系以及对方的人品来判断是小气还是大方。有钱人更精明, 一份财务决策往往要考虑多个变量,就算是“理性消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成本低,或对方值得,就毫不犹豫地大方;成本高或对方不值得,就不轻易消费。总之,富人需做到小气且理性大方且暖心。
“小气”和“大方”是富人灵活运用的两把金钥匙。大方地与社会分享自己的才华、金钱和品德, 小气地约束自身的欲望、保持理性消费。
能够将“小气”和“大方”两者平衡得当的人,方向感一定很强。触碰界限的人就需小气一把,而触碰底线、流露真诚的人就要对其大方一回。在小气与大方之间,富人找到了自己的财富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