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永乐镇桂花屋李子种植基地,业主廖孝国创新采用“以草养土、以剪促产”生态管理模式,通过生态草改良土壤结构,配合专家指导精准修枝,实现树增产、果品优。
春分时节,李花盛开,正是李树追肥的关键期。走进位于永乐镇的桂花屋李子种植基地,果园内并非杂草丛生,而是业主专门选种的生态草。业主告诉记者,这种“以草养土”的生态管理模式,既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又能通过草根的自然腐解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

业主廖孝国:“草就在地里自己腐烂,腐烂可以松土,(树)的根系就往上长,吸收肥料,这是一种有机肥。” 再过20天,果园的草会长到20到30公分高,业主将进行人工割草,让干草覆盖在果园地表,进一步促进果树成长。 春季的果园管理除了“养土”还有“塑形”。通过剪除直立徒长枝和背枝,保留45度斜生的结果枝,确保果树透光良好,挂果量大幅提升。 从过去的“把草当害”到如今的“以草养土”,从“粗放修剪”到“科学塑形”,桂花屋李子种植基地实现了产量与品质的双重提升。
据悉,该园区由川农大提供技术指导,种植了蜂糖李、半边红李和五月脆李三个优质品种。目前,永乐镇已发展李子产业近1000亩,带动200多人在园区务工,实现了增收致富。

永乐镇副镇长吴少华:“目前我们的打算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让我们的产业园提档升级,主要是从果子的品质(着手),嫁接更好的品种,让我们的水果更优质,使当地老百姓和我们的业主都有更好的收益。 ”(记者 漆宗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