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中东风云变幻,加沙停火协议签署,外媒:哈马斯全面退让

锻炼行者 2025-01-19 11:21:14

趁着拜登上任之际,加沙地带实现了停火,而以色列亦许诺撤军。然而,在表面看似迈向和平之际,哈马斯实际上似乎已“全盘让渡了关键要素”,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据环球网披露,于1月15日的当地时间,卡塔尔宣告了本轮巴以冲突已达成停火共识,其间,卡塔尔、埃及与美国被指定为第三方保证国,旨在保障该协定得以执行,目前,双方正同步进入最后的审批流程。

本次休战计划划分为三个步骤:其一,以色列与哈马斯各自释放一批囚犯,以色列军队从加沙地区撤出部分兵力;其二,哈马斯释放余下33名囚犯,以色列军队彻底撤回至去年十月七日的加沙界线;其三,交战双方交换阵亡士兵的遗骸,以色列允许流亡的巴勒斯坦难民返回加沙,并每日开放五百辆外部人道援助物资运输车,以辅助加沙地区的医疗设施建设与受损住宅的修复工作。在第三方国家的监管下,重建规划预计耗时三至五年。

基于协议条款分析,此次是巴以冲突升级以来首次展现出实现全方位停火的显著迹象,乃至战后复原方案均已规划妥当。然而,实际情况常常不令人满意。原初,以色列安全内阁规划于16日审议停火协议之议案,然而后续宣布延期投票,其原因在于哈马斯在协议签署前夕提出保留加沙地带费城轴线的要求,此举被视为对以色列的“敲诈”,故此暂停了对协议的表决进程,并强烈呼吁哈马斯应全面接纳协议各项条款。

根据环球网于美国东部时间1月17日21:09的报道,以色列安全内阁已经投票批准了与加沙地带的停火协议。这一决定意味着哈马斯已放弃了坚持保留加沙地带费城轴线的条件,以促成停火协议的实施。

换言之,当哈马斯一而再、再而三地作出妥协,这是否昭示着其处于失利状态?需明确的是,在先前的最后一次休战协定中,除了规定以色列撤出外,还须认可哈马斯对加沙地区享有自主权,并解除对加沙居民的禁令等措施。然而这一次,哈马斯几乎摒弃了所有要求,议题仅聚焦于撤军与交换人质,其余条款则被束之高阁。

西方媒体的文章指出,哈马斯在过去一年半的抵抗行动并未达成其终极目的,即便战后的重建工作得以完成,也只会让局势回溯至先前以色列实施封锁的状态。更令人关注的是,自辛瓦尔遇刺以来,哈马斯目前陷入了“无首之群”的状态,这似乎昭示着哈马斯的全盘失败,以及以色列在最近一轮巴以冲突中的“全方位胜出”。

然而依我个人之见,此种论述略显片面。尽管哈马斯确实作出了让步,然而以色列在对加沙发动军事行动前所提出的诸多承诺,并未全部兑现。

内塔尼亚胡先前重申,主张迫使哈马斯释放全部人质,并彻底铲除哈马斯在加沙地区的势力,战事后由法塔赫接手管理加沙地带。倘若此番休战计划得以平稳推进,以色列实则仅达成了其军事战略的一部分。而内塔尼亚胡对于加沙地带的扩张欲望,已使以色列的军事举措全然忽视了人道主义原则,以至于当前的交换行动仅能涵盖一半的囚犯与死者,这一目标也因此未能全面达成。哈马斯依然会持续存在于加沙地带,而法塔赫无力实现对加沙的控制,导致事态再度进入胶着状态。

更关键的是,哈马斯透过此争端向全球揭示了巴勒斯坦人在加沙这一“开放监牢”内的悲惨境况,以色列企图借设立非法定居点侵蚀加沙版图的图谋彻底破产,进而导致整个中东地区对以色列采取严密防御措施。

如此一来,尽管此次停火协议导致局势仿佛回到了起点,但加沙地带已不再成为被尘封、遗忘与期待绝境的所在,而是成为了关乎230余万巴勒斯坦人生命安危的希望之所。殷切期盼巴勒斯坦实现建国之日的时刻尽快降临,并且心怀正义,祈求内塔尼亚胡及其同伙,那些犯下了“种族灭绝罪”与“战争罪”的罪恶之徒,能够早日受到法律的严惩与制裁。

0 阅读:32

锻炼行者

简介:谢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