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度高温,飞行速度9马赫?港媒:我国正在测试高超音速空空弹

锻炼行者 2025-01-23 10:22:11

近来,《南华早报》披露了中国在火星项目中运用风洞设施,对一枚高空对空导弹进行了极限性能测试。该导弹在达到9马赫的极高速度时,成功抵御了高温气流的考验,这表明中国在高空对空导弹领域的高超音速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该导弹的试验成果,彰显了我国在高速飞行武器开发领域实现的新突破。

《南华早报》的报道

空空导弹的速度始终是军事科技领域的核心评估参数。当前全球服役的空对空导弹,其飞行速度主要聚集于4至5倍音速的范畴内,而具备超过5倍音速能力的导弹则极为稀有。然而,此类导弹的高速特性主要表现在其最高飞行速度上,实际末端速度往往缩减至约3马赫。为了实现真正的高超音速空空导弹,其飞行速度必须超越5马赫,并且在保持高速飞行的同时,还需有效应对气动加热和黑障等技术难题。

我国此次试验的高超音速空对空导弹,恰恰是克服了这些技术障碍。依据《南华早报》的揭露,该导弹采取了跨大气层急降弹道,其飞行速率可达9马赫(相当于音速的9倍),在机动过程中,导弹前端的温度甚至能够攀升至1200摄氏度。这一极度高温条件对导弹的构造、冷却机制以及所有电子元件的稳定性构成了严峻考验。借助复刻高超音速飞行条件的风洞实验,研发集体顺利地检验了导弹于这类极端高温状态下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并确信其核心元件能在严酷条件下维持功能运作。

高超音速飞行器在面对气动加热挑战时,电弧实验能够提供有效的模拟方案

高超音速技术的重要性,首当其冲地表现在增强打击效能方面。传统空空导弹一般基于较慢的飞行速率运作,在应对长距离或高速变动目标时,常面临反应滞后与速率维持困难等挑战。引入先进的高超音速空空导弹,不仅能够提升突破敌方防御体系的速度,还显著延长导弹的作战半径。

通常而言,服役中的空对空导弹发射后常会攀升至约20至25公里的高空,与此相对,高性能的空对空导弹则能超越此高度限制,最高可达60至70公里,触及大气层的边缘地带。这种极高的飞行高度表明导弹能够自较远距离瞄准目标,并在其广阔的区域内实施打击。1.5马赫数与最高机动过载达到15G的标准,彰显了高超音速空空导弹具备远程精确打击快速移动目标的能力,其最大射程可达1000公里,显著提升了空空导弹的作战效能。

在探讨高超音速空空导弹所遭遇的技术难题时,其中一大焦点在于所谓“黑障”效应。黑障现象涉及飞行器在速度逾越5马赫后,因高速飞行引发的高温使空气电离生成等离子体,由此在飞行器外层形成一个“等离子体包覆层”。这种等离子鞘罩会隔绝飞行器与外部的电磁辐射,从而破坏导引头的功能,进而削弱导弹的导航性能。

不久前曝光的超远程空空导弹即将面世。

相较于传统的空对空导弹,高超音速空对空导弹在多维度展现出显著优势:

其一是显著延长射程。传统的空对空导弹通常需在较低的飞行轨道上执行发射后续机动操作,导致其射程受到局限。而卓越的超声速空对空导弹能够借助从大气层顶端俯冲的轨迹,显著延长射程,从而在数以百计公里之外定位并摧毁目标。

其次,旨在提升对隐形目标的捕获效能。得益于其高超音速下近乎垂直的飞行轨迹,导弹能以独特的战术逼近目标,特别适用于对抗采用无尾翼布局的隐身战机,如B2、B21等机型,展现出显著的拦截效能。此类飞行器后部的隐身特性较为欠缺,从而使得超高速空对空导弹能够更为精确地侦测并命中目标。

第三点是增强突袭效能。该类导弹的突然袭击效能极为显著。鉴于其惊人的飞行速率,目标在导弹迫近之际难以实施有效应对措施。特别是针对预警机或大型飞机这类对象,导弹几乎难以实现有效规避,从而显著提升突袭行动的成功概率。

六代机搭载高超音速空空导弹

我国在高超音速武器范畴内实现了新的跨越,此成就体现在高级音速空空导弹的研发上。在未来,此类导弹不仅有望克服传统空空导弹在远程攻击及高速机动目标拦截方面的局限,还将显著增强中国空军的远程打击与精确导航能力。伴随高超音速技术的持续精进,在未来的战场格局中,此类导弹势必会成为夺取空域控制权的核心武器。

当前,中国所研发的PL-17超远程空空导弹已能满足当前的战术需求,而高超音速空空导弹的问世,则象征着中国军工业科研水平已跃升至更为先进的技术领域。这不仅为我国空军装备了更为先进的攻击工具,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国防工业技术的进步。伴随关键技术的持续创新与实践,未来之高声速空对空导弹很可能演变成为国际军事竞技场上的显著象征之一。而在该领域,我国已处于领先地位,前景光明。

7 阅读:2314
评论列表
  • 2025-01-23 15:59

    持续创新迭代[点赞]

  • 2025-01-24 05:56

    也是,有了六代机,就得有与之匹配的导弹,不然发射个导弹,然后自己飞到了导弹前面,得多尴尬[笑着哭]

锻炼行者

简介:谢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