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年退伍,从同学口中得知初恋疯了,是出嫁那天喊着我的名字疯的

书页觅光者 2025-03-26 13:59:41

那段往事,关于一个四川山里的姑娘,关于一段无疾而终的初恋。我刻意不去触碰它,就像对待一颗埋藏已久的地雷,生怕一不小心就会引爆,炸裂我平静的生活。

直到那天,在一家弥漫着川菜香味的小餐馆里,我与老战友王建国意外重逢。这家小馆叫“老兵小馆”,是我们这些退伍老兵常聚的地方。昏黄的灯光下,王建国穿着笔挺的军装,胸前闪耀着几枚勋章,显得格外精神。他如今已是某军区的后勤部长,而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人。

几杯酒下肚,我们聊起了当年的军旅生涯,聊起了那些出生入死的兄弟,也聊起了那个我深埋心底的姑娘——秦晓梅。

王建国告诉我,他前阵子回老部队视察,顺便去了趟我们曾经驻扎的那个小山村,见到了秦晓梅。他说,秦晓梅疯了,是在结婚那天疯的,一边哭一边喊着我的名字。

这句话像一道晴天霹雳,震得我半天缓不过神来。我仿佛又回到了1977年的春天,那个百花盛开的季节。那一年,我从南京来到四川的大山深处,成为一名边防战士。

山里的生活艰苦而单调,与外界的联系全靠一个邮递员。而她,秦晓梅,就是那个每周给我们送来信件和补给的姑娘。她总是穿着褪色的蓝色邮政制服,背着沉重的邮包,骑着破旧的自行车,吃力地爬上山坡,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

起初,我们都觉得她有点傻气,说话慢吞吞的,还有些口吃。但她心地善良,总是给我们带来一些山里的野果或自家种的蔬菜。对于那些没有收到家书的战士,她还会多聊几句,像春风般温暖着我们这些远离家乡的游子。

一个冬天的夜晚,大雪封山,寒风呼啸。我正在值班室里瑟瑟发抖,突然听到有人敲门。打开门一看,是秦晓梅,她浑身湿透,嘴唇冻得发紫,手里却紧紧攥着一个塑料袋包着的信件。她说,有紧急电报,必须当天送到。那一刻,我被她的敬业精神深深感动了。

后来,我才知道她家里的情况:父亲是抗美援朝的残疾军人,母亲常年卧病在床,家里的重担全压在她瘦弱的肩膀上。她之所以选择当邮递员,是因为这份工作能让她接触到解放军,而她从小就听着父亲讲解放军的故事长大,对军人有着特殊的敬佩之情。

从那以后,我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我帮她修理自行车,教她识字,她给我讲山里的传说,那些充满了神秘色彩的故事,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我们就像两棵生长在不同环境的树苗,却在彼此的陪伴中找到了慰藉和温暖。

1979年的春天,山里的杜鹃花开得格外艳丽。一次送信途中,我们被突如其来的暴雨困在一个山洞里。外面电闪雷鸣,山洞里阴冷潮湿。为了取暖,我们紧紧依偎在一起,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她身上淡淡的草药香,也感受到了她对我的依恋。也是在那天晚上,我向她许下了承诺:等我退伍就回来娶她。

世事难料。1980年初,边境突发冲突,我被紧急调往北方执行特殊任务,一走就是三年。期间,我经历了生死考验,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但对秦晓梅的承诺一直支撑着我。

任务结束后,我第一时间赶回四川,却得知秦晓梅半年前已经嫁人了。她嫁给了镇上供销社的一个会计,一个据说家境不错的小伙子。她父母身体不好,她迫于无奈才答应了这门婚事。

王建国告诉我,秦晓梅结婚那天,哭喊着我的名字,说我一定会回来。当花轿抬到男方家门口时,她突然大笑起来,然后就疯了。

那一刻,我的心像被刀割一样疼痛。我无法想象,一个柔弱的姑娘,是如何承受这巨大的打击的。

第二天,我赶到当地精神病院,见到了秦晓梅。她形容枯槁,眼神空洞,已经完全不认识我了。我心如刀绞,决定留下来照顾她。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像照顾孩子一样照顾她,给她讲故事,给她唱歌,给她读我写给她的信。我像一位辛勤的园丁,用爱和耐心浇灌着这朵凋零的花朵。

一年后,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正在给她读信,她突然抬起头,看着我,叫出了我的名字。那一刻,我喜极而泣,我知道,我的爱,我的坚持,终于唤醒了她沉睡的心灵。

后来,我带着秦晓梅去了首都。在新的环境里,在友善的同事和我的陪伴下,她逐渐康复,我们也过上了平静而幸福的生活。

就在我沉浸在回忆中时,餐馆的门被推开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走了进来。是秦晓梅,她来给我送衣服。王建国看到她,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原来,王建国之前看到的,是秦晓梅的表妹。她们同名同姓,表妹也住在精神病院,王建国认错了人。

一场三十年的误会,就这样被解开了。

人生就是这样,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折和意外的惊喜。而我,因为对爱的执着和坚守,最终收获了幸福。我庆幸自己没有错过秦晓梅,也感谢命运的安排,让我们最终走到了一起。就像两条交错的河流,兜兜转转,最终汇聚成一条,奔向大海。

0 阅读:3

书页觅光者

简介:寻觅字里行间的智慧光芒,与你分享读书时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