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的夏天,我脱下军装,回到家乡。本以为迎接我的是平静的田园生活,却没想到,等待我的竟是层层叠叠的迷雾和一个让我至今难忘的夏天。那一年,我21岁,带着军人的干练和对未来的憧憬,却在担任粮仓保管员后,卷入了一场意料之外的风波。
生产队长将粮仓的钥匙郑重地交到我手中,沉甸甸的,像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明白,粮仓里的每一粒粮食都关系着全村人的生计。白天在田间劳作,夜晚守护粮仓,生活虽然辛苦,但也充实。直到那个夜晚,我撞见了一个不该出现的身影——妇女队长刘婶子,她鬼鬼祟祟地蹲在粮仓门口,像是在翻找什么东西。
第二天一早,我忐忑地向队长汇报了昨晚的见闻。队长听后,眉头紧锁,只是让我不要声张,他会处理。队长的反应让我更加疑惑,刘婶子平日里为人热情爽朗,怎么会做出这种事?正当我百思不得其解时,一个短发姑娘出现在粮仓门口,语气强硬地警告我:“昨晚的事,你别乱说!”
原来她是刘婶子的女儿刘晓云,为了供女儿上学,刘婶子吃了不少苦。晓云的出现让我更加困惑,刘婶子究竟在隐瞒什么?几天后,村里召开了大会,队长宣布要资助几户困难家庭,其中就有刘婶子一家。我这才恍然大悟,那天晚上,刘婶子是来查看粮食账目,担心粮食被挪用,所以才偷偷摸摸的。
真相大白后,我心里充满了愧疚。可是,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几天后,粮仓里的粮食竟然少了三百斤!这个消息像一颗炸弹,在村子里炸开了锅。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刘婶子,但转念一想,她一个妇道人家,怎么可能搬走三百斤粮食?如果不是她,那又会是谁呢?
不安和焦虑笼罩着我,晚上值班时,我更加警觉。半夜,我再次听到粮仓外有动静,这次,我看清了人影——竟然是陈伯!他正吃力地搬着几袋粮食往外走。陈伯跟我父亲是老相识,对我一直很照顾,他为什么要偷粮?
“陈伯,你……你干啥?”我震惊地问。陈伯脸色苍白,嘴唇颤抖着,半天说不出话来。他恳求我不要声张,眼神里充满了绝望。我内心五味杂陈,陈伯的孙子重病,他一定是走投无路了。
第二天,我将此事告知了队长。队长听后,愤怒之余,也充满了无奈。他知道陈伯的难处,最终决定瞒下此事,并发动全村人凑钱为陈伯的孙子治病。后来,陈伯的孙子病好了,他站在村口,老泪纵横地感谢大家。而我,也从这件事中明白,人生的道路上难免遇到坎坷,但无论如何都不能走歪路。
事情结束后,陈伯主动辞去了保管员的工作。而我,也迎来了人生新的篇章。我和刘晓云考上了同一所大学,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我们逐渐了解彼此,最终走到了一起。她知道我帮陈伯隐瞒了偷粮的事,特意来感谢我。我笑了笑,说:“不用谢,这事我本来就有责任。”
如今,每当我们回忆起那段往事,晓云总会笑着问我:“陈伯的事,你就不怕把自己搭进去?”我总是摇摇头:“怕啥?做人啊,最重要的还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现在,我不仅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也对得起我的妻子。
那个夏天,粮仓的风波最终平静下来,而我的人生,也因为这段经历,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责任与担当的意义。如果你是当时的粮仓保管员,你会如何处理陈伯偷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