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世的史书中,分析唐朝永贞革新失败的文章很多,也罗列了各种众说纷纭的原因。其中有一条原因非常耐人寻味,作者将永贞革新失败归咎于唐顺宗李诵猜忌改革团队的领袖王叔文,进而引发了改革团队内部的分裂,最终使改革走向了失败。具体探讨这类说法的原因,却发现很多地方都是不成立的,也与两唐书的记载有着很大的出入,完全是作者对历史文献中的内容主观臆测的结果。下面就以改革过程中,李诵与王叔文的关系变化为出发点,看看两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又是怎样影响这场失败的改革的。
唐顺宗李诵和王叔文的关系很好,在当皇太子时期就以王叔文为师。王叔文最早是唐德宗李适的翰林院待诏,以棋艺出名而受到称赞,在政治上也有独特的见解。后来李适把王叔文派到了东宫,于是他皇太子李诵的看重,成了东宫集团的核心要员之一。在王叔文等人的组织下,东宫集团成为了朝廷中下层官员聚集之处。很多有才华的中下层官员都向东宫集团靠拢,其中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刘禹锡、柳宗元、韩泰、韦执谊等人。他们力图通过改革推翻统治朝廷的旧官僚集团,让唐朝能够回到复兴的大道上。
唐德宗李适去世后,皇太子李诵继位,是为唐顺宗。因为在李适去世前李诵就曾中风长时间卧床,后遗症导致说话都不太清晰,所以只能隔着帘子通过牛昭蓉和宦官李忠言发号施令。为了推行改革,他将政务委任给王叔文,于是拉开了永贞革新的序幕。在永贞革新中,王叔文出任起居舍人和翰林学士,王伾出任左散骑常侍和翰林待诏,作为了改革团队的核心人物。王叔文又推荐改革团队中的韦执谊出任尚书左丞兼同平章事,掌管改革诏令的执行,实为朝廷宰相。于是在王叔文等人的推动下,永贞革新轰轰烈烈的展开了。
在这段时间内,唐顺宗李诵对王叔文是有着极高的信任,几乎就是无事不准。两人关系的变化出现在立太子事件中,也就是很多后世学者认为的李诵与王叔文出现矛盾,并进行猜忌和分道扬镳的开始。按照唐朝惯例,新君上位后要立皇后和太子,这是为了国家长远着想。当朝廷大臣们提出立广陵王李纯为太子的时候,却遭到了王叔文为首的改革团队的反对,于是双方进行了激烈的斗争。按照很多后世学者的说法,李诵也是支持立李纯为太子的,所以他对王叔文产生的反感和猜忌,最后偏向朝廷大臣而立李纯为太子。
经过此事后,王叔文在朝廷中的声望大跌,改革团队内部也出现了分裂。于是宦官俱文珍趁机在“制书”上剥夺了王叔文作为翰林学士的身份,以此限制王叔文参加政务讨论。后来王叔文下令让范希朝为左右神策军京西诸城镇行营兵马节度使,以改革派成员韩泰为副使,掌管神策军军权,也遭到了以俱文珍宦官集团的抵制。于是永贞革新遭到很大的阻力,因而无法推行。俱文珍等人得势后,纠集大臣上书请皇太子李纯监国,不久之后发动政变比唐顺宗李诵禅让皇位,于是永贞革新以失败而结束,王叔文等改革团队成员先后被贬或杀。
很多后世学者认为,俱文珍等宦官集团成员之所以敢对王叔文等人下手,其实是得到了唐顺宗李诵的默许。这个默许的背后就是李诵和王叔文关系的破裂,导致了他对整个改革团队的猜忌和不信任。实际上从史书上看,并没有记载李诵对王叔文任何不信任的地方,甚至两人直接交流都没有记载,这是非常蹊跷的。如果两人有矛盾,那么必然会落在史书上,一个字都没有,这是不合情理的。按照你史书的说法,李诵因为中风后遗症没法直接执政,所以都靠着牛昭容和宦官李忠言对外发号施令,也通过他们和王叔文等人交流。
既然李诵口齿不清,需要通过宠妃和宦官对外交流,又怎么确定宠妃和宦官的话都是他本人的意思呢?永贞革新的事是在他作为皇太子时期就定下的,当时他们就经过多番讨论,这是毫无疑问的。李诵继位后以王叔文团队推动变法革新,这本就是早已定下来的事,肯定是他本人的意思。可他中风之后对外发布的命令,通过宠妃和宦官传达,这就说不清楚了。都说李诵支持李纯当皇太子,那到底是李诵自己的意思,还是宦官和宠妃的意思,谁能确定?既然这个谁都无法确定,那又怎么能确定他因为此事和王叔文团队闹翻呢?
从整个历史事件看,王叔文等人的永贞革新是被以俱文珍为首的宦官集团联合旧官僚集团推翻的。而李诵身边的牛昭容和李宗言本就是宦官集团的人,他们能为王叔文说好话?更令人生疑的是,永贞革新失败后,牛昭容和李宗言就下落不明,史书上也没了记载。哪怕是直接领导改革的“二王八司马”,他们的结局都有下文,作为李诵身边最重要的人却失踪,显然是欲盖弥彰的。如果他们真的毫无保留的支持王叔文等人,必然会留在贬官、废黜等记录,而不是莫名其妙的消失,这是非常不合理的事情。
站在唐朝礼法的角度,永贞革新期间立太子,也是存在重大的违法嫌疑的。唐朝向来是先立皇后,再立太子,然而在唐顺宗李诵在位时期却不是。李诵在位时期没有立皇后,直接立太子,这就违法了礼法程序。实际上史书上记载的唐顺宗皇后王氏,不是李诵立的。而是在俱文珍等人发动政变,逼迫李诵禅让皇位后,由刚登基的唐宪宗李纯立的。所以这位王皇后实际上是追封的皇后,王皇后也成为少见的,由儿子下诏给父亲立的皇后。按照人之常情,李诵真的想要李纯当太子,为什么留在他身边的是牛昭容,而不是李纯的母亲王良娣呢?
这种关系说起来比较拗口,但本质上却反应了这次政变的实质,那就是李纯作为幕后主使起了推动作用。既然立皇后都能这么干,为什么立太子不能这么干?因此立太子就存在很大一个可能,那就是宦官集团利用手中把持的神策军兵权,胁迫李忠言和牛昭容配合,推动广陵王李纯成为皇太子。
正是因为有了李纯为后台,俱文珍等人才能和死对头旧官僚集团绑在一起,才能无视朝廷下达的剥夺神策军兵权的诏令,这才为后来的政变奠定了基础。站在这个角度看,所谓的李诵支持立李纯为太子,因而与王叔文团队分道扬镳,不过是为了让李纯顺利成为皇太子,而编造的舆论和谣言。
李诵作为一个中风病人,根本没法对外发布自己的想法,完全被宦官集团胁迫和操控。这些是为什么史书上记载俱文珍剥夺王叔文翰林学士头衔时,用的是宦官而非皇帝的说法,而且这也是把政变的罪魁祸首推在了俱文珍身上。可是从利益链上看,李纯作为最大的受益者,没有他的暗中操作,俱文珍能够如此玩弄权术,假传诏令么?实际上整个过程中王叔文等人根本见不到唐顺宗李诵,双方的信息完全被屏蔽了。可以说这完全是宦官集团暗中操控的结果,并非李诵和王叔文有什么矛盾,更不会是猜忌或别的什么原因。
总的来看,这次改革失败有个重要原因,并非李诵和王叔文出现矛盾,而是两人并没有控制住稳定政权关键两大要素,舆论和兵权。改革期间,舆论掌控在旧官僚集团手里,兵权掌控在宦官集团手里。而李诵和王叔文的沟通,需要通过这两大集团从中转述,这就给了他们从中作梗的机会。再加上唐顺宗李诵处于中风期间,根本无力控制宫廷局势,这也给了李纯联合俱文珍窃取宫廷大权的机会。失去了宫廷大权,皇帝人身安全没无法保障,又如何能改革成功呢?因此在古代成功的改革和政变中,首先选择的必定是控制宫廷大权,无一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