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唐钟声(开篇)群臣推举李纯为太子,为何遭到王叔文强烈反对?

惊心鸟 2025-01-13 01:32:25

唐德宗李适去世后,皇太子李诵继位,是为唐顺宗。从此时起,唐朝开始进了晚唐的纷争岁月之中。唐顺宗李诵在历史上没有什么名气,但起当太子和皇帝的经历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太子,也是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之一。从他继位开始,就有着励精图治,改革唐德宗时代弊政的决心。为此他组建了以王叔文、王伾为首的执政团队,拉开了永贞革新的序幕。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从他宣布改革开始,就遇到了重重的阻碍。在执政的第二个月,只是立皇太子之事就引起了轩然大波。

唐顺宗李诵是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太子,他当太子的时间长达二十五年。在此期间他为了避免被父亲唐德宗猜忌,平日里谨小慎微,很少参加政治讨论。他的身边聚集一大笔具有积极思想的年轻官员,其中以王叔文、王伾两人为首,包括刘禹锡、柳宗元、韦执谊等年轻的官员积极向他靠拢。这些官员对于唐德宗时代的政治腐败非常的反感,尤其是唐德宗对宦官集团的宠信和纵容,成为国家陷入衰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李诵继位后,很快就以王叔文等人重建的执政架构,开始改革弊政,力图复兴唐朝。

当时李诵以王叔文为起居舍人,充翰林学士,王伾被任命为左散骑常侍,充翰林学士,作为改革的核心力量。在王叔文的推荐下,韦执谊出任尚书左丞、同平章事,作为执行新政的宰相。他们发布了一系列改革弊政的措施,力图流转唐德宗李适时代朝廷的腐败和堕落。从史书记载来看,永贞革新的政策是非常积极的,如果坚持下去,也是能够解决当时大部分问题的。比如他们提出了抑制藩镇势力,重建中央集权。也要求从宦官集团手里夺回军权,恢复国家朝廷对禁军的掌控。在民生方面,也提出“惩贪鄙,用贤能,免苛征,恤百姓”的政策。

可是他们的政策从一开始就遭到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反对,引发了巨大的政治风波。在李诵继位的第二个月,因为立皇太子,朝野纷争不断。朝廷群臣推荐了当时的广陵郡王李淳为皇太子,也就是后来唐宪宗李纯。可是作为改革集团首领的王叔文却没有答应。王叔文要求先进行政策的改革,将立太子之事搁置。而群臣则提出唐顺宗李诵身体不好,必须先立太子,防止发生不测。双方发生了极限拉扯,最后为了改革政策正常推进,王叔文等人进行了妥协,承认了皇太子李纯。这件事也让唐朝朝廷的分裂更加严重,甚至影响了李诵和王叔文的关系。

几个月后王叔文主持的永贞革新失败,后世的很多学者都认为这件事是重要原因之一。他们认为在立太子的问题上,李诵和王叔文发生了分歧,所以导致了他对王叔文的不信任。因为失去了皇帝的支持,王叔文集团就没法与既得利益就斗,使得改革集团内部出现分裂,导致了改革的失败。虽然这种说法在历史上充满了争议,但王叔文集团反对李纯当太子的确是事实。很多人对此感到不解,认为改革要团结大多数的文官,王叔文为何反而站在了朝廷群臣的对立面,因为立太子之事发生了导致朝廷分裂的政治风波?

对于为什么王叔文如此做的原因,很多史书上写的他以小集团利益绑架了皇帝,将其形容为“挟天子以令群臣”的小人。他们认为王叔文是为了避免太子干政,影响了小集团的利益,所以才反对立太子。这种说法从表面上看是有道理的,没有太子,王叔文集团的确能够大权在握,更容易操控朝政。可是从当时的历史背景看,这种说法却是不成立的。以王叔文集团的能力,即便是没有太子,他们也无法独霸朝政,这是从他们的组成决定的。将立太子的矛盾扣在王叔文集团的头上,实际上是既得利益集团破坏改革的手段之一。

王叔文集团并不是很多史书上说的奸佞集团,而是典型的改革集团。他们力图通过改革弊政,来实现唐朝的复兴。参与这个集团的人很多,以所谓的二王八司马为首。其中大部分都是朝廷中下层的年轻官员,与上层官员有着天然的矛盾。他们认为,在唐德宗李适时代的政治腐败中,这些上层官员难辞其咎,所以需要甄别使用。实际上这种说法正式反应了唐德宗李适时代的核心政治观,那就是上层官僚对内和宦官集团勾结,对外和藩镇集团勾结,以此操控国家大权。因此造成了大量的政治腐败和民不聊生,也让国家不断的衰落。

永贞革新的最终目标是让唐朝中兴,但重要的要求是要切断官僚集团、藩镇集团和宦官集团的利益链,将这些利益回收到朝廷和国家。因此对于利益链核心的官僚集团,改革者们是不太信任的,所以也不让他们参与改革。为此很多腐败严重的官员被驱逐出了朝廷,比如唐德宗李适宠信的京兆尹李实、浙西观察使李锜、内侍郭忠政等人。这些人都是唐德宗时代贪污腐败的典型,利用自己的职权大肆敛财,一边邀功请赏,一边鱼肉百姓。唐德宗李适为了自己的利益纵容这些官员,使之成为了国家腐败堕落的典型。

要将这些腐败清除,必然要将朝廷内部的腐败官员一一处置,这就涉及到了官僚集团的利益。面对这种情况,别说李实、李锜等真正的贪官反对,就是韩愈这种自命清高的官员也反对。韩愈后来在写这段历史时便各种抹黑改革集团,其原因就是改革集团触碰到了他们的利益。这些改革集团都是中下层的官员,很多事庶族地主出身。虽然唐朝废除门阀政治已经一两百年了,但朝廷内部大家族歧视小家族的风气依然存在。让这些中下层的青年一日之间走到朝堂中间,决定国家改革的走向,很多高门大族出身的官员都无法接受的。

说白了,当腐败集团执政时,腐败集团喝酒吃肉,高门大族啃骨头喝汤,老百姓连残羹剩饭都捡不了。有一天某人站出来说让老百姓喝酒吃肉,尽管高门大族不受影响,但也不愿意老百姓站在自己头上发号施令。因为这些政治利益的关系,所以唐德宗李适留下来的老官僚们和腐败的宦官集团沆瀣一气,站在了改革的对立面。但王叔文等人有皇帝李诵的支持,所以腐败集团的老爷们也要找个靠山,立太子之事就是他们操作的对象。一方面太子作为储君,他们有了依托,可以长期作战。另一方,即便斗争失败,有了太子也能卷土重来。

对于王叔文等人而言,立太子对他们是非常不利。一旦这些人有了太子庇护,那真就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了。而且当时唐顺宗李诵的身体不好,反对派可以以太子监国的名义阻止改革进行,这就会让改革胎死腹中。因此为了改革的顺利进行,在朝政稳定之前立太子,实际上就是放了腐败集团一马。因此满足群臣用力李纯为太子的愿望,实际上就是改革失败的根源。王叔文对此非常清楚,所以才激烈的反对。但因为李适留下的旧臣的势力太大,而且宦官集团还掌握着兵权,所以最终李诵选择了妥协。

站在李诵的角度,他对既得利益集团妥协也是可以理解的。李诵的身体不好是事实,在他登基前就曾严重中风,留下的后遗症让他说法都不清楚。他每次上朝都需要坐在帘子后面发号施令,由宦官李忠言和宠妃牛昭容传达旨意。因为这种身体情况,他也担心自己突然出问题,使得皇位传承出现震动,所以群臣提出的立太子的理由他是支持的。只不过群臣是以这个理由来糊弄天下人,而李诵真的在考虑这方面的事。可是在王叔文等人看来,必须先清除旧势力再立太子,因此与李诵之间也存在着一些分歧。

对于李纯而言,他虽然是李诵的长子,却不是皇后所生。因为原太子妃萧氏被唐德宗赐死,所以李诵登基时没有皇后。因此李纯并不是李诵的嫡长子,并不是天生就有成为太子的优势。可李诵却是个孩子很多的皇帝,根据历史记载,他的儿子和女儿分别都有二十多个。在如此多的竞争者中,李纯除了年龄优势,没有其他的优势。所以群臣推荐太子,成为了他抢占立储先机的一个机会。于是李纯倒向了旧官僚集团,成为了既得利益集团打向改革集团的一记重拳。如此一来,即便王叔文等人改革成功,也不可能再拥立李纯。

关于立太子的分歧,对李诵来说是可以调和的,但对李纯来说是不可能的。李纯必须抓住这次机会,否则以后在二十多个皇子之间竞争,又得罪了王叔文等人,其结果可想而知。所以双方的矛盾围绕立太子之事展开,本质上却是为了争取制度改革的主动权。只有掌握了这个主动权,王叔文等人才能够改革弊政,将唐朝重新推上复兴的道路。如果没有这个主动权,所有的改革都是形同虚设的,只要李诵不在,官僚集团必然反攻倒算。所在在这个问题上,王叔文看得更远,而李诵却因为自身的原因偏向了官僚集团。

至于说怕王叔文等人把持朝政的说法,其实也是官僚集团扣帽子的污蔑。从当时的历史背景看,王叔文等人不具备把持朝政的条件。首先,他们不是单独与皇帝沟通的,中间需要宦官李忠言和宠妃牛昭容牵线搭桥。这就决定了他们的政策发布和权力受到限制,无法做到独断专行。其次,从改革的措施看,他们要求的是权力回归朝廷。主要是宦官把持的禁军回归,和地方藩镇把持的权力回归。这些权力最终都不会落到个人头上,而是沿用初唐时代的制度。第三点,改革者们都是中下层官员。没有深厚的家族基础,难以一言而决。

因为上述原因,说王叔文等人“挟天子以令群臣”,完全是旧官僚的污蔑。实际上这场斗争就是中下层官员与上层官僚集团的斗争,目的是选择唐朝未来的执政路线。中下层官员要求回归到初唐路线,也就是从唐太宗李世民到武则天的路线。以中下层官员执政,限制上层贵族和高门大阀的权力,削除宦官集团和藩镇集团的权力。而倒向宦官集团和旧官僚的李纯,自然不在王叔文等人拥护的名单内,所以改革集团反对立太子是理所应当的选择。而这次的反对失败,最终也为改革失败埋下大患,让唐朝错过了最后的中兴机会。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