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帅办军事学校,想让陈毅当政委,周总理打趣道:为了要钱方便吧

煮酒清寒 2023-07-23 08:58:59

众所周知,刘帅一直都很重视对人民武装的建设,早在土地革命时期,他就出任过红军军政学校学校,为部队培训了大量优秀的人才,抗战、解放战争时期,他又接连创办了好几所军政学校,许多著名将领都接受过他的教导。

建国后,刘帅不忘初心,主动写信给党中央,想要创办一所现代化军事学院,为解放军培育良才。毛主席很认同他的想法,遂同意他开办军校。原本按照军委的意思,军校最好开在东北,这里基础设施比较完善,而且距离苏联也近,方便接受援助,但随着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东北就有些不稳妥了,军委只能另择他地。

刘帅经过仔细考量,决定将校址选在南京某地,此处原本是国民党一所高等军校的校舍,各种设施比较齐全,可以直接入住办学,也省得再劳师动众盖新校舍。当然,选南京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此处属陈老总的华东军区管辖,而刘帅又与陈老总关系亲密,建军校的时候也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寻求陈老总的支援。

不久之后,周总理将刘帅从南京召回北京,询问他筹备进度如何,刘帅表示一切顺利,现在正在遴选校领导。当时抗美援朝战争正处于胶着之中,我军有许多优秀将领都去了朝鲜参战,可供刘帅调用的人选并不多,刘帅索性采取“就近原则”,以华东军区的领导层为班底,搭建军校领导层,其中,陈老总被列入到军校政委的遴选名单中。

周总理看了名单之后,调侃刘帅道“选陈毅是为了方便要钱吧!”,刘帅倒也没有否认,毕竟当时新中国刚成立,财政实在紧张,不可能划出足额的经费给自己办军校,缺什么东西还得就近问陈老总要,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可党中央最终却没有同意陈老总兼任军校政委,因为当时老总身兼数职,既要管军事,又要兼顾行政,既要和中央对接,还要留心上海的发展,实在是分身乏术,刘帅就只好自行兼任政委一职。

不过陈老总后来还是想方设法的给予刘帅便利,刘帅缺教官,他就想办法四处网罗人才送去军校补缺;刘帅缺物资,他就想办法从上海调物资给军校。终于,经过将近大半年的忙碌,军校终于正式开学了,在开学典礼举办当年,党中央以及军委其他部门纷纷发来贺电,陈老总等人也受邀来到现场做了讲话。

军校开学后,部分学员心存懈怠之情,经常迟到早退,并且不服管教,与教员闹摩擦,这一点经典影视剧《亮剑》中有所表现,李云龙等人入学后就一直“不安分”,闹了许多乱子。刘帅对此很是生气,严厉批评了闹事的学员,并给予其相应的处分以儆效尤。同时参照苏联军校的校规,制定了我们自己的校规校纪,并且在学校内进行整风运动,打击消极、堕怠现象。一段时间后,学校的校风有了很大改观,各种乱象销声匿迹。

往后数年间,有大批将领进入该军校进修,在完成学业之后,其个人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也为此后解放军的现代化打下了基础。时间来到1956年,刘帅的旧疾突然复发,整个人的状态非常不好,已经无力再继续在一线工作,遂卸下校长、政委的职务,转往上海疗养。

1958年,因为中苏关系的变化,国内掀起了一股“反苏”的风暴,而刘帅因为素来推崇苏联的建军模式而遭到冲击,被迫前往北京做检讨。此后,他便淡出了军政圈,一直在家里养病,很少再参加什么公开活动。到了晚年,刘帅的双眼几近失明,可他仍旧在关心着国家的发展,经常让秘书念一些报纸上的报道给他听。1986年,这位伟大的红色革命家走到了人生的尽头,次年,党中央发表了一篇长文,驳斥了1958年对他的不实指证,并肯定了他的功绩和贡献,他由此恢复了清名,不必再背负冤屈。

刘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教育家,他几乎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革命事业,在为国征战的数十年间,他数次身受重伤,但这丝毫没有动摇他的信念和理想,他始终坚定的高举共产主义旗帜,艰难迎风前行,最终成功消灭了一切敌人,建立了新中国,扫清了压迫势力,解放了受苦受难的老百姓,这份功绩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0 阅读:1

煮酒清寒

简介:谢谢小伙伴的点赞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