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人可以与自己的父亲失联16年之久,到底是怎样深层次的积怨导致这种情况?
在一个寻亲舞台上,60多岁的内蒙古大叔侯铁成站在那里,满怀希望地等待着失联多年的儿子出现。
他只想给儿子一个迟来的道歉。
儿子却选择了不见面,这背后的原因让人十分好奇。
侯铁成的骄纵童年侯铁成出生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子。
他的父母对他宠爱有加,这种溺爱直接把他送进了一条早早辍学的道路。
父母的无底线包容让他形成了唯我独尊的性格。
在学校,他跟小伙伴们打架、欺负同学是常事,几乎每周都要被家长们领回家。
但次次求饶,他的父母不仅不会责备他,反而继续宠着他。
这种环境里长大,侯铁成自然不懂得为人父母的责任。
后来,侯铁成直接进入了一个父母安排的单位,当上了经理,工作轻松收入却很高。
这样的背景不是每个人都能有的,然而侯铁成没对此心存感激,反而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更加自私自利。
父子关系的恶化始末当侯铁成结婚生子后,一切并没有发生大的转变。
儿子的到来并未让他成熟些,反而多了一份牵绊。
在孩子出生后,侯铁成厌烦了夜里孩子的哭闹声,于是干脆不回家。
妻子生离婚心,这一切对于侯铁成而言似乎也无关痛痒,他争得了儿子的抚养权,依旧过着个人主义的生活,把儿子交给前妻带。
长年累月的分离,孩子对他没有半点亲切感。
儿子小学开家长会的时候,母亲生病了,他被叫去参加,却以忙为借口不去,找妹妹代替。
儿子从小缺少父爱,一直跟母亲相依为命,事情发展到后来,连与父亲多说一句话都不愿意。
失联16年的背后故事儿子开始高中生活后,跟父亲一起住,似乎有机会修复父子关系。
侯铁成的作风让这种期待变成了泡影。
高考前的一晚,他在家大摆宴席,玩乐到深夜。
第二天儿子去考试,他想送被拒绝。
这一切让儿子意识到,父亲在他心中已经没有地位。
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一本大学,喜悦之情无以言表。
大二时问父亲要学费,遭拒,原因是侯铁成做生意赔了,而且因为对孩子的学业毫无兴趣,觉得不值得再投资而推给前妻。
母亲体弱多病,无力支付学费,这让儿子对父亲彻底失望,最后选择与父亲断绝联系。
60多岁时,侯铁成心脏病发,一次命悬一线的经历让他开始反思自己的一生,突然对找回儿子生出强烈的渴望。
他来到寻亲舞台,只为见儿子一面。
当门打开时,他听到的是儿子冰冷的话语——不见,永远不见。
主持人给侯铁成播放了一段儿子的录音,那话语一句句刺痛他:“你不再是我的父亲,不要找我。
”
侯铁成明白,这样的局面是自己一手造成的,没有学会承担作为父亲的责任,没有尽到一份应有的爱。
他弯腰鞠躬离开,满含悲伤与悔恨。
这样的场景让观众无不动容,思考亲情的重要性。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父爱是多么重要,却也是一场教育的失误。
侯铁成用他的一生告诉我们,不管生活多忙碌,不管事业再成功,家庭的责任一刻也不能忽视。
子女的成长,需要父母用真心去陪伴,用责任去守护。
愿每一个父亲都能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给予足够的关爱和支持,不要让人生最后的悔恨成为永久的痛。
亲情,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情感,错过了,就再也找不回来。
故事虽沉重,但它提醒我们每个人,爱必须及时表达,责任要认真承担。
只有这样,才能让生活真正有温度,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