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阳之战,王莽政权集结了42万大军。
而在他们的对面,只有1万余人。
结果却是:42万大军,灰飞烟灭!
这样的事情,看起来实在是”太假了“,因此,一直以来就受到后人的质疑。
其实,这样的质疑是大可不必的。
公元2年,也就是昆阳之战20年前,西汉的户口数达到1235万多,人数为5767万。
这么大的人口基数,王莽的总兵力在60万以上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而在王莽覆灭的过程中,除昆阳之战外,王莽军并没有出现特别致命的兵力损失,甚至没有另外一场规模巨大的战略意义的大会战。
这种情况下,王莽的军团,总归是在哪里被歼灭了吧!
而在昆阳之战前,王莽军虽然遭受了一些挫折,但局势尚可维持,并且仍然处于战略进攻的态势下;而昆阳之战结束当年,王莽就覆灭了···
显然,王莽的军队,大部分覆灭在昆阳之战,这是不必质疑的了。
我们同样可以确定的是:无论是赤眉军还是绿林军,其主力当时都在其他地方忙碌着,没有参与此战。
所以,昆阳之战,参战的起义军兵力在1万余,这也是不必去质疑的了。
所以,回到问题本身:42万对1万多,王莽军怎么就稀里糊涂报销了呢?
王莽的战略意图此前,绿林军击败了王莽的荆州部队,而赤眉军则进入了豫州,活动于濮阳、陈留一带。
此时,虽然起义军连续取胜,但击败的主要是王莽在地方的军队,王莽的主力尚未大举参战。
一开始,王莽决心首先以主力用于东方,派王匡率军30万攻打赤眉;另外派严尤率领10万大军南击绿林。
不过,形势很快变化了。
南方的绿林军发展势头很猛,军事上还是围攻宛城,政治上拥立了刘玄称更始帝···
政治上称帝自不必说,就军事上而言,绿林军一旦拿下宛,就可以从武关直接攻入关中,直接威胁王莽的政治中心!
相比之下,其他各路起义军,威胁尚不十分大:赤眉军虽然已经进入兖州、豫州,但洛阳、荥阳等要点尚在王莽控制下,王莽尚有充分的防御空间;河北的铜马诸军,则因大河阻隔而难以向南发展。
因此,王莽调整战略,决心集中兵力,首先解决绿林军。
于是,王莽征发各州郡精兵42宛,号称百万,又征发明兵法者六十三家,以备军吏,企图以压倒性优势解决掉绿林军!
客观来说,王莽的这一战略考量,符合内线作战的一般规律,并不愚昧。
但是···前线指挥起来,就愚昧得不能再愚昧了。
需要奇迹此时,绿林军主力正在围攻宛。
不过,绿林军并不因攻宛而耽误发展,另外分兵攻占了昆阳、定陵和郾城,与攻宛部队形成犄角之势。
显然,绿林军是企图以昆阳等地为屏障,迟滞王莽援军的推进,为攻破宛城争取时间。
毕竟,宛城的敌人依然很强大,如果不解决该敌就翻身打击援军,将遭到内外夹击,形势不妙。
因此,在昆阳等地迟滞王莽军推进,是很有必要的。
只是: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有时方法正确不正确没有意义。
对面的敌人42万,昆阳等地的起义军不过1万。
要阻击住敌人,需要一个奇迹!
奇迹,既需要自己人发挥好,也需要对手失误。
很快,敌人犯下了一个接一个的错误。
毫无必要的顿兵当时,刘秀正在阳关聚进行阻击,寡不敌众后,退回了昆阳。
此时,昆阳城内的起义军兵力,在8、9000左右。
面对强大的敌人,诸将普遍产生畏惧情绪,“欲散归诸城”,分兵不战而退,各自逃命。
刘秀奋起:现在兵谷少而敌人强大,我们团结起来抵抗,找准机会破敌!如果分散以后,就彻底失去力量了!等到昆阳沦陷,宛城未克,一日之间,我们就全部完蛋了!这个时候不鼓起勇气团结起来,反而要守妻子财物怎么可能呢?
刘秀的意见,原本没有达到鼓励诸将的效果,他们还大声指责刘秀。
只是,就在这个时候,王莽军已经抵达城北,“军陈数百里,不见其后”。
这个时候逃跑也来不及了,只能打!
无奈之下,他们只有向还没有慌神的刘秀咨询方略。
刘秀指出:昆阳城小而坚固,可以迟滞、消耗敌人。我率领少许人出去搬救命,内外夹击击败敌人!
诸将赞同了刘秀的主张。
于是,昆阳之战,打起来了!
其实,昆阳攻坚战,原本是可以不打的!
昆阳虽是一个重要据点,但并不是绕不过去的。王莽军此来,是为救宛城,并与宛城军夹击起义军主力。
当时,王莽军的严尤就指出:昆阳城小而坚固,不太好打。王莽军不应该在这里纠缠,应该先挽救宛城,”宛败,昆阳自服“。
但是,王邑却表示:“将百万之众,遇城而不能下”,太丢人了!应该“屠此城,喋血而进”!
如此,王莽军自杀的第一步,开始了!
1、42万大军顿兵于小小的昆阳城下,兵力施展不开,自己徒劳损耗锐气。
昆阳就那么一点大,你别说42万人,就是420万人来了,打起来也就只有那么几万人可以围上去打,其余大部分人在后面看着。
如此,大军毫无必要的顿兵于昆阳,徒耗元气。
2、完全没有干扰绿林军主力的行动,使敌人的主力长期保持行动自由,并可能与昆阳守军内外夹击王莽军!
原本,当42万规模的大军到来时,昆阳是已经无法起到战略迟滞的作用了,因为王莽军可以稍微留下一些兵力监视,其余部队继续扑向宛城。
可是,由于王莽军顿兵昆阳,使绿林军的主力长期保持着行动自由。
这也意味着:绿林军无论是守军还是援军,都保持着希望!
事实上,我们看到:虽然攻宛部队事实上没有参与昆阳之战,无论是激励昆阳守军坚持,还是后来激励救援部队前去解围,刘秀皆以攻宛城主力会参战来说服诸将的!
3、昆阳周边,有汝河(叶、襄城两县界河)、湛河、沙河、灰河、澧河、干江河等6条河流,水网纵横;而有大约一般的地区为丘陵、浅山。
42万大军聚集于此地形,一旦有急,调度不灵,很容易引发灾难。
如此,由于王莽军的失误,庞大的兵力非但无法发挥威力,反而变成了巨大的隐患!
拒绝瓦解之策当夜,王莽军有近10万人抵达,已经从北、东、西三面保卫了昆阳,唯南门的合围尚未完成。
于是,刘秀等13人从南门杀出,前往定陵、郾城调集援军。
随后,在王莽军猛烈的攻击下,昆阳城内的起义军将领动摇了,王邑等人提出投降请求。
在敌人屈服的时候,果断纳降,加快战役进程是最好的。
当然,起义军毕竟是造反者,”不赦“也不是没有道路。
所以,严尤提出一个想法:现在守军已经动摇。我们正可以”围师必阙“,等他们仓皇逃走的时候再去追杀!
然而,王邑却表示,自己要“喋血而进,前歌后舞”!
于是,王邑傲慢地拒绝了投降的请求,并且又一次拒绝了严尤的建议!
其实,前面说了这么多,我们会发现:昆阳起义军从一开始就并没有坚定的意志。一开始就想要逃走,后来又想要投降···
这是一支随时就会瓦解的部队!
正常情况下,刘秀根本就没有上演奇迹的机会。
然而,王邑居然“神助功”,非要“教育”起义军:你们给我坚持住,接着跟我耗下去!
于是,昆阳城内的起义军知道投降是死路一条,唯有坚守才有一线生机,遂变得坚决勇敢了!
汉军的旗帜飘扬在昆阳城头,一次次拼死击退了王莽军的进攻。
这一切,为刘秀创造奇迹争取到了时间!
士气战此时,刘秀率领从定陵、郾城等地近万名援军来到了昆阳城下。
面对42万敌人,就算来了这近万人又有什么用呢?有用!
刘秀散布了假消息:主力已经攻陷宛城,正在赶来决战!(实际上,在三天前,主力确实已经攻陷了宛城,但此时包括刘秀在内的诸将皆不知道)
随即,刘秀又以自己的英勇,进一步使双方的士气发生转变。
刘秀抵达后,亲率千余人为前锋,直接挺进到距敌大营约4、5里处列阵。
王邑认为这不过是小股敌人来骚扰,只派出数千人迎战!刘秀一马当先冲向敌阵,“斩首数十级”!
诸将十分惊奇:刘秀这个家伙,平时看到小股敌人显得很胆怯,现在遇到大敌居然如此英勇,真是奇怪!我们也上去帮一帮他!于是,刘秀再次拍马上前,诸军跟进,“斩首数百千级,连胜,遂前”!
刘秀的连番胜利,就杀敌来说,对拥有42万大军的敌人来说不过是皮毛都没有伤到。
但是,对双方的士气,却有了根本的变化!
你王莽军是有42万人, 看起来很厉害的样子。
可是,刘秀千把人在你大营附近吆五喝六,居然还能击败你!
随即,王莽军截获了刘秀故意送去的情报:宛城大军即将前来!
这还了得?
小小的昆阳打不下,眼前的刘秀这千把人这么厉害···那攻宛城的10万主力来了还了得?
于是,王莽军阵营开始出现骚动,士气低落;而起义军将士“胆气益壮,无不一当百”!
士气转变了,决战的时机成熟了!
决战军心可用!
刘秀遂组织3000敢死队,从城东迂回到城西,直接冲向王莽军的指挥部!
王邑、王寻仍然不把这3000人放在眼里,严令诸营“皆按部毋得动”,自率领1万余人迎战刘秀。
很多朋友很奇怪,为什么王邑这么二,让40多万人休息,只带1万人出迎···
实际上,这一次,还真不是王邑轻敌。
刘秀带着3000敢死队直接冲击敌人指挥中心,一旦失利,是要丧命于此的!刘秀,不是一个赌徒,他这么做,是有把握的!
他的把握,来自于对敌人虚弱本质的洞察!
还记得王莽军这42万人是怎么来的吗?
这些部队,主要是由各州郡临时征来的,他们的直接领导,是各州郡的领导。
而且,前面还介绍了,王莽还征发了明兵法者六十三家,“以备军吏”。
也就是说,王莽自己也认识到:征兵不难,但要有军事基础的中基层军官和骨干是有难度的,因此,需要再从明兵法诸家中征发预备军吏···
显然,这42万大军,完全没有磨合,缺乏必要的组织管理。
何况,前面说到,顿兵昆阳,前哨战不利,得到刘秀散布的假情报后,其军心已经涣散!
这种情况下,这么多人聚集起来,要想合力冲杀是很困难的,不要添乱或许才是正确的期望值!
总之,仗打起来,不是42万对1万,而是1万对3000。
而刘秀迂回到城西,则更是容易被忽视的妙招。
昆阳城西,两侧为山地,中间水网略多,正适合荆州人为主的刘秀军行动。
王邑的万余人仓促赶来,立足未稳,刘秀即发起猛攻!
如此,王莽军阵势被打乱,双方陷入混战,副帅王寻被杀,王邑部一败涂地。
此时,诸营按照不得乱动的指示“不敢擅相救”···
于是,王邑一败涂地,指挥部丢了!
此时,城内的起义军士气大振,立刻杀出,夹击敌军!
本就缺乏中基层指挥能力,又失去了指挥部的王莽军一片大乱!
此时,狂风大起,电闪雷鸣,“屋瓦皆飞,雨下如注”,洪水暴涨!
王莽军争先恐后逃过河,“溺死者以万数,水为不流”!
王邑、严尤踩踏尸体逃命而去!
昆阳之战,由此以王莽的彻底失败而结束了!
其实,个人还是认为:42万人,真正被杀、被溺死者未必比例很大!
战败之后,四散而去,或许才是多数!
无论如何,王莽的主力,覆灭了!
现代军事书籍论起此战,多归因于绿林军的英勇无畏。
其实,先是想要逃,后又想要降,英勇无畏无非是敌人逼出来了···
后世又将胜利的另一主要原因归因于刘秀的大智大勇。
其实,刘秀虽然大智大勇,但其实此战并没有玩太多花活,更多是抓住了敌人愚蠢的错误!
此战胜负的主要原因,无他,就是王莽军指挥的愚蠢!
王莽选择王邑这样昏庸的人挂帅,不失败才怪呢!
当然,咱们还得介绍一嘴:报销了王莽军主力的王邑回去后,不但没有被惩罚,反而升为大司马···
这样的王莽,还有什么败仗打不出来的?
位面之子大魔导师发动陨石术轰炸[笑着哭][笑着哭]不然没法解释。
天谴之事小编是一字不说啊,按那种局势刘秀再秀也不可能赢,只能说上天眷顾帮一把,真实历史是天降陨石刚好砸在战场上,王莽部队规模大首当其冲,刘秀的规模小损失不大,但王莽的部队因为这事件方寸大乱而刘秀部队认为是上天帮忙士气大振所以王莽部队才败于刘秀之手,这种历史就比电视剧里还夸张
冷兵器时代打仗军队的数量还真不是决定性的,军队的质量和统军的主将的能力才是决定性的。
穿越者对上位面之子被薄纱不是正常的?[得瑟]
别讲故事了,42万人怎么可能屯在一个地方?都是分几路人马出发,
天降陨石呢
相当于西汉的军队被刘秀团灭,王莽除改革超前外,几乎所有东西都是西汉的,东汉相当于把西汉推到重建
位面之子[得瑟]
刘秀召唤了变形金刚助战[呲牙笑]
天道不允许穿越者存在[滑稽笑]
王莽穿越带的一个战术核弹自爆了
古代的几十万大军很容易被打崩,几十万人无边无际命令无法及时传达,前后左右的战场态势只能靠猜。一个点被突破,很容易导致全军动摇
大魔导师召唤陨石,高达,各种异界生物,甚至召出了蚩尤的原神,怎么打?
不怕神对手,就怕猪队友
双方两位都是穿越者,王莽知道天道不许历史改变,只能配合位面之子自动消失那40多万大军了[抠鼻]
古时侯一将无能,害死三军。统帅将领能力真的挺重要的。
王莽,刘秀,穿越者干不过位面之子,BUG被修复
中国人写自己的史书云里雾里的春秋笔法太多,而转述的西史就直白易懂!都是封建社会,其实道理都一样!上级大领主(皇帝/国王)征发军队,下级贵族层层征发,直到村长/骑士老爷带领村里的青壮/农兵加入军队!一旦大领主失去下级贵族/地方豪强门阀士族的支持,他的军队就像“四面楚歌”那样一夜跑光。所以42万军队不是全部战死而灰飞烟灭,而是大多数跑回家,甚至加入对面那1万人去了。[呲牙笑]
军无战心
冷兵器时代,统帅和将领决定了一只军队的战斗力,而不是士兵个人的勇猛,古代可没现代这么发达的通讯,一旦炸营溃败,鬼知道前方发生什么事,跑就是了
“大军毫无必要屯于昆阳城下”,这句话很对!留两三万人围着,其余大部队直奔宛城!
大部分是看热闹的,主力估计就几万,主力被一举冲垮后看热闹的都跑了
[抠鼻][抠鼻][抠鼻]可能刘秀自己都不知道怎么赢的又是着火又是陨石,这种状况哪怕对面是现在的装甲部队都能赢,谁扛得住陨石啊
蠕教盗德菌子中的极品
位面之子召唤了燃烧军团,王莽拿头打
刘秀身边必有跟王莽一起穿越过去的人,而且那家伙带了一颗小型核弹[呲牙笑]
一群乌合之众,将无将才,兵没兵样,一打起来都想着怎么保命,能赢才怪。
强抓的壮丁有什么用,一碰就碎
这个昆阳大战真的不可思议[点赞]刘秀并没有啥奇思妙想,更没强援相助,新朝军也没伤筋动骨,居然就败给几千反贼?
肯定是跑的多,一哄而散,
桂圆法则
啊~!玩刀的遇到玩魔法的了。打不过打不过[呲牙笑][呲牙笑]
正面刚,再怎么打,武力再怎么秀都打不过,堆都能堆死,说难听点,光尸体就能堆的如履平地,踏尸而入。
号称42万,有十万后勤成问题了
没叫键盘侠当元帅
刘秀是彭加木穿过去
所谓的绿林好汉是不是起源于这个什么绿林军
思聪指挥的
错字连篇
位面之子,神奇的一场天雷[呲牙笑],然后1万击溃了42万
马后炮头头是道
碰上了白老虎泰兰德,下了场流星雨,45秒[得瑟]
42万呵呵呵吹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