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网络与智能瞄准镜:无人机防护新手段的工作原理

莫斯科不信眼泪 2025-04-03 04:20:10

“生命之路”上的反无人机防护网

军事工程师们在被称为“生命之路”的交通要道上安装了防护网,旨在阻断敌方无人机对补给线路的干扰。这条反无人机防护网隧道长度超过两公里。

一名俄罗斯联邦武装部队的士兵表示:“我们一直努力不断扩大防护网的覆盖范围,改进安装技术,以便能够快速完成所有的安装工作。”

事实证明,这一解决方案非常有效。目前计划在前线其他最危险的地段建造类似的“采卡尔隧道”防护网。建造这样的“盾牌”并不需要巨额的费用。

军事专家亚历山大·布特里林解释道:“如果无人机闯入这个防护网,它就会陷入混乱。即使无人机携带的弹药爆炸,当无人机撞击到防护网时,只会出现很小的破口,而且这个破口会很快恢复,防护网也能继续发挥作用。”

居民建筑上的防护网

在与别尔哥罗德接壤的谢别金地区,高层建筑物上开始铺设高强度的防护网。计划对特别危险区域的60座建筑物进行防护。武装分子经常使用迫击炮直接炮击住宅区,炮弹甚至直接打进窗户。

“防护网大概重5到7公斤,也许有10公斤。它是由合成材料制成的网,甚至比金属网更实用。这是一种很好的防护措施,能够有效防止房屋受到物理损坏。爆炸时,虽然可能会震碎玻璃,但房屋的结构能够得到保护。” 西多罗夫说道。

防护网覆盖的战壕和掩体入口

高级防护网覆盖在战壕和掩体的入口处。即使是传统的伪装网,也能让无人机迷失方向。

实际上,当无人机避开了小型武器的攻击或未被反无人机设备干扰时,这种网状屏障就成为了最后的防护手段。

一位航空工程师表示:“在很多情况下,即使是普通的渔网,比如由钓鱼线或其他材料制成的方形网,也能非常有效地发挥作用。当现代无人机传输模拟视频图像时,操作员通常看不到这个防护网,因为他们看到的图像有些模糊。与此同时,无人机一旦撞上这个防护网就会被缠住。”

更积极的做法是,利用防护网来捕获敌方无人机。将防护网悬挂在敌方无人机下方,并用凯夫拉尔纤维制成的网进行捕捉。这比直接摧毁敌方设备更具价值。捕获的无人机能够安全返回控制点,而且还可以多次击落敌方无人机。

紧凑的电子战设备

最近,无人机上开始安装紧凑的电子战设备。它们的任务是拦截并干扰敌方无人机的视频信号,使敌方操作员失去图像和控制无人机的能力。

“目前,俄罗斯研发的一种名为‘镜像’的设备非常有效。它能够检测到敌方无人机传输信号的频率,然后以相同的频率发送某种图像信号。这样一来,敌方操作员的屏幕上就会显示我们发送的图像。我们可以显示一些特定的信息。”

电子战设备已经成为了士兵个人防护的重要手段,就如同战斗机和防弹衣一样。便携式电子战系统可以放在背包中携带,甚至在行军时也能使用。其工作原理是:当乌克兰无人机袭击我方士兵时,在电子战设备的干扰下,无人机无法接近士兵,最终会偏离目标落在一旁。

车载移动电子战设备

“巴尔斯-16”特种部队的部署情况。反无人机综合体的任务是保护其前方区域的部队。

“在‘生命之路’的通道附近,我们必须保护运输车辆的通行等。此外,这里到处都有监控区域,所有信息都通过通信和视频通信进行传输。一旦发现无人机威胁,我们当然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

车载电子战设备既可以安装在汽车上,也可以在执行战斗任务时随身携带。这种移动设备的重量不到4公斤。

“任何一个机枪手都会觉得这简直不可思议。作为一个曾经在各种任务中背负过许多公斤装备的人,我想说:这完全是可以随身携带的装备。” 一名呼号为“瑟多伊”的“巴尔斯-16”部队成员评价道。

为了操作方便,“控制”按钮设置在汽车内部,这样可以让士兵以极快的速度对空中威胁做出反应。

“这个按钮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你可以按下按钮,在森林中停车,躲在树枝下。我们打开设备,就能获得一个可以保护第一人称视角无人机的防护区域。” 一名军人的呼号说道。

无人机探测器

另一种个人防护工具是能够提前预警危险的无人机探测器。

“‘影子’无人机探测器是一个能够单独对无人机发出警报的系统。它可以在屏幕上显示敌方无人机的频率及其距离。探测半径最大可达3公里,而且信息是实时的,这使得我们能够对出现的威胁快速做出反应。” 该项目的负责人介绍道。

猎枪和霰弹枪对抗无人机

对抗现代无人机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是普通的猎枪和霰弹枪,它们发射出的弹药能够形成具有破坏性的弹片云。目前,前线部署了应对无人机的快速反应机动小组。每个小组由两人组成。

“他们配备了轻型装甲和便于携带的武器。而且,根据行动的性质,他们可能会携带或不携带重型武器,比如机枪。” 一名呼号为“亚努阿里”的俄罗斯联邦武装部队军事人员说道。

这样的小组分布在整个前线和补给线路上。实际上,与其说这是一种防空手段,不如说这是士兵们使用枪支对抗无人机的一种方式。

在最前沿的阵地,士兵们制作了特殊的装置,以便使用机枪发射特制子弹。他们将弹丸插入塑料管中并加热,热缩管收缩后就得到了成品子弹。然后,通过机器将装有弹丸的填充物插入标准弹药筒中。

一个小时内,就可以制作出一百个这样的弹药筒。这种子弹的有效射程可达80米。唯一的缺点是塑料碎片会很快污染枪管。不过也有解决办法:将装有普通子弹的弹匣与特制子弹弹匣交替使用,就可以清洁枪管。

军事专家布特里林强调说:“最关键的是要具备击中移动目标的技巧。这就好比运动员在射击盘子一样。这种方法非常有效,通过目视接触,对小型无人机进行物理摧毁已经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对抗“自杀式”无人机的“智能”瞄准镜

如今,俄罗斯和其他国家都在研发针对“自杀式”无人机的所谓“智能”瞄准镜。该设备包括识别和跟踪系统,由人工智能负责图像处理。设备能够自动确定与无人机的距离及其速度,计算机还会在显示屏上显示射击者应该瞄准的点。

“士兵锁定目标物体,设备对其进行识别和记录,确认目标后,士兵只需对目标进行追踪。在最合适的时刻,当‘智能’瞄准镜计算出所有指标后,士兵扣动扳机即可完成射击。也就是说,士兵只需要按下扳机就行。” 亚历山大·布特里林解释道。

反无人机的神经网络

人工智能正大量应用于反无人机领域。事实上,在防空系统的定位器中,微小的“自杀式”无人机很难被发现。神经网络的任务是分析来自各种声学传感器、雷达和摄像机的大量数据,并基于这些信息识别无人机。

“神经网络接收输入的一些数据,对其进行处理,然后输出结果,例如判断图像中是否存在无人机。它的运行速度足够快,每秒可以做出15到30次判断。也就是说,它的处理速度可以与人眼相媲美。” 航空工程师西多罗夫说道。

如今,人工智能算法有助于识别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领土上的无人机。当地部署了名为“顿巴斯穹顶”的综合系统,用于保护领空和进行电子战。在过去的一年中,该系统成功阻止了25000次无人机袭击。

军事专家布特里林表示:“该系统可以实时监控空域,并将其划分为若干区域。当发现目标时,系统会先判断目标是什么,然后决定是否对其进行摧毁。”

目前,俄罗斯正在研发一种基于装甲车的小型无人机综合作战系统。这些装甲车将配备防空炮、火箭弹和微波武器,微波武器可以通过电磁脉冲干扰无人机。武器系统将由人工智能控制,人工智能会根据情况决定如何打击敌方无人机。

0 阅读:0

莫斯科不信眼泪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