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的智驾平权是冗余还是必需,低续航车是否需要高速NOA

说车的小王子 2025-02-21 15:02:41

  比亚迪的“全民智驾”战略,正在引发连锁反应,褒贬不一,长安、奇瑞等车企选择跟进,华为、长城对此事持不同看法,“智驾平权”成为汽车行业的热门议题。

  从理论上来说,智驾平权意味着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智能驾驶带来的便利和安全,这无疑是汽车行业发展的一大进步,我国每年因疲劳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占比高达21%,死亡率达83%,智能驾驶是可为驾驶者减轻疲劳、降低事故风险。

  从比亚迪首批搭载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的车型来看,确实做到了“全民智驾”,这涵盖比亚迪王朝系列(秦、宋、元)等10万元级新能源汽车,以及海洋系列(海豚、海鸥)10万元以下新能源汽车。

  这些车型搭载得天神之眼C智能驾驶方案,采用纯视觉方案,无激光雷达,可实现高速NOA、代客泊车等功能,以海鸥、海豚、元UP为例,纯电续航只有410公里,从使用场景上来说,主要是为满足城市日常代步需求,高速场景使用极低,配备高速NOA功能存在“功能冗余”。

  最近有了些新思考,一起讨论下,纯电续航500公里以下的车型,是否需要现阶段只具备高速NOA的智能驾驶。

  车辆的研发和生产成本是有限的,每一项配置的增加都意味着成本的上升,由于这些功能在低续航车型上很少能被使用,就相当于消费者花了冤枉钱,购买了一个几乎用不上的配置,对于消费者和车企来说都是不利的,不如将这些成本投入到更能提升车辆核心竞争力的方面,提升车辆的续航能力、优化内饰品质、增加气囊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等。

  比亚迪想通过定义“智驾平权”,试图掌握智能化竞争的话语权,通过低端车型庞大的用户基数可加速数据积累,但如果都没有可使用的场景,这些构想都将不复存在。

  把智驾功能从“奢侈品”变为“必需品”是好事,需要思考的是,放到适才适所的位置上,才能发挥出智驾的价值,避免陷入内卷漩涡,徒增烦恼。

0 阅读:8

说车的小王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