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是吃我母亲奶水长大的,母亲重病住院,她奔波千里日夜照顾

曼梅玩转生活 2025-03-30 19:12:49

  文/林林微故事

  素材/周‬跃城‬

  为了阅读体验,文中用第一人称讲述

我的小姑从小是由我母亲照顾长大的,小姑对我我母亲特别亲,说真,比我对我母亲还孝顺!

那年,我母亲得了重病,需要做手术,我妈不想让我小姑知道,不过,心思细腻的小姑,还是在只言片语当中,知道了真相!她第一时间放下一切,奔波千里,回到我母亲身边二十四小时,贴身照顾,一直到我母亲恢复健康出院!

我叫周跃城,出生在闽西客家的农村家庭。

我父亲母亲都是地道的农民,靠着种植家里的几亩水田度日,生活虽然不算富足却幸福!

父亲是个憨厚的人,平时话少,干活利索,力气也大,特别勤快,在村里头还是公认的种田“一把手”。

当年,我母亲听媒人介绍我父亲,就是憨厚老实人,人长得不赖,而且勤快,一身蛮力,结婚后,家里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母亲得知是个勤快人,所以就答应去见一见,不料,第一面,我母亲就很满意,父亲皮肤黝黑,一脸憨笑,看起来憨憨的,是个老实人,符合母亲找对象的要求!

外婆总告诫母亲,嫁人要嫁憨厚老实的,模样太俊、嘴太巧的男人靠不住。

因为外公就是长得太好看,嘴巴子儿溜,走到哪里都招女人稀罕,所以外婆一辈子过得特别憋屈!

父母按村里风俗热热闹闹办了婚礼,流水席摆了三天三夜,全村人都来道喜。

婚后,爷爷奶奶,很快就让我爸妈分出去单过,爷爷奶奶的意思就是,树大开叉,人大分家!

爷爷奶奶生育了五个孩子,我爸排行第三,上有大伯、大姑,下有小叔,而故事中的小姑排行第五,是我母亲嫁过来后出生的。

父亲,与母亲分到了两副碗筷,一口豁口锅,搬到了老房子生活!

爷爷奶奶说,他们还要努力帮衬老四,帮他娶上媳妇。

农村就是如此,做父母的一辈子就是为儿女做牛做马,操碎了心!

父母成婚的第二年,我母亲怀孕了,不料,母亲才怀孕不到五个月,奶奶也发现自己怀孕了!

那年,奶奶45岁,属于高龄产妇,生育孩子还是有一定的风险,只是奶奶听一个“老神棍”说,这一胎是个姑娘,就是“蛮女儿”。

奶奶一听,眼睛就亮堂了起来,当时农村,许多村民,生育了几个儿女后,等他们长大后,都会想生个“蛮女”,做贴身小棉袄,晚年生活更有乐趣!

所以,奶奶不顾爷爷,大伯,大姑,我爸的反对,执意要生下这个孩子!

我出生在冬月里,我的小姑出生在腊月里,小姑比我小45天!也是家里辈分 最 大的人!

奶奶高龄生下小姑,身体恢复很差,还留下严重的月子病,头疼,奶水也不足,不如我母亲一样,奶水充足,不仅把我养的白白胖胖,而且奶水根本就吃不完,涨得母亲徒手挤掉!

小姑呢?奶水不够吃,出月子后,面黄肌瘦,整日里哭闹不停,让爷爷奶奶头疼不已!

后来,奶奶被闹腾得厉害,也生病了,发烧,咳嗽的厉害!

爷爷就把小姑抱到了母亲这里,让母亲喂养几天,可能是母亲奶水足,小姑吃了几天母亲的奶后,竟然不再吃奶奶的奶水了!

没办法,母亲就一边照顾我,一边喂养小姑!一直到断奶!

因为小姑吃母亲奶水,对母亲特别亲热,每天就粘着母亲,就好像母亲生了龙凤胎似的,母亲也不生气,她说道:“一头牛也是放,两头牛也是放。”

所以,母亲就像是母亲一样,照顾着小姑,晚上,我们一左一右睡在母亲身边!

上学时,母亲缝制了两个书包,一个女孩用的,给小姑,男娃用的给我!

每天早上,早早就把我和小姑送去学校,自己则扛着锄头转身去了田里干活!

因为母亲帮忙照顾小姑长大,爷爷奶奶对我们家也颇有照顾,农忙时,帮忙插秧,割稻子!

不过,随着小姑长大,懂事,平时和爷爷奶奶一起吃饭,晚上还是会来找母亲,成习惯了!

就我们上二年级的时候,爷爷出了意外,被好心人送去医院时,已经没有了呼吸!

奶奶得此噩耗,整个人都不好了,直接就瘫倒在地,一直到爷爷头七过后,奶奶才颤颤巍巍能下地!

爷爷走后,就奶奶和小姑的抚养照顾,四个兄弟姐妹坐在一起来商量!

因为奶奶,身体不太好,需要有人照顾,所以直接接到家里照顾,因为小姑和我一般大,所以,照顾小姑的任务给我我爸妈!这也是小姑希望的,当然,也是我妈妈提出来的!

毕竟小姑是我母亲奶大的,感情好,如果让她去别家生活,她也不愿意!不习惯啊!

因此,小姑这下就是一日三餐在我家吃,学费,我爸妈交,所有花销都是我爸妈负责了。

奶奶呢?就在大伯家,小叔家里轮番照顾,大姑每个月会出点钱,给奶奶零花!

幸好,爷爷走时,我的小叔也已经娶妻了,要不然,小叔的婚事也艰难!

我是八十年代出生的,那个时候是可以生两胎的,可是,当时我母亲照顾我和小姑,没有精力,就想着等我们大点再说,不料,后来,爷爷出事,这事又给耽误了。

尤其是小姑生活在我们家里,生活压力也大啊!所以母亲干脆就不生二胎了,把所有心思就放在照顾我和小姑身上!

小姑虽长我一辈,却从不用身份压我,反而像亲姐姐般护着我。家务活也抢着做,读书成绩也好,如果我调皮捣蛋,不认真读书了,小姑就会教训我,找爸妈告状!

就在我们读初二那年,奶奶也走了,这一下,小姑就彻底成了没有父母的孩子了!

虽然小姑和我父母亲,也把我的父母当作爸妈一样孝顺,可是毕竟也算是哥嫂,她的心里还是伤心难过,变得形单影只,感觉有种寄人篱下。

整个人都变得忧郁,而且成绩也掉的厉害,还和那些不爱读书,成天东游西逛的同学一起,逃学,旷课,我母亲得知后,慌了,找小姑谈心!

小姑哭着说道:“嫂子,你又不是我的妈妈,你管那么多做什么,以后我不用你管了!”

当时,我母亲气坏了,眼圈都红了,哽咽着声音说道:“周雅婷,你好样的,这么些年,我对你如何,与跃城有区别对待吗?可谓是掏心掏肺的,你就如此回报我的。要不是你是吃我奶水长大,我才懒得管你!”

或许小姑的话把我母亲气坏了,说话也毫无遮拦,小姑显然也是愣住了。

她没有想到我母亲会如此生气,顿时也觉得自己过分了过头了!

拉着我母亲道歉,“嫂子,对不起,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就是难受……”随后,小姑就哭了起来!

爷爷奶奶相继走后,村里的婶子就喜欢嚼舌根,说爷爷奶奶没了,以后小姑就惨咯!

又说我母亲,当初照顾小姑,还不是看着我爷爷奶奶的面子上,如今,他们都不在了,我小姑就成了孤儿了,成绩再好有什么用,初中毕业就只能辍学,出去打工赚钱了!

奶奶走后头七才过,村里的李婶子就把我小姑拦下来:“雅婷啊!我家秀梅说她们那个厂子招女工,两班倒,包吃住,工资不错,加班费也高,你要想去,我和秀梅说一声,让你过去,听婶子说句好听的,现在还没有参加中考,去打工也没念想,如果中考成绩出来,考上了,不能去读,更加难受了!”

当时,小姑就特别生气,嫌弃李婶多管闲事,顶了一句嘴:“真多事,我嫂子说了会供我上大学的!”

李婶:“哎呦,还上大学,就算是你考得上,人家供得起吗?你看看村西头老陈家,就只有一个孩子上大学,学费,每个月生活费,四年下来,他们家都掏空了家底了!你呢,还有个侄儿,那可是你嫂子亲生的,还不比你金贵!自然是紧着他了!”

小姑就是听到这些闲言碎语,心里郁结于心,才会如此吧!

母亲也不是真的气小姑顶嘴,只是生气小姑有事藏着掖着,不和她说,把她当成外人,所以才会如此生气!

母亲把小姑拥入怀中,抚摸着她的头,说道:“傻丫头,嫂子早就把你当女儿看了,怎么会不管你,不管你考到了哪个学校,我和你哥都会好好供你读书,砸锅卖铁都供你!以后,可不能如此了,你不知道我和你哥都急坏了!”

母亲的安抚,让小姑心里踏实了,回到了学校,就开始努力读书,再也不听别人的闲言碎语!

当年中考,小姑考上了县里的一中,我成绩稍微差点,只考上了县里二中!

家里供两个高中生读书,压力确实特别大!

我爸呢?憨厚老实,话不多,干活利索,每天就去干活,田里活儿干完了,就去附近的砖厂干活!

干一天下来,能赚十来块钱,只是把我爸累坏了!

我母亲呢?田里活儿做完了,就和村里的妇女一起,上山捡菇,挖笋,挖草药!

我们生活在山里,自然是靠山吃山了。山上的野菜,竹笋,草药,灵芝,野果,都是赚钱的!

尤其是竹笋,我们山里笋子多,毛竹笋,甜笋,苦笋,油笋,从年头到年尾,笋子不断。

我母亲挖了笋子,漂亮的拿去街头卖钱,丑的,就留给家里自己吃!

一中和二中都在县城,相距并不算太远,每个月母亲都会攒一些草药,野菜干,挑着两蛇皮袋拿到县城卖,卖到了钱,就一分为二,送到我和小姑手中,让我们别舍不得吃,肉菜要舍得买。

她自己呢?为了剩下五块钱回村的路费,就徒步回家,每次回到家就已经晚上八九点了!

村里人见我母亲如此辛苦供我和小姑,都纷纷劝道:“秀梅啊!你家小姑都十七八岁的大姑娘了,读那么多书做什么,女娃子让她出去打工两年,就可以回来嫁人了,何必多花那个钱呢?还不如把钱紧着跃城,让他接受更好的教育!”

我母亲笑笑,说道:“我对这两个孩子都是一样的,都是吃我奶水长大的,不分彼此!”

“你真是傻,那哪能一样,毕竟不是从自己肚皮爬出来的,人心隔肚皮啊!”

村里人打着为我母亲好,为我好,为我家好的幌子,议论纷纷,都是劝我母亲放弃供小姑读书!

我母亲心里虽然生气,可是也不想与她们有所冲突,只是笑笑,表示了自己供小姑读书的决心!

我和小姑不负众望,都考上了大学,尤其是小姑,还是重点大学!

录取通知书到的那天,母亲高兴坏了,拿着小姑的和我的录取通知书,喜极而泣!

对我父亲说道:“当家的,你说这不是做梦吧!咱家真的出了两个大学生?”

我父亲憨憨地笑了,说道:“秀梅,不是做梦,两孩子都考上大学了,有出息了。”

九十年代,一家出两个大学生,那是相当厉害了,我母亲为我们办了升学宴,村里有许多人都来了,她们有的来凑热闹,有的带着家里的毕业生来沾文气的!

那一天,是我记事以来我家 最 热闹,最 开心的一天了!

大伯一家,小叔一家,大姑一家,都来了,他们都在为我们喝彩!

热闹开心过后,学费,生活费成了我们的心头沉甸甸的大石头。

两个大学生,学费就是一笔巨款,还有每个月生活费!

家里的两头长得不太肥的猪已经卖掉了,稻谷也卖掉了两千斤,只留了五百斤吃!

即便如此,学费也才凑到一半!

父亲坐在院子里吧嗒吧嗒抽着闷烟,突然,他一把掐掉烟头,说道:“秀梅,我去砖厂找老伴预支一年的工钱。”

我母亲说道:“好,你去预支工资,我回娘家借借看。”

其实,家里的亲戚已经借了一遍了,我外婆家也借过了!

最后,母亲和父亲商量,把耕牛也卖了,这下,学费和生活费都有了!

我和小姑才得以交上学费,入学后,我和小姑不约而同都参加了勤工俭学,赚生活费!

不过小姑成绩好,还有一大笔奖学金,之后的三年学费,小姑都拿奖学金支付学费,生活费用勤工俭学,基本不用家里花钱!

暑假,寒假,我们都会留下来打寒假工,每次回家,小姑都会拿钱接济家里,我母亲总拒绝,让她好好读书,别总是出去打工!影响读书!

转眼,我们都毕业了,小姑呢,校园招聘就把她签约去了一家上市公司,工资待遇优厚,我呢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了一家对口公司的工作,待遇还行!

这下,爸妈也终于松了一口气,这几年,爸妈老的特别快,身体也越来越差,都硬撑着!

我和小姑每个月发了工资,都会把大部分工资寄回家,让爸妈拿去还债务!

爸妈生活才轻松了一些,又开始操心我和小姑的终身大事!

后来,我和小姑相继成家了,有了孩子,爸妈这才露出了笑容。

大家都觉得,父亲,母亲该享福了,不料,我妈却病倒了,我接到父亲的电话后,第一时间就赶了回来!

原来,我母亲身体一直就不太舒服,上次得了感冒,一直没有好,反反复复发烧,去医院做了全面的检查,结果是得了乳腺癌!

母亲不让小姑知道,也不让我知道,只是我爸拿不定主意,心里也害怕,这才悄悄打电话给我!

不过,我才到医院,小姑后脚也到了,还对我和我爸一顿埋怨,埋怨我爸没有第一时间告诉她!

小姑找了主任医师,了解了病情后,就主张把母亲接到她所在的一线城市去做手术,做化疗!

母亲做检查,手术,化疗,小姑便二十四小时陪伴着我母亲,无微不至照顾着。

母亲睡着了,她就准备汤汤水水,等我母亲醒来后喝,每次,我母亲吃了吐,小姑都不厌其烦,细心照顾着,给她擦洗身体,换着花样,给我母亲炖汤喝,补充营养!

一直到母亲康复,小姑都是亲力亲为,照顾着母亲!

我母亲好几次都赶她走,让她回去工作,可是小姑还是放下一切,陪伴着母亲。

小姑的亲力亲为,让我和妻子都自叹不如,小姑就像是母亲的亲女儿一样,照顾着母亲!

小姑拧干热毛巾,轻轻擦拭母亲瘦削的手背,那动作细致就如照顾小婴儿一般。

邻床大娘感叹道:“您闺女真是孝顺啊!”

小姑手上动作一顿,声音轻得像飘在消毒水味里:"我这条命是嫂子用奶水一口口喂大的。当年她挑着竹箩走三十里山路卖草药,就为给我凑书本费...如今我能做的,连她恩情的零头都够不上。"泪珠子砸在搪瓷盆里,溅起细小水花。

母亲出院时,小姑直接就把母亲接到了她家生活,小姑说她那里是一线城市,母亲复查方便!

几年后,母亲身体完全康复了,也不需要吃药了,只是在饮食方面注意即可。

母亲就要求回到老家生活,毕竟老家生活习惯了,也舒服啊!

小姑虽然不同意,可也拗不过母亲,只好答应,每个月都会寄生活费回家,每年五一,国庆,年假,春节就开车千里回家团聚,陪伴着母亲。

村里人见小姑如此孝顺,都纷纷竖起大拇指,夸我小姑知恩图报,说我母亲养育的心血没有白费!

0 阅读:0

曼梅玩转生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