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在我国文化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他因豁达的心境而广为人知。那他究竟是怎样成为千古头号豁达之人的呢?
【童年启蒙与家庭影响】
苏轼是四川眉山人。有个传说,说他出生的时候把百里的灵秀之气都吸光了,连彭老峰都没了光彩。苏轼小时候,他母亲对他的影响很大。苏母给小苏轼读《范滂传》,范滂是东汉的一位有名的大臣,33 岁的时候在党锢之祸中死了。范滂要被行刑前,他母亲来送他,范滂觉得自己不能尽孝很难过,他母亲却安慰他说,他已经有了像李膺、杜密那样的忠臣的名声,要做报效国家的名士和长命百岁是不能同时都有的。
小苏轼听闻范滂的事迹后深受触动,便问母亲,要是自己想成为像范滂那样的报国名士,母亲会不会应允。苏母表示,自己愿意做范滂的母亲那样的人。就这样,苏轼的心中埋下了一心报国的种子。
21 岁那会,苏轼跟他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一块儿去京城参加考试,他和苏辙在同一科中都考中了进士。宋仁宗很欣赏他们的才能,觉得他们有当宰相的本事。
然而,苏轼还没来得及充分享受喜悦,就得知母亲病故的消息,内心悲痛不已。他和弟弟与父亲一同回乡,为母亲守孝三年。守孝结束后,苏轼参加制科考试,获得了最高等级三等的好成绩,由此,23 岁的苏轼正式踏上了仕途,最初担任陕西凤翔府签判。
【仕途波折与心境转变】
在凤翔的任期结束满三年后,宋英宗打算把苏轼调回京城,让他担任知制诰,成为皇帝的亲近臣子。然而世事难料,先是苏轼的妻子王弗离世,他和妻子感情笃深,“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正体现了这份深厚情谊。第二年,父亲苏洵也去世了,苏轼只得又回到家乡守孝,他的仕途也暂且停下了。
三年后,苏轼回到了京师,这时候王安石变法开始了。苏轼觉得王安石变法急于求成,就提出意见,说对朝廷长期存在的问题用猛药可能会有不好的影响。王安石因为和苏轼政见不同,没有重用他,而且有些改革派大臣做法很不地道,找苏轼的黑历史,结果苏轼就被从权力中心挤出去了,到杭州去当通判。
即将离开京城的时候,苏轼回想起当初进京时那股想要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然而十年过去了,却毫无建树,甚至一度有了辞官回乡隐居的想法。在担任杭州官员的那段时间里,虽说一开始有些怀才不遇的忧愁,不过杭州的美丽景色以及人文环境,让他的忧愁稍微得到了缓解。
三年任期结束,苏轼主动请求调到密州去,因为他弟弟苏辙在济南,密州离那儿更近点。当时密州正闹蝗灾,老百姓日子不好过,苏轼到了那儿后,全身心地投入到蝗灾治理工作中。亲身体验了民间的艰难后,他觉得跟百姓的生死之苦比起来,自己那点不如意算不了啥。他还用诗句记下了蝗灾的情况和自己治理的决心,像“前十渡江入吴越,布阵横空如项羽”、“从来蝗旱必相资,此事吾闻老农语。庶将积润扫遗孽,收拾丰收还明主”。在密州,苏轼挺孤单的,他又读起了《庄子》,庄子“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的观念让他心里一下子敞亮了,实现了向豁达心态的关键转变,明白了给百姓谋福祉也是一种福气,豁达、舍得、不自己跟自己较劲都能带来好处。
【乌台诗案与黄州岁月】
苏轼在密州那阵儿,本以为自己能放下了,可朝中的激进改革派没打算放过他。这帮人拿苏轼的奏章和诗歌说事儿,指责他讥讽朝政、蛊惑民心,就这样,乌台诗案闹起来了。苏轼被人捆得严严实实,从官厅给押了出来。他再娶的妻子王氏匆忙赶来,苏轼给她讲了杨处士的故事逗趣,王氏含着泪,心里好歹得了点儿安慰。之后,王氏回家把苏轼的诗稿都给烧了,免得惹出更大的麻烦。
苏轼遭牢狱之灾后受尽煎熬,苏辙上书请求用自己的官职来换苏轼的一条命,还到处寻求帮助,宋神宗的祖母曹后以及曾经的“对头”王安石也都施以援手,最后苏轼得以免除死刑,被降职到黄州。
刚到黄州时,苏轼心里烦闷,写出“世事如同一场大梦,人生能有几回秋凉?夜晚风吹树叶在廊上作响。看看自己眉头和鬓角。酒价低廉总为客人稀少发愁,明月皎洁却常被云彩遮挡。中秋时节谁能与我共赏这孤独月光?只能手持酒盏,凄凉地向北眺望”。不过后来,他的内心慢慢平静下来,黄州的山水花草树木都变得美好起来。他到处溜达,和乡邻聊天,碰到暴雨就念道“拄着竹杖穿着草鞋轻便胜过骑马,怕什么?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并且开垦了一块荒地叫“东坡”,自己建造了简陋的房子取名“雪堂”,和朋友在雪堂开怀畅饮,研究美食和酿酒的法子。他感叹黄州有山有水、物价不贵,不清楚这到底是福还是祸,也明白了美丑取决于内心的想法。
苏轼的一生并非在黄州就画上句号。后来,他得到朝廷重新任用,却又卷入党争,再度被贬往偏远之处。然而,他已然达到物我两忘的境地,所以总能于苦难里找到欢乐。1101 年 7 月,苏轼感觉自己时日无多,却格外淡定。他收下了晋陵县令送来的躺椅,回绝了老友托人送来的“神药”,还宽慰儿子不必伤心,跟好友说生死是平常之事。他用豁达的心态看待人生的起起落落和生死状况,他一生的经历以及心境的变化,让他赢得了千古第一豁达之人的声誉,他的精神境界和人生智慧,给后人带来了无穷的思考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