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需求这个概念,可以说贯穿了两性关系。
情感需求包括多种形式,诸如支持、陪伴、照顾等。
当这些基本需求未被满足时,人们可能会感到被忽视或不被重视,从而导致关系失衡。
但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又怎么可能一步就定终生呢?
所以,今天想要聊一聊:情感需求不匹配时,该怎么应对?
01
区分自我需求和他人需求
读者乐乐(昵称)曾跟我说过,她和男友最近几个月吵架吵得很凶,因为她是个不做计划就很不安的人,她看不惯男友做事不准备、也没计划的方式。
有一次,因为某场旅行的计划实在太难做了,她就有点生气,气男友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准备。
她男友有时也会问她要做什么,但她总感觉自己就像妈妈带着一个傻儿子一样,越想越生气。
她男友为这事经常跟她道歉,但她看不到有什么改变,问题还是依然存在。
她有觉察到也许是因为自己的控制欲太强,如果对方没按自己期待的那样做,就会觉得对方自私、没有责任心。
例如,如果对方吃饭只顾着自己,不给她夹菜,吃完也不给她留一些,她就觉得对方只顾自己。
相处了一年半,为这些问题反反复复吵,双方都累。
上述乐乐各种规划背后,其实是为掌控加了一个美颜。
如果只是规划,没有按照规划来,为什么会这么痛苦?
结合我们源头九型,乐乐是非常典型的完美主义者,她追求秩序与责任感,并对自己和他人有很高的标准。
因为追求秩序和计划,是她感到安全和踏实的重要方式,也是她衡量关系质量的重要标准。
当事情按照预定的方式进行时,她会感到舒适和安心;而当他人,尤其是亲密关系中的伴侣,表现出不负责任或缺乏准备时,这可能会触发她内在的焦虑和愤怒。
从她说的“觉得自己像妈妈带着傻儿子一样”,就反映了她对失控、付出的厌倦感。
她希望在关系中能找到一个平等的伙伴,而不是一个需要自己一直照顾和督促的“孩子”。
对责任感的高度追求,让她在关系中感觉到自己过度付出。
但秩序和规划,到底是谁的需求?这是她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她男友的需求。
成年人要为自己的需求买单。在伴侣关系中,我们不能强求对方按照我们的需求来。
因为这不是对方的问题,只是不符合自己的要求而已。试想,自己的要求就一定全对嘛?很多时候,计划是赶不上变化的。
02
明确表达:你想要对方怎么做?
男女之间是存在差异的,想要相处好,必然离不开理解。
而情感需求的冲突,关键在于如何让别人理解你的需求。
举个例子,读者芝芝(昵称)因为原生家庭的关系,过去对亲密关系一直非常抗拒,直到遇到了现在的男朋友。
她跟自己爸爸的关系不好,本想从男友那里得到点情感上的支持,谁知道对方的态度特别严肃。
她男友让她必须解决这件事,甚至各种指导——让她父亲节送礼物,平时多关心问候,还说要是做不到要罚款。
她感到很委屈:“凭什么我爸对我不好,我还要以德报怨?”
她男友回了她一段话说:“爱是给予,你先给出去再说。以后小孩会有样学样的,你不做个好榜样怎么行?
你改变不了过去,改变不了他,只能改变你自己。我当然知道陪你吐槽,你情绪上会更好过,但对解决问题没帮助啊。”
她理智上同意对方的说法,但情绪上就是接纳不了,因为感觉很不舒服,觉得自己的需要没有得到支持。
如果认同对方给的这些建议,却又做不到,要先告诉对方自己做不到。
而且,还要告诉对方“你说的这些都对,但这不是我想听的”,以及告诉对方自己需要的支持。
因为每个人口中的支持,都不太一样。
对方认为的支持可能就是给意见、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但自身要的支持也许是“宝,今天我又输液了”这种类型。
既然如此,那就明示给对方,因为哪怕是同一件事,每一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
如同我感受到的是情绪,但芝芝感受到的是“我觉得你批评我了”。
所以,要对某个关键词形成统一认识。
在向对方表达需要支持时,可以告诉对方具体的支持方式,比如送个礼物、带自己去吃好吃的、周末去游乐场。
当然,也可以让对方安慰自己说:
“宝,你受苦了,有这么个爸确实挺糟心的。你没什么问题,遇到这样的事咱扛一扛就过去了,这也不重要,以后我娶了你,不允许有任何人让你受委屈。”
总而言之,就是要给对方一个明确的方向去执行。
否则,对方就会给你一个他认为的支持、爱,但这不会是你想要的。
03
共创
情感需求不匹配,是不是就代表应该结束一段关系?
一个人的选择很重要,但磨合也同样重要。
遇到与自己情感需求完全吻合的几率是很低的,在一些非原则性问题上,人要解决的是问题,而不是解决人。
好比读者妮妮(昵称),她男友特别有上进心,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研究生。
她一向很支持男友的工作,也能理解男友的打拼和不容易,但她男友最近经常早上8点上班,晚上加班到12点、甚至1点才回家。
她很担心对方的身体吃不消,也会因为对方和朋友喝酒生气。
俩人现在同城,一星期只能见一面,约会、相处的时间一压再压。
她男友总是让她理解自己,说喝酒属于社交应酬,但一次两次还好,次数多了,她觉得男友对两个人的感情投入太少了。
妮妮和她男友之间明显有个冲突——她男友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研究生,想花更多的时间在赚钱、发展自己上面,而她想要的是更多的陪伴。
每个人在生命的不同阶段,需求是不一样的。从现阶段看,两个人的需求是不匹配的。
如果是学生时代的恋爱,她男友可能没有那么大的经济压力,但她男友的生命周期已经走到了新的阶段,需求是多赚钱,让自己先活下来、再求发展。
所以,如果想要让关系得到一个好的转变,要先问自己一个问题:自己是否看重男友的上进心、经济能力和发展潜力?
如果看重的话,要么就接受男友忙得没空陪自己的现状,要么积极去改变。
因为谁痛苦谁改变,谁改变谁受益。怎么去改变呢?
人性的规律是:如果我们和一个人在一起时,感觉很舒服、很快乐,感觉像是充电一样,哪怕再忙,也乐意排除万难和那个人多待在一起。
我能理解妮妮希望和自己男友多多相处的期待,其实在工作很忙、很有压力的情况下,对方也很希望有朵解语花能够真正理解自己、支持自己。
在自己能量很低的时候,肯定希望伴侣能给自己充充电,而不是继续消耗自己的电量。
但凡一个有良心的男人,一个女人在他奋斗时给他充了很多的电量,在他有所成就时,也会和女人共享奋斗的果实。
所以,现在要重点思考的不是陪伴的多少、男方投入的多少,而是怎样共创这段关系。
一段感情,最好的状态是共创。
而我们无法改变别人,能改变的只有自己。只有先改变自己,让自己成为爱的创造者,才有可能积极地影响对方。
没有人是天生就合适的,毕竟人的热情并非持续不断。
但只要两个人还愿意互相磨合,就会慢慢地显露出合适的迹象。
好的爱情,不是一拍即合的偶然,而是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共创、打磨、再雕琢,直至成为彼此生命中最美的风景。
如果你也想咨询或者倾诉,请私信我!
本文的插画,未经授权,不得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