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真是比窦娥还冤,八大山庄被围,为啥老十三胤祥遭殃?

杨角风发作 2024-01-26 09:10:24

在《雍正王朝》中,众皇子夺嫡的第一个小高潮发生在热河八大山庄,因为太子胤礽跟郑春华的丑事被康熙帝撞破,消息一传开,顿时激起了千层浪。

原本在之前的江南赈灾、追缴户部欠款以及刑部冤案中,康熙帝就对太子胤礽颇有不满,这次在热河,他又干出这种荒唐事。纵使康熙帝再仁慈,也不可能对此无动于衷,同样,太子胤礽再糊涂,也不会不明白自己已经大难临头。

一切证据都表明,此时的太子胤礽已经被逼上了绝路,具备不得不反的条件。所以当凌普的叛军包围八大山庄后,康熙帝第一印象便是,太子反了……

可是,太子胤礽“反了”,跟老十三胤祥有啥关系,他为何却遭殃了?

杨角风谈《雍正王朝》系列文章:真是比窦娥还冤,八大山庄被围,为啥老十三胤祥遭殃?

一、

这次康熙帝带着众位皇子去热河狩猎,几乎每个人都是各怀鬼胎,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

经过刑部冤案这么一闹,太子胤礽的权势进一步被削弱,老四胤禛经过追缴户部欠款以及那次冰火两重天,也是元气大伤。只有老八胤禩,因为追查刑部冤案有功,被康熙帝赞誉:

“深明事理、用心正大,处事明达,特旨加封廉郡王爵位!”

以至于往常都是太子胤礽代皇上招待蒙古王公,也换成了老八胤禩去接待,还引起了老三胤祉和老大胤禔的眼红和内讧。

但随着图里琛去追查肖国兴,发现刑部冤案根本不是老八胤禩说的那样,回来汇报后。康熙帝大吃一惊,才意识到这件事背后的复杂性,因而连喊两声:

“其心可诛!其心可诛!”

也正是因为对老八胤禩的心产生了怀疑,才会在狩猎场上有心压制。那些蒙古王公们越是说老八胤禩好话,康熙帝就越觉得可怕,宁愿把象征着储君意味的金如意送给孙子辈,也不给儿子们。

也正是在这种,太子胤礽不争气,老八胤禩虎视眈眈,老大胤禔和老三胤祉又不安生,老四胤禛又挺不起来的内心矛盾下。康熙帝在鹿园撞破了太子胤礽跟郑春华的丑事,随后便遭遇了九子夺嫡的第一次危机——八大山庄被围!

当然,凌普的那两千叛军,根本就不够康熙帝打的,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件事后康熙帝下达的种种指令。

二、

凌普的兵马突然包围八大山庄,康熙帝震怒之余,冲身边的人下达了三条指令:

第一条指令,命令德楞泰去把众位皇子全都喊到戒得居,并在院子里候着;第二条指令,命令张廷玉去传令给狼覃,让他把秘密部队开到八大山庄待命;第三条指令,命令图里琛护送自己和大阿哥,以及张廷玉、马齐等也去戒得居。

那么,面对叛军来袭,康熙帝为什么第一时间下达了这么三条指令?

康熙帝不愧是帝王,临乱不惊,刚刚在鹿园撞破了太子胤礽跟郑春华的好事。毕竟家丑不能外扬,且又是帝王家的家丑,所以,他当时并没有发作。而是回到住处之后,又命人去找太子胤礽,结果李德全来回报:

“回皇上,到处都找了,没有找到太子!”

结果,就等来了凌普的叛军,面对老大胤禔拿着调兵手谕前来汇报情况,康熙帝第一时间就是太子胤礽反了!

太子胤礽反了,原则上,康熙帝以及众位皇子们都是他的剿杀对象。所以,将众位皇子都叫到戒得居,第一层意思便是保护众位皇子。

还有一点,就是众位皇子一个个虎视眈眈的,都在觊觎着皇位。康熙帝此时应对太子胤礽已经有点捉襟见肘,若是此时再有另外一个皇子突然发难,那真就大事不妙了。

所以,将这些皇子喊到戒得居,另外一层意思便是控制住这些皇子,防止他们趁机作乱,消除来自身边的威胁。

三、

但是,要想一边对抗凌普的二千叛军,一边又控制这些皇子,那就需要另外的武装力量来支撑,于是狼覃部队进驻了八大山庄。

这里有必要就狼覃部队讲两句,这支铁骑部队只听康熙帝指挥,有说两三万人,也有说几千人。但我(杨角风)倾向于他们只有一两千人,毕竟能隐藏在康熙帝周边,不被他人察觉,肯定不会是万人的队伍,况且养着这么大一支部队,花费也不低。

雍正帝即位之后,有一次派图里琛去山西调查诺敏,他就亮明过自己的身份:

“这是百战之余,皇上命我从万马千军中挑出来的,充实宫掖宿卫,又称粘杆处卫士。”

所以,狼覃部队后来大概是并到粘杆处了,人数不会太多。部队的战斗力很是强悍,士兵都是以一当百,铁蹄所到之处,寸草不生。用这支铁骑部队来对抗凌普的二千叛军,实在是绰绰有余,剿除他们几乎不费吹灰之力。

仅做了这些,康熙帝还是觉得不能确保万无一失,所以他到了戒得居后,又向在场的众皇子们下达了一道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着即加封皇长子胤禔、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八子胤禩为亲王,钦此!”

太子胤礽被废已经是众人皆知的结局了,下一任太子是谁,基本就在以上四位亲王当中。所以,有了夺嫡的希望后,只能紧紧围绕皇上身边,不敢轻举妄动,以免陷入被动局面。

四、

一口气封了四位亲王后,康熙帝还是不放心,又让李德全补充了一条命令!

那就是,所有人不管是自己的兵,部下的兵,还是各省的兵都不允许私自调用。所有的军事力量全部集中起来,由老大胤禔和老三胤祉以及马齐商议,并请示康熙帝后,才能调用。

这种安排也是非常有意思的,老大胤禔和老三胤祉之前就因为老八胤禩代替皇上招待蒙古王公的事,闹过一场笑话。这次由他俩同时掌兵,能最大限度防止俩人结合,实现互相制约的结果。

很快,前去调动狼覃部队的张廷玉回来了,很默契的冲康熙帝点点头,也就证明,叛军已经被控制,八大山庄安全了。

到这时,康熙帝才开始调查,缺席的太子胤礽和老十三胤祥是不是真的反了?

刚才也提到了,此时的太子胤礽已经成了众位皇子的敌人,越是坐实了他的造反,自己也就离储君越近一步。要知道,当初太子胤礽跑去找老四胤禛的时候,邬思道就建议别见:

“如果邬某所料不错,太子要坏事,他的被废就在眼前……你们万万不宜和太子见面……”

所以,老大胤禔一口咬定,太子胤礽就是要造反,虽然自己没在叛军中见到他,但这也是明摆的事情。甚至于,他要康熙帝早点下定决心,斩草除根,直接杀掉太子。若是皇上不忍心,他作为大哥,可以代父杀弟。

五、

老大胤禔的话差点没气死康熙帝,可接下来太子胤礽的突然出现,却彻底把他气晕了。

当时其他皇子在院子里跪着,太子胤礽进到屋里,老大胤禔在不断质问,老三胤祉又在拆老大的台。看到乱成这个样子,康熙帝实在是撑不住了,一碗水没喝下去,“嗷”一声晕了。

皇上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晕了,可吓坏了随行的张廷玉,他一边稳住局面,一边要太医过来诊治。却没想,康熙帝又清醒过来,不让派太医,一下子把张廷玉急哭了:

“皇上,你可千万要保重啊,这可不是出差错的时候,刚才皇上几乎要把微臣给吓死了,要是万一……谁能控制如今的局面呢?”

张廷玉不愧历经三朝而不倒,这一场哭戏,可是蕴含着太多内容了:

当初他们来热河狩猎,就是被刑部冤案闹的。当时康熙帝拿着老八胤禩的奏折去找他,他转身一把火给烧了,就是不想参与皇上的家事。康熙帝临走的时候,说了一句话,意味深长:

“你说你的儿子病很难好了,我看是我的儿子他的病也是很难好了!”

这次八大山庄被围,张廷玉感觉被康熙帝说中了,这些皇子们全都病了,还病得不轻。

他不仅为自己这个尚书房大臣哭泣,也为康熙帝哭泣,怎么就生了一群这样的儿子呢,怎么破?

若是康熙帝真就一病不起了,究竟哪个皇子还能控制局面(当皇上),皇上倒是给个话啊?

六、

康熙帝也不是傻子,一看张廷玉哭成这个样子,立马明白了这里面的门道儿!

是啊,太子胤礽造反了,自己还让老大胤禔和老三胤祉掌控兵马,控制局势。如果他们俩真能做到表率,也符合当太子的标准,就算自己驾崩了,张廷玉也不会哭成这样。

所以,张廷玉这是通过哭来告诫自己,这两位皇子都控制不了局面。若是他俩控制不了局面,那剩下的皇子中,最有可能控制局面的就是老八胤禩了,皇上可满意?

康熙帝一下子就明白过来,自己还不能倒下,喝药,必须得喝药!

喝完了药后,他知道张廷玉有话要说,所以又提前将其他人支到外面:

“别哭,衡臣,朕的身子朕自己知道,一时半刻还死不了。”

这时候,张廷玉才将自己的担心说了出来,废太子倒是容易,可是废掉之后怎么办?这群皇子们为了争嫡位,会不会又打的死去活来,一发不可收拾?

所以整件事从头到尾都透着一股邪性,这不对劲啊皇上,你再想想:

“太子调兵之事,他有这个决心,可绝没有这个胆量,皇上,微臣认为……那张调兵手谕……”

这下子,康熙帝的病立马大好,对啊,我们不会被耍了吧?

拿过调兵手谕来这么一看,果然,这份手谕是有问题的,这是模仿的手谕。可是,是谁在陷害太子,他这样做的目的何在,作为皇上又该怎么查呢?

七、

康熙帝在得知太子调兵手谕有假后,做出的第一条指令便是派张廷玉去询问老十三胤祥几个问题:

一是,今晚你为什么单独跟太子外出?

二是,凌普带兵进驻八大山庄的事,你知不知道?

三是,这张调兵手谕,你知道吗?

四是,带兵过来的凌普,是你的属下吧?

可以说,康熙帝让张廷玉过来询问老十三胤祥的几个问题,无一不在告知在场的众位皇子,这次凌普派兵包围八大山庄,跟老十三胤祥有着直接关系!

甚至,康熙帝都不给老十三胤祥辩解的机会,隔着屋门冲张廷玉喊话:

“张廷玉,不要问了,把他抓起来!”

难道康熙帝坚定这张调兵手谕是老十三胤祥伪造的,目的跟当年的赵匡胤龙袍加身一样,助太子胤礽上位?

确实,从种种迹象来看,老十三胤祥存在这样的动机。按照原著《雍正皇帝》的说法,老十三胤祥当初模仿的也并非太子胤礽的笔迹,而是更进一步,以老十三胤祥的笔迹模仿太子胤礽的笔迹。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早些的时候,康熙帝还特意派张五哥给老十三胤祥带了条口谕:

“张五哥,你现在就去见十三阿哥,传朕的话,叫他不要再见太子了!”

是啊,都派人告知老十三胤祥了,不要见太子,此时他却跟太子胤礽一起出现在荒郊野外。偏偏凌普就带兵包围了八大山庄,偏偏调兵手谕还是他的笔迹,康熙帝能不迷糊吗?

八、

可是,若是康熙帝认定老十三胤祥跟这次调兵有关的话,为什么随后把众皇子喊到屋子里后,又做了如下评论:

“他尽到了一个做弟弟的情义,也尽到了一个做臣子的忠荩。关于凌普带兵的事,朕会慢慢去查,朕处置胤祥不仅仅是为了这个,朕是不容他在国家逢此大难之际,口出狂言,煽乱朝纲!”

这句话意义非凡,而且跟前面康熙帝的所作所为有点矛盾,老十三胤祥不听皇上的话,还是见了太子胤礽,确实称得上做弟弟的情义。但是,怎么理解,他尽到了一个做臣子的忠荩呢?

难道伪造调兵手谕是一个臣子该做的事?

况且,康熙帝说这句话的前提是,太子胤礽即将被废,剩下的皇子中,若是想当太子的话,首先得有德!

既然夸老十三胤祥有德,那就等于,康熙帝并不相信老十三胤祥会伪造调兵手谕。

那么,他把老十三胤祥关起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表面上看,也是给众位皇子看,是老十三胤祥跟这次调兵有关。但重点不在这里,而是在后面这句话,也就是老十三胤祥口出狂言,煽乱朝纲。

那么,老十三胤祥究竟说了什么,怎么就口出狂言,煽乱朝纲了?

还不是老大胤禔逼的,当时他指责老十三胤祥也跟这件事脱离不开关系,老十三胤祥当时就急了:

“那你去皇阿玛那儿去,告我一个起兵谋反的罪吧,难怪人家说,无情最是帝王家!”

九、

那么,康熙帝明知道老十三胤祥是被冤枉的,为什么还要将其处置呢?

是啊,当时要将老十三胤祥抓起来的时候,连敌对的老十胤誐都站出来说好话了。在场的皇子们,没有一个不替老十三胤祥抱屈的,可康熙帝并不理会。

他为什么非要冤枉老十三胤祥呢?

很简单!

这就是康熙帝的帝王之术,因为此时的他并不知道真正伪造调兵手谕的是谁,也不知道还有没有类似被调动的叛军赶到。

如果此时他暴露出,自己已经看出了调兵手谕的问题,那么将会处于相当被动的局面:

一是,刚刚提到的,幕后凶手能通过假的手谕调动凌普的军队,那会不会通过同样的手法,调动更多的部队呢?

二是,刚刚凌普的军队一来,康熙帝集中了身边能调动的所有军事力量,甚至把秘密武器,也就是狼覃部队都暴露出来了。这会不会是幕后凶手投石问路的方法,目的是搞清楚皇上身边的武装力量,以便进行下一步精确打击呢?

三是,幕后凶手嘛,自然藏在幕后,人家在暗,自己在明。一旦对方察觉事情败露了,难免会狗急跳墙,谁又能保证这条狗,跳不过墙呢?

所以,康熙帝清醒过来后,最要紧的事便是稳住局面,迷惑对方,让幕后凶手认为自己的计谋得逞,从而创造机会回到更加安全的京城,再做下一步行动:

“传旨下去,朕要回京!”

十、

康熙帝的这一套做法,果然迷惑了诸位,在他面前一个个都跳了出来!

第一个被他怀疑的是老大胤禔,毕竟调兵手谕就是他拿给康熙帝的,而且太子胤礽被废,从立长立嫡来看,他是获益者。

可惜这个人太蠢,动不动就讲要把太子胤礽给手刃了,被康熙帝大骂是蠢猪。再加上老三胤祉不适时宜的跳出来,揭发其魇镇太子的事,也是气得康熙帝大骂:

“你既然早知道这事,为什么直到今天才说出来?你的书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吗?”

再加上,老大胤禔当晚一直在康熙帝身边护卫,也是他负责八大山庄的保卫工作,不然也不会是他得到了假的调兵手谕。

康熙帝当然就排除了他的嫌疑,但是光排除嫌疑还不行,他还得杀鸡儆猴:

“削去胤禔一切爵位,革掉所有差使,罢为庶人,送宗人府永远圈禁!”

这个惩罚对于一向仁慈的康熙帝来讲,绝对是重的,这对其他皇子的震慑力不可谓不大。等于是警告诸位,敢于冲兄弟下手,敢于挑战皇权,这就是下场!

这样一来,康熙帝通过冤枉老十三胤祥,达到迷惑众人的效果,也稳住了局面。

后来回京路上,他也知道老十三胤祥受委屈了,所以还特意派图里琛去送火炉啊,送酒喝啥的。并在不久的将来,以送张五哥天大的人情为由,放了老十三胤祥。

只不过,那时候的康熙帝已经毫无后顾之忧了,已经开始联合张廷玉以举荐新太子为由,钓鱼呢。

当然,关于举荐新太子事件的疑问,因为篇幅关系,咱们下回再讲!

1 阅读:243